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新项目来啦(1 / 1)

“大姐,你觉得做咸菜的买卖能干?现在谁家舍得买咸菜啊?扔酱缸里就有的东西,谁花那个冤枉钱。”

还以为是什么大项目,结果林绣被姜大胖拉到胜利路新建好的市场,都看到站前市场的火热了,这边市场改造的工程进度特别快。半年就交工。年前就能开业,还能赶一个过年的旺季。

姜大胖把林绣拉进大门左侧第一家的蔬菜批发点。进门就是几十口大缸,批发酸菜和咸菜的。两人进了门,装作要买菜的样子,看了半天的货,店里忙得转不开,店主只让他们自己看。

站了能有半个小时,就批出去三缸的酸菜,两缸的咸菜。

出了门,姜大胖就说要跟林绣合伙做咸菜批发。

为啥找她呢?

还是林妈给开发出来的商机。

这不是房租月月林爸林妈去取嘛。林爸那人,一天也说不了一句话,这种活他也干不了。他也就是出出力,弄了个小三轮车骑着,给俩老太太当司机,平时要上哪,带着去。

林妈办事儿,那就不可能直愣愣的给人家要钱去。

每次去,没有空手的时候。也不特意准备啥,就家里有啥,顺手拿点儿,或是一碗饺子,或是一盘子点子,半袋子咸菜啥的,看上去特别随意。

见到姜大胖,也是叫闺女。这份随意,更是完全不拿她当外人一样。

姜大胖本来就热心肠,林妈这一拉拢,连着舅舅家的几个哥哥家的门市的租金,到日子她就顺手给收了,一次都给林妈。省得老太太挨家跑了。

还说咸菜。

这不是林妈跟她送过咸菜嘛。

吃顺了口,人家也不客气,馋了就自己带着坛子要家里要一坛子回去吃。

就一个咸菜,对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都不算啥,只当是联络感情了。

林妈和姥姥都觉得这孩子实诚,可喜欢她了。

但人家姜大胖那个脑子,是真的好用。

胜利路的市场,有她两个门市,就大门东侧最靠门的两家。

还是老本行,夏天卖菜,冬天卖山货。另一家卖调料。

离得近,就隔一个大门,这不是就相中人家批酸菜和咸菜这家的生意了。

“他这咸菜的味儿,跟咱家的比,差着天上地下呢。他都能卖这么好,一天十缸八缸的卖,咱要是干,就是料用得多,一斤贵上哪怕三分五分的,还卖不过他呀!”

最主要的,“咱俩要是合伙干,也是便利条件。我是批调料的,都是批发价。你是种菜的,也是成本价。光是成本上,就占多大的优势。他那菜,还是跟我这儿批的呢。”

哦哦哦。

看来姜大姐这还真是他仔细的调研过,不是脑袋一热就干呀。

“那行吧,但是咱先别冲动,回去我研究研究咸菜的方子,再改良改良。”

在家小批量的做,和大批量的做生产线是两回事。

他在老家给宋凛的同学老师做的那些,也是先用小盆拌了倒到大缸里去的。

做咸菜厂,可不是那个做法。

这道理姜大胖当然懂。

再有方子,也得改良。

“懂懂懂,你要啥调料给姐个单子,我给你准备,用什么工具,是缸啊还是盆的,都是我的事儿。用人你也吱声,我四个店里的伙计二十来个,都能上阵。”

雷厉风行啊。

林绣觉得自己这样儿的,跟姜大胖一比,看着都温吞了。

也好,有人操心,自己只管研究方子就成。

家里的厢房都还空着,地方也有。

“妈,您这可是够招财的。收个房租,都能给我带来买卖呢。”

咸菜这个生意林绣想做。

家里的菜,一旦不能及时送出去的,长得歪瓜裂枣不太好看但又不影响吃的,这两年喂猪的也有几车了。要是能做成咸菜卖钱,可太好了。

林妈美滋滋的,一脸傲娇,“你别小看你妈,我这就是生的不是时候,我要是你这年岁,你们姐几个,谁都不如我能干。我能挣下一座金山来,你信不信。”

信信信,你厉害。

姥姥对林妈,跟林妈对林绣,那真是一样一样的,各种嫌弃。

在边上哄孩子,口头指导林绣配料,看着母女俩一边切菜一边呛呛,听林妈吹牛,直撇嘴。

“还是得过一遍热水,断生,味道更好。颜色也好看。”

但是过一道热水,成本就增加了。

“卖太贵,怕是没人买。太便宜又不挣钱……”

“用不上那些调料,你把那些辅料都去掉,就留下最基础的盐糖醋酒,酱油、香料那些都去掉。那是御膳方子,不适合平价商店。不过热水的话,把干料,葱蒜辣椒粉那些个,用油漂,过油。再用海带熬水,用那个水提鲜,再试试。”

姥姥做技术指导。

林绣实践。

干海带市场上就有,很便宜。

顺便还买了带鱼回来,给老人孩子做炸带鱼吃。

香料都不用的话,省的是最多的。

用得最多的到是成了油和盐。

平摊到整缸的菜里,一斤也没有二分钱。

林爸给在院子里搭了一个大灶,熬海带水的。

姜大胖送来五个大缸。

两缸白菜,两缸萝卜,一缸什锦,市场上能买到的菜,什么萝卜樱子,芥菜,胡萝卜大葱的,五颜六色的,有啥放啥。

洗净晾干的白菜切手指宽的小段,萝卜切大拇指指甲盖大的丁。整缸一起做。

先腌,挤出水份,不过水,直接放调料,海带水继续腌。

三天就入味。一周左右,是口感最好的时候。

尝试了三次,调味料的配比,林绣就调出来了。

“好吃。跟家里的味儿不太一样,还有点像,各有各的好吃法。”

姜大胖是这么评价成品的味道的。

那是啊。

御膳的方子,跟家常的那要是一样,才怪了呢。

“那大姐你觉得这个咸菜能卖得动不?”

“试试不就知道了。”

那就试试。

先在她站前的调料店里卖。跟胜利路那边的咸菜店也不冲突,不竞争。

刚开始,半送半卖,扩广嘛。

这些最简单的营销套路,哪个做生意的都懂,只看舍不舍得。

林绣和姜大胖的脾气和手笔,就不存在舍不得的事儿。

前两次废掉的几缸也没扔,味道是差了点,但是不影响吃的。比手潮的主妇腌出来的咸菜味道还是强得多。

送人没问题的。

前院的商铺有一家包子铺,林绣把咸菜都给老板娘了,让他们免费一人送一小碟咸菜。

就因为那二厘钱的成分都用不上的免费小咸菜,包子铺的生意好了三倍都不止。

老板娘不是死心眼的人,知道林绣要卖咸菜,人家也不说给那几缸废咸菜的钱。就按市场正常的批发价,以后正常批咸菜。

也带着卖,还给做广告,有客人打听咸菜是自家做的还是进的货,就给往市场打发。

互相成就,双赢吧。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蛇妖和道士 傲娇今天又输了 神秘老公,深夜来 两极反转:陆总甜蜜宠妻 嫡女当嫁:一等世子妃 七零:知青糙汉重生后抢了娇村花 玄学大佬她又美又强还会撩 快穿:从甜宠开始 回到八零后,我成了时尚界大佬 请坚守住拥抱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