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少琰点点头示意苏柘退下。
他紧紧抓住少玧的肩膀,“哥哥什么都可以不要,但是我必须要能护的住自己所爱之人,你懂吗?”
姜少玧咬住唇不说话,他要护住他所爱的人,他爱的是苍生,他护的是天下。
这一次她觉得姜少琰做的似乎有些不妥。
若是她,怕是会表面上装作顺从,生下孩子韬光养晦,将孩子培养成才,团结所有能团结的力量。
但是姜少琰等不及了。
“哥,有些事是不能急的。”
“这些事,本不该你操心的,好了,别再想这些事了。”
姜少玧很自责,她平时只顾着玩,闯的祸也大多是他收拾烂摊子,若是她早些辅佐他,说不定父皇不会如此有敌意。
“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为何父皇忽然这样?”
“你难道看不出来……其实母后,一直不得宠。”
姜后不得宠,外人看不出来,他们兄妹二人却清清楚楚。
姜皇身边莺莺燕燕一大堆,日日醉卧温柔乡。
偏偏能做好表面功夫,大臣们都以为姜皇姜后琴瑟和鸣、相敬如宾。
姜后的出身没有人敢妄议,就连他们兄妹二人也不知情。
后宫的妃子都有母族的势力在前朝为姜皇尽忠。
姜少玧从未听说姜后的出身。
她一直以为姜后出身微寒,姜皇为了保护姜后将姜后的身世隐了去,只说是开国功勋郑氏之后。
此时姜少玧觉得姜后比以往更加神秘。
“哥,母后的母族究竟是……”
“我也不知道。”
姜少琰沉默了,这也是他一直以来他的疑惑,每当他问起外祖母外祖父,母亲都会赶他出去,不准再问。
“可是父皇这些年对母后,也算敬重……难道是动了别的心思?”姜少玧疑惑。
“难说的紧呐。”姜少琰笑了,“父皇对母后从未有过感情,总是冷冰冰的,他只是让她坐在皇后的位置上,像个摆设,像个空壳。”
这些年,他一直为母后感到不平。
为什么姜皇常常肆意欢乐,却极少去看母后一眼。
如果不是节日,母后便没有机会见到父皇。
自己明明也是父皇的亲生骨肉,可就是觉得疏离。
他以为姜皇对所有孩子都一样,可他分明对少玧十分慈爱。
但他从来没有吃过少玧的醋,他以为因为少玧是女孩子,所以父皇格外喜欢。
可父皇对大哥更加包容,对九弟格外关怀,就连其他的兄弟也有更多时间与父皇相处。
他身边的人告诉他,因为他是嫡子,是被当做继承人培养的,必然与其他兄弟不同
这些话一开始他是信的。
可渐渐,觉得姜皇不过是防着他罢了。
“少玧,你也知道,天家最难得的便是亲情,我有你这个妹妹,有母后,也够了,至于其他的,不能强求。”
“哥,你能看开便好,从今以后我不会再惹事了,只要你是个明君,我愿意助你。”
姜少琰很是欣慰,“我不愿意让你涉险,我只想你继续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你大可以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好吗?”
他伸手摸了摸少玧的头,轻抚她的发丝。
“我答应你。”姜少玧嘴上这样说着,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帮他。
姜少琰说的对,既然他们是一母同胞,那必然是唇亡齿寒。
为了自己能活下去,她也会不遗余力助他一臂之力。
她本吃不下饭,为了不让姜少琰担心,硬生生的往下吞,味同嚼蜡。
回到玉棠轩躺下。
这个中午她睡不着午觉。
她早就知道自己活着不易,可没想到局势越来越乱。
苦苦思索姜皇的后招到底是什么。
当李美芙孩儿没了的消息传入宫中,姜皇又会怎么办呢?
是将此事按下,还是继续出招呢?
侄儿是皇兄的亲骨肉,皇兄却不得不杀掉自己的骨肉。
皇兄是姜皇的亲骨肉,姜皇却要剪除骨肉的羽翼。
危机感袭来,她也不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
但有一件事她知道,以后的日子都不会比今日好过了。
第二日,李美芙体虚流产的消息传了出来。
李美芙痛失孩儿,哭天抢地,很是失态。
她不知道是谁心狠手辣不让她生下这个孩子,竟然下手这样快,她无从查起。
李美芙怀疑自家王爷,但王爷是如何下手的她毫无头绪,
她只知道,没了这个孩子,王爷待她定不如从前。
她恨,她将这恨都归到了姜少玧身上。
要不是因为王爷太过在乎姜少玧,自己也不至于嫉妒,也不会不听王爷的吩咐,做手脚怀上这个孩子。
李美芙双手握拳,指甲陷入肉中,她发誓不要让姜少玧的日子好过。
她接受不了失去骨肉的痛苦,日子没了盼头,哭的昏了过去。
姜皇大怒,认为是太医齐蓁不够尽心,亲自审问了一番,对齐蓁开的保胎药请三位太医一一鉴别,询问是否有不妥之处。
诸位太医不敢作假,皆是诚惶诚恐地检查,唯恐出现一点差错,太医们查了一个时辰,你看我,我看你,仍未找到不妥之处,摇摇头,跪在地上不敢说话。
姜皇大骂太医们都是“废物”,赶了出去。
齐太医当众被罚了二十大板,罚俸一年。
姜皇像是算计好了后招,早有准备,就等姜少琰出招,刀光剑影,杀人于无形。
立刻召姜少琰去了他的寝宫。
“少琰,既然李氏没有这个福分保住孩子,你也该有个正妃了。”
姜少琰还处于孩子没了的悲痛中,“儿子不孝,连自己的孩子都没能保住,一脸阴郁。”
“不要太自责了,孤没有生下来的孩子不知几多,不过是一个胎儿,以后还会有的,莫要难过。”
姜皇虽是安慰姜少琰,但语气中没有一丝感情。
“是,儿子愚钝。”
“嗯,回去好好劝劝李氏,不要失了皇家风度。话说回来,正妃人选,你可有考虑?”
“未曾,还请父皇做主。”姜少琰恭恭敬敬垂首,眼中满是防备。
“好……那就户部尚书之女黄明儿吧,年十六,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女。”
“儿臣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