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手大脚(1 / 1)

省城是东北最大的城市之一。

柏油马路两边繁华的商业街,还有公交车,小汽车也不少,马车牛车与自行车混行。

又古老又现代。

路两边好多电线杆子,电线凌乱的支在半空里。

车站前的广场上有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吆喝着,间或给各种问路的人指路。

林绣不用问路,省医院就在火车站对面,过了马路,再穿过人民公园,再过一条马路就是。在出站口都能看到医院的牌子。

他们也没啥行李,就她身上一个小花布包,宋凛手里一个菜篮子。

步行穿过公园就是。

现在的人,就不怕走路,腿是最不值钱的。

有介绍信,事情都好办,进到医院,就有指路的,上到七楼最角落有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写着一长串的名字,xx市公安局法医什么什么的。

敲门进去,里面是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大夫,看了林绣的介绍信,就打电话,不久之后,来了一个女民警,他又给民警拿了一个文件袋,民警才带着林绣到三楼的妇产科,找了一位老大夫给做的检查。

检查前后没有十分钟就做完了。

又不抽血又不是做ct的,就人工检查一下就好。

出来老太太就在检查报告上刷刷刷的一顿写。

一式两份,写完盖上章,又回到楼上法医点盖了章,医院的检查部分就结束了。

之后又到公安分局,离得也不远,两站路,民警带着就去了。路上还聊了一下林绣为啥要做这个检查,知道是被人泼脏水之后,她还气愤得不行。问了宋凛的身份,还“警告”宋凛,要是为了莫须有的事情,不好好过日子,就把他抓起来。

也是怪可爱的。

到了公安局,又是盖章,盖完章,这才算是正式有效。

民警放到档案袋里一份存档,林绣自己拿了一份。

交的钱,就是一个医院的挂号费,还有两块钱工本费,我二十块钱鉴定费。总共二十一块八。

从公安局出来,太阳才偏西,看着也就是四点多五点不到的样子。

得先去找旅店订房间,今儿个晚上肯定是回不去了。再去买明天中午回红星县的火车票。

“商店还没下班,我要帮村里人带东西,咱们逛商店去吧?”

宋凛没有异议。

也没往远了走,就在火车站旁边的国营商场里转了转。

第一站就是买毛线,一妮给拿了五斤的棉花卷,她自己要一斤八两的。现在人都瘦,省毛线。

比绣自己先了烟灰色的粗线,把剩下的毛线票都给用了。九毛线一两线,一件毛衣快二十块了,正经的奢侈品。

买完毛线,大嫂和二嫂一人要一块花布。一妮还要一个手绢,林绣给自己也买了一个。

买手绢的时候,看到隔壁柜台的涤纶线衣线裤,六七块钱一套,想来想去的,咬牙给林爸林妈宋爸宋妈一人买了一套。

再加上检查的费用,总共花出去快八十了。

真不能再习了。

“好了,回吧。”

林绣买那些东西,也没问宋凛意见,宋凛也不知道是给谁买的,就乖乖的在后面拿东西。商场里的婶子阿姨们都在他们身后偷笑,小声讨论,一看他俩的状态,就猜到是未婚的小两口来买结婚用品的,他们见得多了。

出了商场就回旅馆,就站前的小旅馆,八毛钱住一晚,他们没有结婚证,肯定得两个房间。宋凛那间还得跟别人拼。林绣的房间刚好没有其他女旅客,幸运的住上了单间。

旅行有饭,包子馒头面条炒菜都有。

谁舍得吃呀,玉米饼子就咸菜就得了。

第二天早上,退了房,没再逛商场,林绣让宋凛带她买课本。

走了两条街才有新华书店。

书店的书不多,都是语录一类的。

“就买最基础的识字的就行。”

林绣借口挑书,跟着在书店里逛。

《数理化自学丛书》?

为啥觉得这个名字那么熟悉呢?

在哪里听过,还是见过?

整整齐齐摆了一大排,林绣数了一下,足足有17本之多。

“这个是中学的课程,《数理化自学丛书》,你现在用不上。”

宋凛看她站在书前面看了好久,以为她要买,给给解释。

“哦,我就是觉得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我家里有,就在写字台上放着了。”

哦哦哦,那可能是在他家见过吧。毕竟住过三天,还帮着擦过写字台。

“那没事了,我就看看。”

当时林绣真没多想。

她是后世穿过来的没错,但也不是啥都知道的,她出生的时候都新世纪了。上哪知道七八十年代的细节去,能知道个大方向就不错了。

宋凛最终给挑了一本老版的六零年的一年级语文课本,又买了一本新华字典。一个练习本,两支铅笔。

再出门之后,真没啥买的了。

带着一大堆的东西上火车。

到县城刚好能赶上回镇上的客车。

两人也没多说什么,急匆匆的分开了。把给宋爸宋妈买的两套内衣给宋凛,让他带回去。这会儿他才知道,那是给他爸妈买的,心里也不知道是啥滋味,想说啥吧,没说出来呢,车就开了。

下车林绣就往二姐家去。

“咋买这么些东西?不是我说你,你这也太大手大脚了,有钱你是真敢花呀?是不是又让那谁给你买的?”

二组看林绣大包小包的进屋,就训呢。

“帮一妮儿带的毛线,给大嫂二嫂带的花布。线衣线裤是我给咱爸妈买的,用过节宋家给的钱买的。毛线一半也是用那钱买的。我打算给那谁织外毛衣,剩下的线给咱爹织个欠肩。就花了,咋滴吧。”

比绣理直气壮的。

林二姐:……

“你都买了,我能说啥。算你有良心。你正打算入冬给爹妈买线衣线裤呢,那玩意儿穿棉衣里面是暖和。得,你买了,那我就买棉花吧,这几天就送里去,回头你给爹娘把棉衣做起来。”

有女儿的好处这在这呢,知道想着爹妈。

林绣在二姐家混了一顿晚饭之后,二姐夫骑自行车给她送回家的。

“行啊,虽说晚了点,识文断字到啥时候都有用,吃不了亏,买就买了吧,这钱不算浪费。老宋家那孩子有文化,你学会了,两口子也能有话说。”

看到林绣拿回来的书本和字典,林妈是这么评价的。

老太太心明眼亮,还是有见识的。

这只是大家也只觉得识字总比不识字好。

谁也没想到,就在半个月之后,十月二十一号,广播里铺天盖地的开始播报,恢复高考了。

一个月之后,各地自行组织考试,不限身份,想报名的都可以。

一时间,知青们疯狂了,读过书的,也都疯了。

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蛇妖和道士 玄学大佬她又美又强还会撩 七零:知青糙汉重生后抢了娇村花 神秘老公,深夜来 傲娇今天又输了 两极反转:陆总甜蜜宠妻 请坚守住拥抱的底线 快穿:从甜宠开始 回到八零后,我成了时尚界大佬 嫡女当嫁:一等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