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书七零:嫁个傻夫养崽发家 > 第52章 就这条件,有钱没用

第52章 就这条件,有钱没用(1 / 1)

“红霞,绣儿,你说说你们俩,这一年一年的,干啥呀这是。”

李红霞十月的时候,生下了她跟陆家栋的儿子陆辉。因着怀孕的时候就一直折腾,到了预产期,也没敢在家生,到县医院生的。

王红梅两口子换着给送饭。

进了腊月,肉能冻住了。家里的养的年猪都杀了,李红霞家,林绣家还有四嫂三家的,一起杀的,往县里送肉。

林绣和李红霞到王红梅家给送猪后腿,王红梅跟他们客气。

因着交了这两个朋友,冬天送肉,夏天送菜,李建军那边卖盐还挣下好几百,王红梅在婆家都倍受重视了。

人得人的交往,不就是这么回事嘛。

“不白送,不白送。有事儿求你呢。”

“啥好事儿呀?说说,说说。”

“我平时不常来县里,你帮我注意着点,十字街的房子,有没有卖的呗?我想弄个门市,自己批菜。有个点儿,不用老打游击似的。”

“这还算事儿?你就请好吧。我们酒厂就有家在十字街住的,回头我帮你打听。现在市场越来越热闹,住那边是真闹得慌,不过门房的租金也涨了不少,怕是房子价也得比别处高些。”

“这没关系,要是能买到连着院子是最好。偏一点儿也可以。一间门房改不出来多大的的门市,存不了多少菜。我这人贪,就喜欢大地方。”

“那是你能买得起。能买起谁不喜欢大地方啊。”

嘻嘻哈哈的,王红梅收下猪腿就没什么负担了。

并不是非得求她,交朋友嘛,有来有往才是朋友。

从她家出来,又去老所长家。

这才是真恩人呢。

“老叔,孩子的亲生父母,真就一点儿消息没有吗?”

林绣打听小静的父母。不是她想怎么着,这不是得心里有数嘛。

“没有。我一直注意着呢。没有丢孩子的人家。主动把孩子送出去的,也没有能对上号的。”

行吧,没有就没有吧。

“五哥,你咋在这儿呢?”

从老所长家里出来,到市场与陆家栋汇合,夏天收她菜的老王人家现在租了个小店面,成小老板了。批发零售都卖,这次他们一次送来几十头猪,老王拿不出现钱来,还得赊账。

刚到市场,就碰上了林五哥。

“我来买马。”

买马?

“不是买了拖拉机吗?咋还买马呢?”

三表弟的手扶拖拉机在秋收的时候简直风光无限,太给力了。

秋收之后,五哥也让宋凛帮着买了一辆。

男人哪有不喜欢车的,他买拖拉机了,四哥就买了一辆大解放货车。正学驾照呢。

这都有汽车了,咋又买马呢?

“拖拉机不得烧油嘛。马车轻便,打零还是得马。”

行吧,你觉得得用就好。

“对了,摩托车要到了,我还说要大哥他们送信儿呢。”

相比起货车,最轻便得用的还得是摩托车。比自行车省力,快,也不像汽车那么挑路,小树林里也能走。

林绣是自己想买,四哥五哥年轻敢花钱,买汽车。大哥几个舍不得。也不会开,就都奔着摩托车使劲。林家三个哥哥,刘家两个表哥都想买。再加上林绣,一下子买六辆,县城里就没有一下子能提这么些车的地方。

得去省城现提货。

等了一个多月,还是先付的钱。才通知林绣能取车了。

“行,知道了。回去我就告诉大哥。家里要蒸豆包了,过几天给你送过去,二哥二嫂给你存豆腐呢,三嫂给冻了几篓子鱼。你看看还有啥想要的不?一块儿给你送过去。”

五哥又问林绣,过年还有没有啥要娘家给送的东西了。

去年日子不宽裕的时候,还给送豆包呢。今年手里都宽裕了,能不送嘛。再说姥姥还在林绣家呢。

有本钱以后,各家都想着挣钱的道儿。大哥大嫂选择的项目是开小卖部,因为林二姐要在镇上开商店,大嫂是想着,拿货啥的直接从二姐那取,省心省力。

二哥二嫂选了做豆腐。秋收过后,豆腐坊就开业了,一天做三五盘豆腐,二哥赶着毛驴车,走村串镇的卖豆腐。常走的一条路线就是从三李屯到镇上的。

到了镇上,不管剩多少,往二姐的商店里一放,二姐就给收了。

三哥是渔场的工人,不可能出来单干,他自己做了一条船,就停在泡子边上。下班的时候,自己打了鱼,三嫂骑自行车来往县里市场卖。

没有坐吃山空的,都在想着营业。

这不是,给林绣送年货,都是自家干什么,就送什么。

“没啥想要的了,五哥,你别老去省城干活了,那房子我也不急着住,不着急收拾。宋凛自己慢慢收拾就行了。这大冬天的,你还不烧炉子,多遭罪啊。”

五哥婚期定到明年了,开春家里就要盖砖房,砖都拉回家了,要盖大三间的正房,三间仓房。家具是五哥带新娘子到省城买的,看好了就一直放在商行街的院子里。等房子盖好了,一并拉回家。

年前冬歇他在家闲不住,看宋凛自己收拾院子,有空就往城里跑,帮着干活儿。顺便呢,城里买东西方面,婚礼要用啥,一并买了放家里。

别的都没问题,就是这哥太会过日子,大冬天的,宋凛要是没回家,他就舍不得烧炉子,除了做饭生个火,就不烧了。大晚上的,多冷啊,宋凛劝了让多烧,煤钱不是有的,他也不听。

“你可别磨叽了,从小到大都这么过的,冷不冷我自己不知道嘛。我走了,姥爱吃冻梨,你想着给买点。”

五哥嫌弃林绣磨叽,跑了。

林绣能不给姥姥买吃的嘛,难就难在现在交通不便,北方冬天是真的没啥水果能吃的。常见的就是冻梨冻杮子,从市场上能买到开始,家里就没断过。

得亏家里还有大棚,能时不时的给老人孩子做点青菜吃。但是天气太冷了,土地本身太凉,二十四小时不停的烧,大棚里的温度也才十几度,收成并不算好。

要想冬天能量产,棚盖得换成玻璃的,现在的塑料的,棚顶盖草席子,保温不好,还影响光照。

但是大棚玻璃成本太高了,也不好买。

真是做不了。

想吃新鲜的,是真难。

老人孩子到了冬天,就是想法子给做点桃酥、怡糖啥的,甜甜嘴。

想给做点蛋糕都不成,买不到牛奶,更别提黄油什么的了。

就是这个条件,有钱也解决不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神秘老公,深夜来 蛇妖和道士 回到八零后,我成了时尚界大佬 嫡女当嫁:一等世子妃 七零:知青糙汉重生后抢了娇村花 玄学大佬她又美又强还会撩 快穿:从甜宠开始 两极反转:陆总甜蜜宠妻 请坚守住拥抱的底线 傲娇今天又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