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隔壁张阿姨刚从农村里接回来的小姑娘杨双儿。
小姑娘双儿的母亲在生她的时候就难产,他的父亲在部队里面执行任务,就这样一直放在乡下养着。
养到要上学的年龄,直到后勤处的张阿姨路过他们乡下给他们家送钱。
看见小姑娘面黄肌瘦,头和肚子大大的好像一颗豆芽菜,绝对是得了吸血虫病。
再不接回城里养,估计活不了多久了。
于是乎,张阿姨当时决定把小姑娘带回城里医院救治。
在学院的小医院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大大的肚子总算消了但身体还是像颗豆芽菜。
而且她的父亲转业分配到机械学院才过了一年多就得了肝病也在医院住院。
小姑娘的姐姐杨雨桐放弃了高考撑起了全家。
这不,接近晚饭时间了还在医院。
在不认识赵胜利以前,小姑娘只好啃着昨天的馒头和咸菜。
小姑娘双儿也有7岁了准备上学。
但在赵胜利眼中,小姑娘的身高体重有没有5岁岁都成问题。
杨双儿明显的营养不良长得像个豆芽菜似,皮肤粗糙,头发枯黄面黄肌瘦。
在上辈子90年代出生的赵胜利看到个瘦弱的小姑娘,有点不可思议,有点酸楚楚的。
杨双儿身上穿的衣服松垮垮的,估计是她姐找到了一套最小的一套服装改的。
赵胜利决定了要用自家的缝纫机给老妹和小姑娘做两套衣服。
靠这个点学院发的布票肯定是不行的,布票这一块还得去学院外的黑市找找。
这一个月小姑娘的姐姐要伺候住院的父亲,所以晚饭时间不固定。
有时候19:00点多有时候20:00点多,甚至病人危急的时候还要守通宵。
所以这段时间小姑娘总是饥一顿饱一顿的,饿的小姑娘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自从赵胜利穿越了以后自带亲和力buff,整天笑呵呵的,自然感染到邻居家的小姑娘双儿。
于是乎天天邻居家的小姑娘就到赵胜利这里来蹭饭,而且越混越熟。
但是小姑娘的姐姐在赵胜利穿越这一段时间竟然一次都没有打过照面。
听小姑娘双儿带话,她姐姐感谢邻里邻居的帮忙,忙完了再专程到邻居家拜访。
小姑娘说话很诚恳。
一边吃东西一边说:她姐姐可是个大美女,赵胜利听了也只是傻呵呵的乐呵一下。
赵胜利自认为前世什么美女没看过。
而且80年代的审美观跟后世比,各有千秋吧也就没当回事了!
老妹赵初夏心疼双儿赶忙让进来,拿起铝做的调羹招呼的小姑娘。
赵胜利回头一看看见双儿就笑呵呵讲道:
“初夏,你领着双儿赶快洗手,双儿洗手才能吃哦”。
老妹赵初夏一边领着双儿去厕所里面洗手,心里面一边感慨道:
“最近一段时间哥哥好像变聪明了,说话办事也是有分寸了而且干活也麻利的不少,不像前几个月办事总是慢半拍。
哎!可惜哥哥就要上班了,不上学了,要不我教哥哥学习初中课程吧……!”
赵胜利不知道妹妹的想法,就算知道了也是一笑而过。
炸好的油梭子用提前做好的盐拌一下,吃起来非常的香。
小姑娘吃一口嘎嘣脆非常的解馋,然后抬头望着赵胜利,清澈的水汪汪的大眼睛眨了一下。
说道:“叔叔不吃吗?”
因为赵胜利长得虎背熊腰再加上青春期嘴巴上也有绒毛了,都变了声。
在小姑娘的眼中赵胜利就是叔叔辈,这叫赵胜利很郁闷。
但转念一想,上辈子自己30岁了当小姑娘的叔叔绰绰有余也就默许了。
赵胜利回头笑着说道:
“叔叔吃过了!你们留着肚子,等会儿有油炒饭,可香了,我给你盛满满一碗!”
“真的吗?”
小姑娘眼巴巴看着灶台上的黑铁锅。
赵胜利回过身把两个鸡蛋打碎划匀,火腿是没有的,就用油梭子切丁,葱切碎开始做蛋炒饭倒入中午做的饭。
赵胜利的身后大小两个美女眼巴巴的看着。
炉火正旺放入油梭子翻炒了几下,加上盐,又浇了一勺酱油,翻炒了几下,把葱花撒均匀。
油炒饭加了葱花香味儿瞬间爆棚,赵胜利又翻炒了几下准备出锅。
老妹赵初夏开心道:“双儿,你拿个大碗来!”
“好嘞!那我回去拿个碗!”
说着小姑娘蹦蹦跳跳的往自己家拿碗去了。
吃完晚饭赵胜利把炉火封了煮上一壶水,用抹布清扫的灶台台面。
8号楼是新楼才完工不到两年,所使用的材料还算凑合。
比起荷花村,50、60年代起的楼房要好得多了。
灶台是用低标号的水泥和红砖做的。
可能是水泥即使没有达到标号灶台上明显有两道裂痕。
赵胜利看了一下,还没有裂到深处短期之内也就将就着用吧!
灶台左侧是个洗手池也是拿水泥做的,很简陋。
赵胜利在那里一边洗碗一边摇头。
水泥砌成的桶型的洗手池像一个灰色的破旧的垃圾桶。
池子壁上的的水泥胡乱的刷着参差不齐,洗菜的时候都硌得慌。
赵胜利很难想象糊水泥的哥们儿有多大怨气发泄在此。
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切水泥都好过他切的。
环顾这个3、4平方的厨房,简陋的都没话可说了!
说实话赵胜利真想好好改改厨房。
可惜他空间的一些东西拿不出来,拿出来也不好解释。
改造厨房只有在现实里面倒腾东西,慢慢的凑齐才行。
晚上22:00点赵胜利跟老妹道了一声晚安他来到自己的房间里锁上房间的门关上灯,一闪身进了diy工作室。
赵胜利的工作室有个80几平方。
在他穿越之前感到机械加工能力还是不足,又添了新的铣床和车床。
8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大不大说小不小,不过里面堆满的东西空间已经很小了。
其中,车床和铣床这两件大东西真不好搞。
工作室在三楼,一共四个大汉才把机器搬上来,尽管如此,都累得够呛。
为了隔离车床的震动赵胜利特别为其做了一个木制车床座,其中垫上了减震胶效果还行。
赵胜利拍了拍车床的木质底座,就是这玩意花了他一天的时间,所以收工以后趴在桌子上睡觉。
一觉来到了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