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寒门巨贾 > 第七十七章 清平调

第七十七章 清平调(1 / 1)

大魏与北齐边贸即将开放,牵动着不知道多少人的心。

听元熙皇帝这意思,是想让风铃公主瞧瞧两位候选人?

盐铁监察使一职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总领奉天都司、大宁都司、燕山都司三地盐铁监察事务。

基本上除了京师之外北方的盐铁事务都要受其节制、督察。

事关重大牵扯的利益也多,陈安平心中打定主意,今晚多吃饭、少说话。

博颜领着二人终于来到了宴客厅,伯雅曦坐在主位,左边下手坐着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

白面短须、相貌堂堂,此人正是颖国公长子,现任吏部侍郎傅江波。

伯雅曦右边下手也坐着一人,年龄和傅江波相仿,双颊瘦削,目光锐利。

这位便是和傅江波一起争夺盐铁监察使的竞争对手,五军都督府都督李纲极力推荐的人选——杨治。

除了两位宴会的重要嘉宾之外,还有二人是国子监的五经博士。

何为五经博士?就是国子监之中教授儒学经学的官员,五经分别是《诗》、《书》、《礼》、《易》、《春秋》。

朝辰、樊宇,两位五经博士年纪虽小,但在汴梁的声明却不小。

朝辰与樊宇少有才名,是汴梁城中一起成长起来的神童,有过目不忘之能。

他俩被称之为汴梁城双壁,不过性格却截然相反。

朝辰性格敦厚,喜欢结交有才学的好友,樊宇则自视甚高,看不起才能平庸的人,虽然他确实有骄傲的资本。

简单介绍一番,陈安平和王朗落座。

整场宴会王朗颇有种如坐针毡之感,气氛太诡异了,风马牛不相及的几伙人凑到一起。

傅江波、杨治与公主聊的多是大魏和北齐的风貌,幸好博颜见识广博,在一旁帮衬着倒也让话题不断。

陈安平和王朗,一个埋头吃饭一个处于防空状态。

当陈安平下筷子决定夹起第五块排骨的时候,伯雅曦微笑着朝他这边看来。

“陈大人,今夜的菜好吃么?”

好吃到你饿死鬼一样吃个不停,一句话都不与我说是吧?

宴请陈安平与王朗的宴会被人横插一脚,伯雅曦心中不快还不能发出来。

结果陈安平倒好,除了入门的时候与她礼貌性的问候,再一句话不说。

“甚好甚好,公主殿下府上的厨子手艺很好。”

陈安平见她说话只好放下筷子,称赞道。

“陈大人吃慢一点,小心噎着。”

伯雅曦不着痕迹的瞪了陈安平一样,陈安平全当没看到,该怎么吃怎么吃。

“诸位,今晚皓月当空,合该赋诗一首,不如我们为公主殿下献诗一首如何?”

说话的人是樊宇,谁不知道樊宇最善诗词?明摆着出来显摆才华的。

得瑟!王朗在心里默默腹诽了一句,说道。

“樊大人才高八斗自然做得好诗词,不过我不善诗词,洗耳恭听就好。”

樊宇看向傅江波和杨治,傅江波笑着摆摆手实话实说。

“我听诸位作诗吧,樊大人应知我不工于诗词歌赋。”

杨治闻言眼睛一亮,含笑挺了挺胸膛。

“樊大人先请吧。”

樊宇先是环视一圈,然后又看看朝辰,却见朝辰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他就不做诗了。

从品级上将杨治比朝辰和樊宇高,且属于六部之中的实权部门。

你和上官一起作诗,如果做的太好,你让上官脸面怎么挂得住?

樊宇哪里能想到那许多?有风头不出他就浑身难受。

“杨大人是上官,还是杨大人先请吧。”

杨治也不客气瞟了傅江波一眼之后,开始思索诗词,过了好一会儿他脑海中灵光一闪。

“敛容辞大都,车马度奉天。金钿明汉月,玉箸染烟尘。”

“妆镜菱花暗,愁眉柳叶嚬。惟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杨治这首诗倒也是花了心思,描述风铃公主从北齐一路来到大魏的旅程。

其中蕴含的思乡之情与哀怨,倒也符合伯雅曦现在的处境。

“杨大人才华横溢,为这首诗当浮一大白!”

第一个对杨治的诗词表示赞赏的人,竟然是傅江波,别看他诗词做的一般但鉴赏水平还是有点。

初闻好诗词心中快意,不过樊宇却不这么想。

“那下官也献丑了,请诸位大人点评。”

樊宇一挥袍袖上前,朗声说道。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汴水茫茫。”

好!

朝辰与傅江波几乎是同时叫好拍手,樊宇这首比之方才的那首,其意蕴更加疏朗明快,也更加符合风铃公主的性情容貌。

樊宇微微仰起脸,受到二人的赞赏之后明明尾巴都快翘上天了仍旧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不敢当不敢当,我的诗词可比不上杨大人。”

杨治的脸都快黑了,他一位樊宇会意思意思做一首差不多的诗词来衬托他。

结果樊宇是真不客气,把他比的像是一个笑话,杨治一言不发的回到座位上猛灌了一口酒。

陈安平将一起尽收眼底,和王朗憋着笑意,说道。

“看见没王兄,什么叫没有眼力见?”

王朗一晚上的昏昏欲睡都消失了,捂着嘴低声笑道。

“我看见了,杨大人的脸黑的和锅底一样哈哈哈哈。”

陈安平幸灾乐祸都落在了伯雅曦的眼中,瞧他这么清闲伯雅曦心中一动。

“陈大人,你也来赋诗一首吧?你的诗词本公主也是见识过呢。”

陈安平没想到伯雅曦会突然叫自己,起身施礼。

“公主殿下说笑了,下官不过一边陲小县之人,做的诗词自然入不了公主的眼。”

见他死活不肯出头伯雅曦心中气恼,却听一旁的樊宇居高临下来了一句。

“说的也是,奉天都司那边穷山恶水,能出什么文学大家?公主您确实说笑了。”

别人自谦可以说,可是你樊宇横插一句味道就变了。

朝辰闻言忍不住小声提醒:“樊兄,慎言,慎言啊。”

樊宇却不以为意,对于陈安平这种出身小县城的人,他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陈安平依旧保持着微笑,不过眼中却闪动着精光。

“也罢,今晚陈某就作一首《清平调.云萝》赠予公主殿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三国:开局继承吕布遗产 天涯踏血行 盛唐之风流杜甫 使秦新语 亮剑:我,云龙妹夫,西北霸主 乱世之庶民崛起 楚河传 诸天最强天师 大宋并肩王 三国:无名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