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为啥没人揭破的原因,只能用一个游戏来比喻,这就是击鼓传花。所谓击鼓传花,也称传彩球。民间游戏,流行于各地。数人、十数人或数十人围成一个圆圈席地而坐,另外一个人背对着人圈以槌击鼓。鼓响时,开始传花,花由一个人的手里传。据文献记载,击鼓传花是中国古代传统民间酒宴上的助兴游戏,属于酒令的一种,又称“击鼓催花”,在唐代时就已出现。唐代《羯鼓录》一书中提到李隆基善击鼓,一次他击鼓一曲后,起初未发芽的柳枝吐出了绿色来。此典故初为“击鼓催花”,后用作酒令,改作“击鼓传花”。杜牧《羊栏浦夜陪宴会》诗句中有“球来香袖依稀暖,酒凸觥心泛艳光”,可以得知唐代酒宴上击鼓传花助兴的情景。宋代范成大《上元记吴中节物》诗有“酒垆先迭鼓,灯市早投琼。”
《红楼梦》第54回里也有对击鼓传花的描写。众人为了听贾母和凤姐说笑话,故意叫击鼓的女先儿(盲女艺人)停鼓。另有一种类似击鼓传花的助兴游戏,叫做流觞。人们在岸边依次席地而坐,在水上游放置一只酒杯,任其飘流曲转而下,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饮酒作诗。
不过对于击鼓传花,在博客流行的年代,也有过这样的玩法:被点名的人要在博客中回答若干问题,然后继续点其他人,将问题传下去。点到谁,谁就得回答问题,否则就得挨罚。所谓博客击鼓传花游戏,又被人戏称博客传销,一般模式是这样的: 一、由一个发起人自己想出博客问卷的题目若干,题目内容不限,大多是关于人生价值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也会答案不一。 二、接到问卷的人一般被要求回答问卷是谁点的名,然后回答完问题,自己再添加一个题目,继续把问卷传给另外5个人或10个人,然后收到的人回答问卷,添加题目,再传下去。 为什么击鼓传花会风行博客世界?做问卷其实体现了一种对自己个他人的认知,因为从对于问题的回答中,不管你是郑重其事,或者是胡搞对之,其实都反应了你对这个世界的一种姿态。大抵其功用在以下几处:一是记录自己的价值思考方式、评判标准,从中认识自己,也让别人认识自己;二是可以通过问卷更多了解朋友;三是它的确是一个挺好玩的玩意啊。 关注ALS冰桶挑战赛(ALS Ice Bucket Challenge)的冰桶挑战赛,也是击鼓传花模式。从一个人开始,被点名者24小时内必须选择浇桶冰水或捐100美元。 众所周知,“击鼓传花”讲的是一种游戏规则,人们在击鼓声中传递花,鼓声停止时,花传到谁手上,谁就要受“惩罚”。其本意描述的是人们传递花的喜悦,鼓声越密,这种传递的喜悦感越强,而最终的“处罚”也越迷人。现实中“击鼓传花”被人们赋予了许多善意的内涵,所谓鼓不打不响,花不传不香,许多事物都是靠“击鼓传花”加以发扬之,光大之。事实上,“击鼓传花”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团结一致、激扬向上的精神,一种相互激励、相互竞争的风气,一种敢为人先、虽败犹荣的意志,一种虚怀大度、君子坦荡荡的品质。花落谁家,谁的微笑最动人,而不是花落谁家,谁泪涟涟,心怯怯。 从游戏规则说,没有人想违规争抢“下家”的,否则失去了“击鼓传花”游戏的意义,有一种现象就是争抢下家,再把“花”抛出去,“击鼓传花”变成“击鼓抢花”,“击鼓抛花”,落花者,不再是爽朗大度,而是心如绞痛,泣涕涟涟。这种现象在楼市和资本市场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资本市场就有一种暗地里流行的“击鼓传花”游戏——一家上市公司在许多人的手中反复重组,每一个重组方进入上市公司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谋取高额盈利。而楼市泡沫则把“击鼓传花”游戏表现得淋漓尽致:高昂的房价前,人人争相购买物业,又争相转手抛出,唯恐买不到,唯恐抛不出,没有一个想当下家。而花落谁家,谁投机不成,暴利不成,损失惨重,自然绝望伤悲。这里,“击鼓传花”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花”不是激扬、竞争的象征,而是赌博的筹码,物欲的驱动器。 事物一旦变质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击鼓传花”也不例外。本来正义、纯朴、激励的游戏,一旦规则出轨,甚至本末倒置,花非花,鼓非鼓,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神奇化为腐朽,和谐化为紊乱,真诚化为虚伪,“击鼓传花”也自然失去了存在之本,被人们抛弃。规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按规则办事,不讲原则的人到头来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那些颠覆规则的怂恿者更是会受到公众的谴责,时代的抛弃。不过现在在卢总眼里,玩的就是击鼓传花,无论是加盟的还是技术转让的,都会继续往下传递,只要自己不是最后一个,都是有利可图的。得知这一切,赵翠对马小亮说道:“原来如此,所有人都会沉默,闷声发大财,对不?”马小亮点点头,而赵翠接着问马小亮:“你会去做吗?不怕被人告进去?”
马小亮有些犹豫,毕竟这可是新兴事物,不过还是对赵翠说:“要不试试,反正实话实说,相信圈里人都会理解!”
赵翠冷哼了一口气:“万一遇到不是圈里的呢?”
马小亮哈哈笑了起来,只好对赵翠说:“舍不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