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立国到现在,连年征战,财政匮乏,皇上为彻底消灭北元之患,准备再次讨伐。可是,户部财政赤字,就是拿不出钱来。后来,周庄沈财神听到此事,请求出资犒劳三军。不料,此等好事,却遭到皇上猜忌,顿时龙颜大怒,说‘匹夫敢犒劳天子的军队,绝对的乱民,该杀’。所幸马皇后劝说皇上,沈财神被抄家流放云南,免于一死。不过,我后来听说沈财神还是客死他乡。”
对于沈财神,罗奶奶、罗善翁、罗辰岂会不知,那才是真正的富可敌国的大财神,在很多寺庙里,除了供奉佛祖菩萨,三清圣祖,以平民百姓供奉的财神,也就他了。
罗善翁对于这个人不陌生,都是商业圈的人,他们一直视沈财神为榜样和天花板,想不到他一个善举,就要了自己的性命,真是天算不如人算。
常升继续说道:“你们是不知道,沈财神的财富有多可怕,皇上抄两次家,都没抄完。”
听到这里,罗奶奶、罗善翁、罗辰心有余悸,简直感到不可思议。
此时,罗善翁小心翼翼问道:“世子,你说这些的意思是?”
常升很严肃地说道:“我知道你们四大家族产业很多,财富巨大,虽比不上沈财神,但千万要低调,就算做善事,也要低调,不要和官府有牵连,更不要和军队有任何瓜葛,明白吗?否则,沈财神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
听到常升如此警告,罗奶奶、罗善翁、罗辰心里一紧,尤其是罗善翁,吓得有点直哆嗦起来:“可是,我们现在已经这样了,怎么办?”
“你们现在还不足以得到皇上关注,只要你们赚钱有方,克制发展,低调就行了。否则,一发不可收拾,后悔就晚了。”
罗辰听到这里,不由心生感慨,原来后世的资-本主-义萌芽是在这时候掐死的啊。
听到这里,罗善翁对常升的提醒感激不尽,激动的眼泪都要快出来了:“小民一定谨记世子提醒,从此以后一定老老实实地,本本分分做人做事。”
常升很满意地点头:“嗯!你们知道就好。此次我冒险来通知你们,是真心把你们当朋友,当家人看,希望你们一定要好好的。你们罗家在此地家大业大,人员众多,此外,还和其他家族攀亲结枝,一旦发生什么……你们是知道后果的。”
罗奶奶说道:“皇上乃穷苦出身,他应该感到百姓富,国家则强,为什么会猜忌呢?”
常升解释道:“正因为皇上是穷苦出身,他知道这江山得来不易,所以,为了巩固大明江山千秋万载,任何对他不利的苗头,都要遏制。”
罗奶奶顿时明白了:“原来如此。”
罗辰一旁没怎么说话,因为他从历史书里知道了朱元璋的命数,也知道大明的命数。
在他的认知里,朱元璋对百姓还是很不错的,体恤民情,严惩贪官,可以说,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不过,在他晚年,也做了不少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为了给孙子铺路,那些曾经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几乎被他斩杀殆尽。
常升继续说道:“除此之外,皇上还对那些学子士子监管的严,其中,淮安有一位叫施耐庵的人写了一本《忠义水浒传》,描写宋江等人因不满宋朝苛政赋税,欺压善良,替天行道,举兵造-反,最后一个个还得到了圆满。皇上看后,非常恼怒,认为此书教化诱导天下百姓造-反有理,列为禁书,施耐庵也因此被打入大牢。之后,皇上惜才,让施耐庵把后半部分重写,施耐庵铮铮铁骨,宁死不屈,最后……”
说到这里,常升不由长叹了一口气,罗奶奶、罗善翁、罗辰也猜到了结果,感到非常惋惜,罗善翁道:“一个读书人,不过是著书消遣而已,能干得了什么,皇上未免太大惊小怪了。”
罗辰太熟悉施耐庵和《水浒传》了,后世不知道改编电影电视多少次,那一百零八将一个个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出现在他眼前,看上一百遍都不厌倦。只是后来,宋江在燕青的牵引下,结识了京城名-妓李师师,又通过李师师认识了宋徽宗,招安归降。最后,一百零八将被宋徽宗派去打王庆,灭田虎,征方腊,死得死,伤得伤,还有不少被-奸臣毒害,结局比较凄凉。
莫非这后半部分是在朱元璋的强压下被迫修改的?难怪后世很多学者研究此书对《水浒传》争议颇多,尤其是行文文风不一样,原来如此啊。
常升接着说道:“好在施耐庵的学生罗贯中为了保住施耐庵这本旷世奇书,秘密保留了原本,同时,将后半部分进行了修改,并刻印传世,皇上这才放了他们一马。我之所以和你们说这些,因为罗贯中也姓罗,他也写了一本《三国演义》,和其师相比,影响也很大,我担心有朝一日,皇上头脑发热,也将此书列为禁书,避免有人将你们罗家牵连一起,大做文章,那真是太无辜了,你们以后小心就是了。”
常升几次提醒,罗奶奶和罗善翁父子很感激常升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他是朝廷中人,对于风向的掌握一向很准,这种真情实意的关心,再一一触动了罗家人,他们深深感到常升真是把他们当成自己人。
同时,他们也很清楚,常升能够告诉他们这些,这是冒了多大的风险啊。他们一定要牢牢谨记常升的话,低调做人做事,避免锋芒毕露,得不偿失。
说到罗贯中,罗辰并不陌生,他的《三国演义》,与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被列为四大名著,影响海内外。
后世,还有人专门研究四大名著,并成立相关机构,想不到在明朝著书之人是如此艰难。
次日一早,客栈还没开门,柯、吴、刘三大家族族长宗亲已经在门外等候多时了。
知县韦权御早和晚错过了会面,这次也赶了个早,他见三大家族的族长宗亲都来了,便责怪起来:“你们可真行,本县平时对你们还算照顾吧,昨晚少了一个人,难道你们不知道吗?”
三大家族的族长宗亲诧异起来:“大人!怎么你昨晚不在啊?”
“大人,世子殿下来了,你怎么可以不见呢?难道你就不怕世子殿下怪罪?”
“大人在吧,我好像看见你了。”
“在吗?真的在啊。”
大家七嘴八舌,韦权御简直都要气疯了:“一个大活人在不在,难道你们都不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