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吃完了美滋滋的一顿之后,一放下碗也不用人招呼又卖力的干了起来,很快到了晚上收工的时候,李云心原来的家已经被拆平了,杂物也全部被清走了,甚至一些还能用的材料,也被一些心灵手巧的村民给加固到了她们临时搭建的棚子上了。
在开始搭设房屋前,李云心让人挖了一个巨大的化粪池,在挖好地基后,李云心在地基里用石板和自制的土水泥建了一些沟渠,用于将排泄物和一些污水导入化粪池;
不过李云心一开始设计的背靠背的联排别墅被工匠否定了,要是按李云心设计的那样去建设,整个屋子也太长了,这样进出也不方便,考虑到李云心家的孩子们还小,把房屋拉得太长也不太安全,在和李云心商量之后,他们把房子改成了横向目字型的四合院的样式;
但是还是有10套房,只是把布局做了一些改变,院门的正对面是两套房,正向的院门左右两边分别是两套房,两套房的背后又分别建了两套,整个目字的最下方做了一条足够宽的连廊,连接左右两个院落,两个院子的两个角又分别建了两间沐浴房和厕所;
只不过这样去修建的话,要是孩子们要把房子隔起的话,有两间屋子的院子会特别小,只会有一个进出的通道,不过她转念一想,儿孙自有儿孙福,以后的事她也管不着,还是顾好当下为好;
就这样按着李云心的要求,和每天丝毫不敷衍供应的饭菜,没过两天李云心家房子的雏形已经大致可见了,过几天就可以正式上梁了,因着李云心家的房子建的很是与众不同,每天也有不少村民来围观,不过李云心只是把内部根据后世的房型做了更改,整个房屋的外观还是和村里的房子别无二致,不过她把房顶升高了一些,到时候做成一个小阁楼的模样,既可以放一些玉米之内的粮食,也可以收纳一些杂物;
看着两排框架相似的房子,李云心内心激动不已,一想到她在古代还能住上四合院,这在现代可是身份的象征,顿时她的心里就美滋滋的,不过在现代因为身体的原因老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呆着,到了这边却因着家里的孩子多每天都是闹哄哄的,简直是两个极端;
不过等到现在的房子建好之后,她就可以把孩子们都打发到他们自己的房子里,到时候整个院子都是被围墙围起来的,也不用太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反倒是每人一套房,让她有了更多的私人空间,这样她进出空间也更加有安全感;
现在屋子只是建了个大致的框架,过几天上梁之后就会慢慢的搭建内部,不过几个孩子现在年纪也不大,她想了想又交代工头在每套房都开了门,让每间房屋都能够互相连通,方便孩子们进出。
就这样,随着施工的进度,很快就到了上梁的这天,上梁是建房最主要的一环,村长和族老们特意挑选了时辰,又让李云心准备了一些祭品,太叔公亲自撰写了一篇“上梁文”,由村长来呤唱;
李云心把小草姐弟也接了过来,特意给家里上学的孩子请了一天的假,这边对上梁的仪式一定要隆重,房主必须要在上梁之前进行祭祀,然后贴门联,设立香案,摆放各种祭拜的果品,焚香叩拜;
等到李云心几人在持礼的族老指挥下做完这些步骤的时候,随着村长的一声“吉时已到”今天的上梁就正式开始了,今天他们特意选了几个孔武有力的汉子,一起喊着号子,将大梁支在明间正脊中位,由这次的领头工匠贴上对联、八卦、龙凤等“镇物”,同时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拴好的苫梁红布将大梁苫上,让大梁不会被日头暴晒。
在上梁的同时,底下的村长就开始吟唱起了“上梁文”,场面顿时就安静了下来,伴随着村长一个个带着祝福和肃穆的话语,主梁很快就被放好了;
工匠给梁上系了一段红绸,又在红绸上绑了一枚铜钱,垂了下来,随着红绸的落下,李云心把准备好的一包铜钱,一包瓜子、花生等零食交给了工匠,她自己也带着白面馒头和李父上了梁,工匠一接过包裹,把铜钱放进了梁里,放好铜钱就开始跑梁了;
工匠一开始跑梁,底下的人群就沸腾了起来,知道今天的重头戏来了,果然,工匠一边跑梁一边开始抛洒包裹里的东西,李云心和李父也跟着开始抛洒起馒头来,梁下的人群彻彻底底的热闹了起来,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善意的哄抢着撒下来的东西;
人群里时不时的传来一声惊呼,那是捡到铜钱的,这次建房李云心花了不少银子,所以没有包多少铜钱,等到东西都抛洒完之后,工匠们就开始钉脑椽,钉脑椽是从两山往明间中央钉,两侧各一人同时进行,先钉完的工匠就要负责解开苫梁红布,并且还能得到房主的一个红包,到这一步之后就可以铺瓦了。
这些瓦片是李父这几天带着村里的几个汉子一趟一趟的拉回来的,费了很大的力气,李父或许是想用这些事情缓解一些自己的情绪,这段时间不管什么活他都特别卖力气,颇有些不管不顾的样子,李云心打算找个时间跟他聊一聊。
这头工地上工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因为李云心说过房屋建成后请村里人吃酒,围观的人群也开始慢慢散了,李云心就带着帮忙做饭的几个大娘一起把祭品收拾了,中午就用这些祭品做饭了,因着实在是不方便,李云心和过来帮忙的村长几人道过谢,约定好房子建成之后一起吃饭,李云心就去给大娘们帮忙了。
家里的孩子这段时间白天上课,下午也会过来一起帮忙,虽然请了不少人,但是一些零零散散的活也不少,孩子们的到来也是给李云心帮了不少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