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天色暗下来,做好饭菜的朱红霞敲门:“老张,请干部们出来吃饭,等会就凉了。”
“啊,哦哦哦,马上来。”
听到老婆叫声,张勇尴尬收起本子:“冯副市长、秦主任,要不先吃饭?”
“还真饿了。”
冯翔笑着放下笔:“小徐这回帮我大忙了,你怎么懂的这么多呢?”
徐甜伸了个懒腰:“没事多读书多看报,然后胡思乱想呗。”
饭后几人聊到深夜,冯翔才带人坐上车,跟着秦怀恩去县招待所休息。
接下来两天,徐甜把剩下的3个公社跑完,第三日冯翔如约而至。
缝纫机和原材料的事情他亲自督办,只用了一天时间便批了下来,跟着小车后面的货车便是来送货的。
村里700平米的大屋在几十个泥瓦匠,上百个帮工打下手的努力下,四面墙疯狂砌砖,屋顶拼命盖瓦,再有一日就能扬工。
徐甜准备隔断一部分用于服装厂临时生产,等厂子建好再搬过去。
至于生产什么她已经有了主意。
羽绒大衣、羽绒背心,羽绒裤,还有护腰、护膝、帽子、袜子和手套,从头裹到脚。
销路嘛,暂时不想市场推广,她打算送人。
市里找她买过良甜铺子的各单位、厂子会员,省供销社的袁主任、塑料厂的金厂长.....
更主要的是送给退休的老首长李国锋。
他住的军区大院都是有头有脸的老干部、老首长,冬天畏寒,羽绒制品最适合他们。
自国庆颁奖那次送了他一麻袋良甜铺子,他们一家都喜欢上了。
徐甜最近给二营二连捐寄了三次良甜铺子,都会顺带给李国锋寄一麻袋去,关系维护的妥妥当当。
不然李国锋也不会给公社打电话找她,还帮她卖良甜铺子。
想想月初寄过去的东西,现在应该到了。
......
军区大院的古樟下,冬日的暖阳照在棋盘上。
“慢点慢点别抢,排队。”
李国锋拿着一包拆开的卤鱼逗小孩玩。
“老李,我买的两包寿司酱板鸭到了没?”
“到了到了,等下去我家拿,小徐昨日刚寄到的。”
“徐甜同志办事痛快,不算咱们邮费。”
“可不,我江东省省城有熟人,没想到良甜铺子在那里卖的很火,价格跟老李一样。”
“老唐不地道啊,我李国锋还昧着良心挣差价不成?”八壹中文網
“瞧你说的,我是觉得便宜怕你吃亏。”
“最近咋没看到老王来下棋?”
“不知道。”
“我好想知道点,前段时间我带了半包手撕酱板鸭找他喝酒,你们猜咋滴?”
“咋个了?”
“他说讨厌良甜铺子味道。”
“怎么可能,当时他在这吃的可起劲了,还顺了一包卤鱼给他外孙女。”
“......”
李国锋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八卦。
自从上次给大院的邻里邻居试吃了良甜铺子,一个个让他帮忙带点。
反正退休没事干,帮徐甜卖点良甜铺子算是还她一点人情。
攒够了一定量他就打电话给红星公社,让公社的秘书吴姗姗帮忙转告徐甜邮寄。
私下里还打听到了不少徐甜的事情。
倒是个能整事的姑娘,而且关系挺广的,从县里到省里,都有她的熟人。
这一个多月来,大院超过三分之二找他帮过忙,唯独王彪没有。
王彪争强好胜心强,凡事都喜欢压李国锋一头。
到现在,除了他老伴还在世,好像没啥能比得过李国锋的。
人老了难免好奇心重点。
晚饭后李国锋故意提了几包良甜铺子去王彪家串门,顺便气气他。
“叮咚~”
“叮咚~”
“老王。”
“来了来了。”
开门的黄爱莲见他,愣了愣,皮笑肉不笑:“老李咋来了?”
回头朝里喊:“老头,老李来找你了。”
进屋,王彪很不待见他的样子。
李国锋笑笑:“好些日子没见你去晒太阳,我还以为你身体不舒服,咯,带了几包良甜铺子看望你来着。”
“拿走拿走,我不喜欢吃这东西。”王彪非常不爽,见不得李国锋“小人得志”的样子。
李国锋越发好奇,放下东西自顾坐下:“咋个?怕我下毒?还是你跟良甜铺子有仇?”
王彪丢了根烟给他,自己点燃深吸一口。
“呼~”
“最近大院里良甜铺子挺多人买的。”
“那可不”,李国锋知道重点来了,“又好吃又方便携带,很多人准备年货就买这个,你要不要,我替你买点,绝对不赚差价。”
“我要个屁。”
王彪看着茶几上的良甜铺子咽了下喉咙:“看到就烦。”
“哦——”
李国锋了然:“原来你和良甜铺子有仇啊,不对啊,你”
“外公、外婆我回来了。”
下班回来的唐艳茹掏钥匙一打开院门就欢欣雀跃朝里喊:“买了好吃的。”
然后进屋看到李国锋,礼貌打招呼:“李爷爷来啦。”
“小茹才下班啊,来来来,给你带了几包良甜铺子。”指了指茶几。
唐艳茹的笑脸瞬间凝固,怒意攀上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