左相一派的人,原本还有点小心思,现在全都收了起来。
生怕下一个就是自己。
何况现在没有了左相这个主心骨,见证了求情人的下场。
明白这是女皇这是杀鸡儆猴,一时间人人自危。
梓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右相府上。
一众女官下朝后,都齐聚在右相府中。
“右相,您昨日说不让我们今日在朝堂上为女皇说话,就是为了让女皇除掉左相?”
右相颔首道:“没错。”
“女皇经此一事,总要成长,那些割舍不断的亲情,爱情,终归要放下。”
“现在大战一触即发,不能再有内斗。”
其中一个女官问出了心中的疑惑:“那右相您怎么能确定,女皇会除掉左相呢?”
右相叹了口气道:“我又不是神仙,怎么能确定。”
“只不过是昨天在寝殿,我见女皇是真心想改变,故此有所猜测。”
“加上昨天女皇将宣怀王女关入大牢,左相肯定会坐不住,也就会成为第一开涮的人。”
众人皆道右相神机妙算。
而另一边的宣怀和后池,两人逃出皇宫后,一路朝着邻国在京都的安置点去。
路上躲躲藏藏,身上的衣服早已沾满污渍。
安置点的人见到宣怀很是惊恐。
“王女你怎么来了,万一有人发现怎么办?”
宣怀本就火大,自己命都快没了,对方还只关心会不会暴露,直接不耐烦道。
“本王为你们办事,险些丢了性命,你个狗奴才还敢质问本王。”
那人心里很是不屑,在他心里早就将曲明国当成了梁国的囊中之物。
区区一个女人,根本放在心中。
但太子说这个女人现在还有用处,他也只能面上假笑。
“王女,你这话说的,你这不也是自己想要坐上皇位吗?”
“怎么能是为我们办事?”
宣怀四处张望,生怕有梓柯的人在附近,也不想和一个仆人辩驳,拉低自己的档次。
“快带我见你们的太子,事情有变。”
那人也不敢再耽搁,引着两人上了三楼。
没一会儿,梁国太子带着两人乘着夜色出城。
梓柯虽然不能用神识,但用灵力也能知道他们的大体位置。
……
下朝的路上,梓柯果然看到了逸轩。
不同以往,这次不再是身着最喜爱的红袍了,而是一身黑袍。
腰间佩戴长剑,好似原主记忆里第一次见面时的高傲清冷模样。
见到梓柯也只是单膝跪地。
“逸轩请命去边疆战场。
梓柯微微发愣:“你又不会武功,去战场也是死路一条。”
逸轩抬头轻笑:“陛下这是关心我吗?”
“我自幼在相府长大,又幸得母亲真传,精通武艺。”
“陛下大可放心。”
原主的记忆里,关于逸轩的东西少之又少,连最基本的了解也没有。
让逸轩起身后,梓柯想了想问道:“你母亲可有同意?”
逸轩和他母亲一样,高昂着脑袋:“我母亲在我没进宫前便同意了。”
微微低下头,泛红的眼,看着梓柯:“我这一生活的肆意,若是没有遇见陛下,我想我会战死沙场。”
“现在我不想再等陛下了,再肆意潇洒地做一回自己。”
梓柯感受到火热的视线,不敢和他对视。
“朕允了,此次一路平安。”
“逸轩告辞。”
说罢,逸轩头也不回,大步离开。
长长的红墙,那道黑色的身影,越走越急,越走越快。
最后消失在这高高的围墙里。
只有滴落在地面上的泪水,能证明曾经爱过。
梓柯叹息一声,继续回御书房研究舆图,批改奏折。
没批一会儿,梓柯就跑去睡回笼觉了。
一觉睡到午饭,朦胧的睁开双眼,就看见一张放大的俊脸。
还好有柘柘的提醒,要不然就是一拳头挥过去了。
来人是原主其中之一的男宠。
今天得知逸轩离开了皇宫,没有了逸轩这个右相之子的压制。
他认为凭借着自己的美貌,也能分到一点圣宠。
在梓柯睡着后,就等在床边,准备侍奉梓柯。
“奴来为陛下更衣。”
说着就要去扒梓柯的衣服。
梓柯一个跃起,就从床榻蹦到了地上。
裹紧自己的衣服,阴沉着脸开口:“谁让你来的?”
男人脸色略带尴尬,而后羞涩扭捏的说道:“奴担心陛下身边没有伺候的人,便来了。”
好家伙,一米八的男人,看着是个硬汉,竟然如此娇羞。
看的梓柯身体不自觉抖了一下。
“朕不需要服侍,你赶紧回去吧。”
说罢,跟后面有狗追似的,套上鞋子,赶忙跑出了寝殿。
梓柯吃过饭后,去御花园溜达一圈,消消食。
一群男人在这里,穿的那叫一个五颜六色啊,跟花蝴蝶也大差不差了。
脑袋的雷达立马高速转了起来,正准备转身离开。
旁边的侍男立马大声喊了起来:“女皇驾到。”
顿时,御花园的男人们们都起身朝梓柯行礼,目光一个比一个温柔。
梓柯真想反手给那个侍男一个大比兜。
只好皮笑肉不笑的开口:“众位平身。”
“朕突然想起来还有奏折没批,朕先走了,你们慢慢玩。”
说完也不管后面的侍男,快步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跟着女皇的一众侍男们,全都小跑着去追梓柯了。
留下原主的男宠们,面面相觑。
梓柯回到了御书房,屏退宫人,坐在御书房的长塌上打坐。
根据手里掌握的舆图,细细感应后池的位置。
没有使用神魂之力就是比较慢。
一张巨大的地图在梓柯脑海中形成,而后池也在梁国附近不动了。
梓柯心里有了答案后,没有再去关注后池,而是去找来了梁国的舆图。
梁国在这个世界里是和草原部落唯一有的一拼的国家。
都是在马背上长大,个个都骁勇善战,在战场上叱咤风云。
而且因为矿产资源比一般国家丰富,所以更胜草原部落一筹。
现在梁国的太子博学多识,善用谋略,已经接连收复了周边好几个国家。
用的不是别的,都是先攻略了几个城池之后。
屠尽城中百姓,不留一人。
如此残忍的手段,让其他百姓日日惶恐不安,接连起义。
在百姓的压迫和对梁国的畏惧中,上位者不得不臣服于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