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往日不苟言笑,沉默寡言的君主,倒是一连五日都在储秀宫白璇玑的床榻上充当个说书先生。
而每日所说的,都是他与母妃林枫在民间的生活。
虽然周彧身为皇子,然而其父先皇周炎乃是起义开国,而这条路,往往充斥着杀戮和残酷。在周炎掌握了北方势力之后,为了获得钱粮和兵马,与独孤家族联盟。
也因此,周炎将结发妻子留在了江北,已经尚在襁褓之中的周彧。
对于这些外人看起来极为残酷现实的过往,周彧只是淡然带过,他斜倚在蚕丝绞棉软枕上,声音是白璇玑从未听过的柔和:
“朕和母妃在京郊,和周围农夫并无二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母亲教会我种地,教我如何生火,却也日日敦促我读书……”
白璇玑小脑袋不自觉地蹭蹭身边温热的胸膛,睡眼迷糊之间,嘴角挂着羡慕的微笑:
“我真羡慕你,有那么好一个妈妈……你一定,一定很想她……”
周彧睫毛微颤,遮住了眸子里的情愫暗动。
他伸手将被子往上提了提,轻轻抚摸了白璇玑的头发:
“睡吧。”
***
又是一日辰时,身边早已空空。
白璇玑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周彧的自律,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情况,他总是在清晨便离去上朝,绝无懈怠。
而这五天,白璇玑也没有闲着。
她要做的事情,虽然不是国家大事,但是对于自己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她首先就去见了德妃。
明面上是和太医一同前去察看她的身体恢复得如何了,实际上却是在望闻问切的时候,提起那日藏书阁之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然德妃始终有意无意地模糊“流产”的真相,但是话语间倒是的确不知道白璇玑拿到书信的事情,就连白璇玑拿了一本《蓝衫记》的事情她都没有太多的印象。
只知道德妃的确是有所耳闻白家贪污之事,借去藏书阁提点白璇玑一二,并且告诉白璇玑藏书阁中有怀上龙子的绝密古书。
没想到,自己思绪了如此之久所谓的阴谋论,最终不过是两个宫妃在深宫之中的一点私心罢了。
白璇玑想起前任身体主人,倒是不知她如此迷恋周彧,作为一个时间研究所的大拿,居然会相信古书上的怀子秘籍,唏嘘呀……
此事一了,白璇玑算是真正的能腾出手来操持直播业务了。
一不需要担心德妃对自己有恶意,二不需要再担心白家之事被皇帝知晓,她这条小命,算是在皇权庇佑之下保住了。
因此,五天来,白璇玑又接连采访了从高丽而来的韩昭仪,深居简出的荀美人。
韩昭仪虽然貌美如花,但是白璇玑见她的第一眼,莫名地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别扭。
单眼皮,鹅蛋脸,甚至……还有一字眉。
标准的韩国女人脸。
白璇玑想起现代穿越之前,自己窝在地下室看冬奥会气得炸毛的场景,本能地对韩国长相感到不适。
然而,韩昭仪见到白璇玑前来,几乎吓得花容失色,双腿抖得像筛糠一样,甚至连一句囫囵话都说不利索。
白璇玑不解,难道自己在现代讨厌韩国的事情被韩昭仪知道了?
怎么那么怕自己?
“你们娘娘怎么回事?”
韩昭仪身边的宫女叹了口气:“回娘娘话,我们主子自从高丽灭国之后就开始夜不能寐,而且……”
“而且什么?”
“高丽正是被娘娘的哥哥,白大将军所灭。”
白璇玑恍然大悟。
看向韩昭仪的表情变得抱歉几分,就算自己看不惯韩国,但人家现在被灭了国,又是待在灭自己国的异国中当妃子,这种惨绝人寰的处境,的确是让人不忍。
“咳咳,那什么,啊你哈瑟哟(你好)!”
白璇玑想起以前看的韩剧,友好地伸出了手。
韩昭仪听到久违的韩语,猛然一抬头,泪眼婆娑之间震惊地看向白璇玑。
“娘娘,娘娘怎么会说高丽语?”
随后,白璇玑依靠着手机的翻译功能,用蹩脚的韩语安慰了一番瑟瑟发抖的韩昭仪,并表示虽然高丽被灭国,但是只是王族和将士被杀,平民都安然无恙,又宽慰她皇帝不会因此迁怒她,她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白璇玑和韩昭仪好一阵说辞,她才堪堪止住了泪水,不住地和白璇玑说着“康萨哈米达(谢谢)”
白璇玑淡定地拍拍她的肩膀。
一脸知心大姐姐的模样,挂着一脸微笑:“韩妹妹,你肯定心中有很多苦楚想倾诉吧,来和姐姐说……”
就这样,白璇玑一面悄然放置好了手机摄像头,一面拉着韩昭仪坐了下来。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韩国长相的妃子,。
一个高丽被灭国的背景。
任何访谈内容都会引起关注和讨论。
白璇玑当然靠着韩昭仪又满满赚了一钵,感激之余,白璇玑给韩昭仪送去了很多妃阶的布帛,珠宝,以及吃食。
见到白璇玑对韩昭仪如此友好,那些暗中想要踩韩昭仪一脚的妃嫔也因此消停不少。
韩昭仪更是感恩戴德,日日送些泡菜来,白璇玑又吃不惯又不好抚她的意思,只是让人存在了小厨房里。
而白璇玑不知道的是,之所以这些妃嫔开始如此重视她的一举一动,正是因为周彧这连续五日的留宿。
白妃的宠爱甚至超过了德妃。
这句话逐渐在深宫之内流传,除了白璇玑一心扑在直播和做饭,听故事之上,对此毫无知觉之外,几乎所有的宫妃都开始对白璇玑有了新的态度。
有人替她欢喜,是莲美人,朱美人这样的真心朋友,也就自然有人恨得牙痒痒,为首的就是因她禁足的年妃。
而这一切情绪的顶点,是在第六日的早晨。
白璇玑洗漱过后,照常查看了一番访谈视频的收益,又去小厨房吩咐今日给周彧准备的晚膳食材。
就在白璇玑蹲在地上仔细挑选翠绿的豆角的时候,一声尖锐的通传声从殿外传来:
“陛下有旨,宣储秀宫众人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