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书七零:嫁个傻夫养崽发家 > 第76章 一般般,一般般

第76章 一般般,一般般(1 / 1)

三李屯这一年的春节,最热闹的事情就是,关于曲美云在京城的二三事。

她人本来就能说,再加上一点点夸张,大部分连镇都没有出的村民们,真是跟听天书一样的。

冬天了,林绣家的电视不能放在外面放了。

在屋里,挤不下那么多人,只有一些老人时常过来追剧。

年轻人都在厂里忙呢。

年前的时候,塑封机安上,咸菜都快卖疯了。

终于是走出省界南下出省了。

厂子里的工人,天天加班加点的干,都供不上卖的。每天来厂里等着拉货的货车没有十辆也有八辆。

后来干脆三班倒。

接上电灯了,打着灯,夜里也不耽误切菜。

干吧。

别切到手就行。

工人本来要求两班倒。

林绣怕他们太累太困,干活分心,受伤,也是麻烦事。

坚持三班倒着干。

反正人是不缺的。

油坊屯的壮劳力,差不多都在厂里了。

三李屯一多半的人也都想法子挤进厂了。

谁不羡慕曲美云,谁又不想成为第二个曲美云呢。

一个个的,都不知道怎么表现好。

前后屯的人,也有特别能干的被招进来的。

照着这个趋势,明年咸菜厂是秘然要扩建的。

同时,在厂里做的人,也都有数了。

还利用这几个月挣了本钱,明年是必然要大量的种菜的。

因着来往的司机多,那生意一直不怎么样的小饭店,生意也好起来了。

等着装货的司机,顺便都在饭店里吃饭了。

人嘛,都有个从众心里,公路也是越来越繁华,过往的客车越来越多,看到这里的饭店前面院子停的车多,下意识的就为认为饭菜好吃,会想来尝试一下。

那饭菜也确实是好吃的。

宋二嫂现在全面接手了饭店的后厨,她是林绣几个妯娌里做饭最好吃的,尤其烙饼炖鱼,一绝。她老家是宋姑姑那个屯的,当初也是姑姑给保的媒,靠着江边,会做鱼很正常了。

四嫂主管着厂里的食堂。

李红霞管着饭店和食堂的采买。

都不干看着,没有脱产干部,干活的时候都要上手的。

饭店红火起来了,鸡鸭鱼肉也都带着好卖了。

屯子里的养殖户不愁有东相卖不出去了。

宋姑姑家的表弟,每两天就得来送一趟鱼。

林绣不是抠门的老板,工人们干活儿辛苦,她在伙食上向来大方。

顿顿都有肉。

不是鱼,就是猪肉。

粉条都是从老粉坊成车的往回买。

米面油也是一车一车的拉。

这来来往往的,路过的地方能看不到?

很快的,别说镇上了,大半个县城的人都知道,丰收镇的三李屯出了一个咸菜厂,那咸菜卖得,一天拉出去好几车。好几百的工人,吃的都是大米白面,成车的往厂里拉。

工资给的还高,比城里公家那些发不全工资的厂子开得多多了。

一传十,十传百的。

过了年,上门找活干的人,差点把厂子门都挤破。

宋家就甭说了,到家里来串门的,络绎不绝。

好些个人,进门就论亲戚,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亲戚也能找过来了。

最神奇的是,宋爸过生日,本来一家人谁也没想着大办,还没到五十呢,办啥办呀。林绣也打算好亲自下厨,给老头做一顿生日大餐就好。

结果当天早上,天不亮开始,就有人上门。

那宋爸是三李屯长大的人,他生日又不是啥秘密,想知道不是太容易了。

三月二十,咸菜厂已经停工。

工人都回家准备春耕了。

觉得够资格上门的,都带着礼物过来。

那怎么办,还能不接待嘛。

好在自家就有小卖部,油盐酱醋啥的不缺。

再让陆家栋给杀头猪。

看看谁家有鸡鸭鹅的,杀上几只。

姑姑一家子也回来了,带着不少的鱼。

叫上几个利落的妇女帮厨,做吧。

到中午的时候,镇上的人也不知道怎么的都听到消息了。

镇里的领导跟着粮库的赵叔一起到了。

县上宋凛单位上同科室的也来了两位,平时跟他关系不错的同事。

还有老所长赵叔老两口。王红梅、李建军两口子也来了。

又加了两桌。

晚上姜大胖听王彩霞让货车司机给捎的信儿,也折腾来了。

足足忙活了一天。

宋爸活了快五十岁,还从来没有过过这么风光的生日。

过个生日,上百人来给送礼祝寿,为的啥呀?

还不是人家儿子媳妇有出息嘛。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

说的就是这个事情了。

这让林绣也很有感慨。

三年后,姥姥八十大寿的时候,林绣坚持要给老太太风光大办。

这时候,林爸林妈舅舅舅妈已经跟老太太一起搬到京城的三进四合院住了。

林大哥和林二哥两家搬到了省城。

大哥大嫂还是开商店。顺带着照看孩子上学。

二哥二嫂认准了卖豆腐,说啥也不改行。不过豆腐坊已经发展成了豆腐厂。两人也很少亲自干活,到也不算太累。就是忙,孩子照看不过来的时候,中午直接让到大哥大嫂家里吃饭。

三哥三嫂也没在国营渔场干了。跟五哥一起养猪呢。养猪厂已经有三千头以上的规模。是省里最大的私人养猪厂。五哥自己确实也是干不过来。

四嫂的老师还一直干着呢。四哥跟大姐夫一人又买了三辆大货车,雇着司机跑运输。

大姐家的公婆去年都走了。今年他们一家也搬进省城住了。

变动不大的就是林二姐了。她公婆和男人都有工作,肯定没啥变化的,就是有电视的人家越来越多,二姐夫文化站那个放电影的工作,越来越闲了。

二姐把原来的供销社盘过来,再加上她自己原来的商店,又买了货车自己往省城进货,直接开成了百货商店,镇上的买卖让她垄断了。

兄弟姐妹们,日子过得都很不错。

舅舅家的三个兄弟,也都差不多。

没有谁家是有负担的。

林绣组织起人来,就没压力。

雇了一辆大客车,把姥姥的孙男弟女的全都拉上,进京给老太太做大寿。

哦,有人要问了,兄弟姐妹们都发展得不错,那林绣自己呢?

她呀。

就普普通通的咸菜厂老板呗。

厂房扩建到把之前买的六十亩地都占买,就没再扩了。

连着仓库,带上厂房,平平常常,一年到头,跟姜大胖分完了账,也就是三十多万的纯利润吧。

一般般,一般般。

低调,低调。

也就是丰收镇七成的农户都成了菜农,一半都在她的带动下成了万元户而已。

还好啦。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蛇妖和道士 玄学大佬她又美又强还会撩 七零:知青糙汉重生后抢了娇村花 神秘老公,深夜来 傲娇今天又输了 两极反转:陆总甜蜜宠妻 请坚守住拥抱的底线 快穿:从甜宠开始 回到八零后,我成了时尚界大佬 嫡女当嫁:一等世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