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告退了。
饭菜吃完,徐达就气冲冲地走了。
朱元璋却高兴得不得了。
亲上加亲吧。
出了宫,坐上了自家马车之后。
徐达脸上哪还残留着半分委屈。
老大徐辉祖好奇地问。
“父亲,你真反对,阿姐嫁给四皇子?”
听闻这话,徐达转向微笑。
称心如意、何尝不是。
俺家大姑娘算福气!”
话语之间,并无一丝勉强。
看着看着徐辉祖,有些不知所措。
“父亲,您满足吗?”
徐达点了点头,一脸记忆中的表情。
“想起那年四皇子不如你。
10岁不到的他只身从金陵城奔赴鄱阳湖!
与将士一起日夜操练吧!
当时看到了四皇子的英雄气概!
就像皇上!”
徐辉祖想起了父亲的话:那年鄱阳湖之战。
乃极为关键之一战也。
陈友谅率军60万挥师向东。
妄想一举灭亡朱元璋!
但他还是没有考虑清楚。
“父亲,我不懂,既然你答应了。
为什么刚刚还和皇上吵架?”
徐达听后吸了口气。
放眼望去,周围没有其他人。
嘱咐儿子。
“辉祖啊!父亲说过那么一回。”
后面就不说了,但是你得记死。”
闻听此言,徐辉祖顿时坐端正。
以示其严肃。
“父亲,请你说吧!孩儿一定要记在心里!”
就这样徐达慢慢地说着。
“辉祖!请记住这句话!”
第一,伴君似伴虎,今君已非昔吴王。
不可随意发言。
第二,你是否记得父亲这几年是驻扎在什么地方的?”
徐辉祖马上说。
“北方的大部分时间都驻扎北平!
你的部旧也多半都在!”
自从攻下大都以后,这里便改称北平。
“那么您是否记得四皇子(即燕王)封地是什么地方?
满口答应的徐辉祖顿时领悟。
“父亲,你说。
这门婚姻,早已经定下来?”
他马上看着父亲。
但此时徐达却已安然地倚在身后闭目养神了。
一言难尽。
沉默,亦是答案。
徐辉祖心里顿时了然起来。
也许是前些年朱棣受封燕王。
朱元璋早就想好了这桩婚事。
作为大都督府官员,徐辉祖考虑得更进了。
这门婚姻是朱棣长大成人的象征。
就藩北平是徐达在当时掌握兵权的地方。
将无可置疑地转交朱棣。
由武将之手转向藩王之手!
思来想去,徐辉祖没敢再往下看。
就在车厢里静静的坐着。
向徐府进发。
皇宫里。
八皇子诧异的说。
“四哥将成亲啦!”
这句话说得众皇子满脸喜色。
其中的许多人恐怕都不明白成亲为何物。
但他们知道成亲好!
每有一人成亲,都要张红挂彩,热闹非凡!
“四哥,快成亲吧!”
诸皇子围了上来,说道。
“这是要娶谁呀?”
八皇子得意地说。
“乃徐府、徐大将军嫡女也!
闻为天资聪慧、贞洁娴静之人,闻有徐家嫡女闺名!
都说她也是大美人!”
诸皇子听后更是欣喜不已。
发自内心的为朱棣开心。
但朱棣自己却表现得有些郁郁寡欢。
这桩婚事来得太突然了。
昨天他带朱柏,朱允炆去玩。
今天突然知道他即将结婚的消息。
他毫无准备而且心理上也没有准备就绪。
“快走吧!快看书吧!
今天宋先生就来测试一下你的背诵情况!
小心打手板子!”
朱棣的威吓顿时勾起了诸皇子尚未吟诵的回忆。
顿时撒腿就跑,紧紧地背了起来。
不想却遭到宋濂的手心一击。
“去吧!十二弟!陪我到外面去散步吧!”
朱柏撂下书本,便跟了出去。
二人到了庭院。
朱柏好奇地问。
“四哥,但为婚事苦恼吗?”
对方点了点头。
此时诸皇子都走了,朱棣这样的人就不正经了。
唯独朱柏看起来正经了点。
“是的,婚事太快。
还没有准备好,便通知成亲了。
没建功立业的人怎好成家立业呢?”
在朱棣心目中,其文章没有朱标好。
现在更快要没有他十二弟好了。
于是他想到武上去做有威严的将军。
再好的敌人也不过是余波北元!
朱柏看到朱棣帮助他找到三册。
直言不讳的劝说。
“四哥,你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