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大殿外冲进来一大群僧人,当他们得知圣物被盗,一个个紧张兮兮,此刻,又得知圣物找到了,真是兴奋至极,纷纷问道:“圣物真的找到了?哪里找到的……”
韦权御道:“这个要感谢方丈了。因为地藏王圣鞋和天竺梵文贝叶经乃佛家圣物,世间少见,为了永传后世,方丈早就仿制了一件放在了藏经阁,真品藏在一个非常秘密的地方。”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简直要疯狂起来,太惊喜了,太意外了,一个个敬佩方丈真是有先见之明。
而在这些人当中,唯有福贵比较冷静,他感到有点莫名其妙,不由质疑起来:“是吗,真的找到了?九华山方丈真的有先见之明?既然这样,为何先前两件圣物被盗,简直要了他的命一样。再说,罗辰对整个案件的掌握,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啊……”
此时,九华山方丈吩咐化城寺住持道:“快去通报钟楼,就说祖寺平安,让大家放心。”
这个命令,九华山方丈先前没和罗辰、韦权御商量,罗辰担心要是盲目通报钟楼,各大寺院解除危机,那么把守各个下山路口的人撤回,岂不是放盗贼下山?
盗贼要是带着圣物下山,那就是大海捞针了。
就在化城寺住持登上阁楼,向钟楼发出了一个灯号:“祖寺平安!”之时,罗辰赶紧追了上来,叫他又补了一句:“严防路口!”
钟楼得到这两个信号,有点莫名其妙起来,祖寺平安,严防路口,什么意思?
既然平安了,圣物找到了,还要封路口做什么?
钟楼也不管那么多了,既然是方丈发出的命令,他们照做就是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化城寺外就渐渐聚集了不少善男信女,他们开始朝圣礼佛,敬香朝拜,并要亲眼目睹一下金地藏圣鞋和天竺梵文贝叶经为快,能够在有生之年能够亲眼目睹菩萨圣物,这是何等的幸事。
化城寺为了展示金地藏圣鞋和天竺梵文贝叶经,乃每年庙会的重头戏,更是重要的佛事活动。
这一天,全寺上下非常忙碌。
几万人聚集寺院,人山人海,一是人多,安全问题,二是,敬香礼佛,火灾问题,三是圣物展示,避免遭到破坏。
这时候需要全寺上下一起参与管理和疏导。
更有山下百姓自发组织的龙灯和狮子灯也参与朝拜,他们敲锣打鼓,时而将朝拜者围在其中,时而又深入人群之中。
因为这是一年一度的庙会,衙役不好疏散,因为他们需要这样的气氛,同时,又担心引发踩踏事件发生。
为了避免引发安全问题,衙役和龙灯组织者打了招呼,不等长时间逗留,朝拜完毕,就要迅速离开。
龙灯组织者在广场绕了几圈,朝圣之后,拿了一些供果,相继离开了,去别的寺院了。
罗辰和韦权御一夜没睡,本想打个盹,但他们很清楚,他们不能睡,也根本睡不着。
此时,两人站在寺院二楼窗户前,朝着外面望去,见一片盛世景象,韦权御不由沾沾自喜,在大明,能够见到如此盛世景象的场景,恐怕不多吧。
由此也充分证明,在他的治理下,这才是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他希望世子常升能看见,并把这里的盛世景象告诉朝臣,告诉皇上知道。
罗辰读过历史,知道明初很多地方经过战争的洗礼,十村九空,人员大幅减少,也只有这里,山高皇帝远,地方官还算治理有方,百姓吃得饱穿得暖,也算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了。
韦权御看着人山人海的朝拜者,问罗辰:“罗少,你学识渊博,说说看,在我大明,能够见到这等盛世场景,应该不多吧?”
罗辰实话实说:“确实不多。大人,需要我夸你一下吗?”
韦权御得意洋洋,摆了摆手:“免了免了,本县身为父母官,这也是我分内之事,不值得炫耀。”
罗辰逗他道:“我本想在世子殿下面前替你美言几句,既然你谦虚,那算了。”
韦权御喜出望外:“真的?那太感谢了。”
“我知道你做梦都想见世子殿下,只是忙,错过了好多次机会。”
这话一贬一褒,让韦权御有点难为情起来:“你以后说话能不能不要太直行不行?”
“哈哈,和你开个玩笑。”
“不过,说实话,能够见世子一面,此生足矣。”
“世子就在山上,你担心什么?”
“我对见世子真是没有信心了,几次错过,也太无缘了。”
“呵呵,别急,相信我,你能见到的。不过,关键你要见世子目的是什么?就为了见一面,那大可不必。”
韦权御深知罗辰知道自己心思,故意这样说,干脆摊牌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甘心一辈子做个七品知县啊。”之后,又说道:“本县要是升了,还能不带你?”
罗辰笑了笑:“世子为人谨慎低调,你最好不要和他提这事,否则,适得其反。”
韦权御有点失望:“是吗?”
“他这次微服出巡,就说明了一切。你以为身在朝廷会好过吗?要知道高处不胜寒啊。”
韦权御现在还体会不到“高处不胜寒”的真实感受,因为他在低处待得太久了,渴望登高望远,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两人正在说着,九华山方丈进来:“阿弥陀佛!两位大人,接下来该如何是好?圣物要是找不到,老衲可要见佛祖了。”
罗辰安慰九华山方丈道:“方丈稍安勿躁,佛祖会保佑我们的。”
九华山方丈道:“老衲自然相信佛祖会保佑我们早日找回圣物,问题是,你们在这里干等,圣物总不会自己回来吧?”
罗辰接着说道:“不一定啊。盗贼要是真心盗偷圣物,知道自己偷错了,肯定不死心,一定会来调换的。”
九华山方丈接着说道:“你们这样守株待兔,盗贼能上当吗?”
罗辰再次安慰说道:“盗贼既然甘冒风险,我相信他还会来的,一定会来的。”
九华山方丈看他如此坚定地相信,也不由不相信了:“但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