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112分,数学120分,政治89分,历史65分,外语100分,物理98分,化学98分,总分682分!陆晴晴你真牛,给我们知青长脸了!”
李庆走过来,看完陆晴晴录取通知书上的分数后,他激动得连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微微颤抖。
“682分!晴晴考了682分!”
田小雨更是激动得流泪,她擦了擦眼睛,说话的语气有些哽咽。
“是啊!682分,别说在清河县,就是放眼整个m省,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陆晴晴是m省的当之无愧的高考状元!”
一旁的肖峰也是心情澎湃,要知道在77年,m省的高考总分是:理科,包括医科类:710分。
其中语文120,数学120,政治100分,外语,物理,化学各100分,生物70分。
文科:总分640分。
其中语文和数学各120,政治,外语,历史,地理各100分。
陆晴晴居然考了682分,离总分,只差28分。
她不仅自己考得好,而且利用空闲时间,帮助初中毕业的赵建刚以642分的好成绩,考上国防科技大学!
682分,比上辈子陆晴晴就读的阳城医学院多了将近30分。
比清河县高考状元赵建刚,更是多出40分。
当然,赵建刚就是比陆晴晴少考40分,他也是清河县高考状元。
毕竟赵建刚是土生土长的清河县人,而且之前考上了高中,却因母亲患病无钱医治,而不得不放弃学业。
如今重新捡起荒废已久的书本,却像开了挂一样,居然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上了最高军事院校——星城国防科大。
赵建刚的事迹惊动了省教育厅。
省教育部督促清河县教委将赵建刚做为励志典范,并且将赵建刚以清河县高考状元的身份发放奖学金,以激励更多荒废学业的年轻人,重新拿起书本加入到学习大军中去。
这也是公社王书记,今天为什么如此大张旗鼓,敲锣打鼓给赵建刚送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原因。
而不是送给比赵建刚还要多40分的陆晴晴。
因为陆晴晴是个下乡知青,她目前还是星城户口,而且她又是星城最好的中学棉纺一中读的高中,比赵建刚的读书条件不知好了多少倍!
当然,陆晴晴也不会吃赵建刚的醋,自己的对象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上国防科大。
她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吃醋呢。
陆晴晴上辈子是医学院的高材生,这辈子为什么还要选京医大?
她想挑战并证明自己。
因为上辈子的她,高考第一志愿填的京医大,第二志愿才是阳城医学院。
最后却以2分之差没有被京医大录取,只能退而求其次就读师资和科研力量,远远不如京医大的阳城医学院。
重来一世,陆晴晴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京医大。她高兴的同时,笑着对李庆和田小雨这几个知青说道:“你们都考得不错,大家别只顾着高兴,都早点去找大队长打介绍信,做好回城准备工作,我估摸着过完年,也就是正月十六……我们就要去学校报到了。”
“对,我们得赶紧去找大队长,打回城证明……”
李庆说完,就带着田小雨回知青宿舍,邀李庆一起去找赵根生打回城证明。
……
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星期,这天是大年三十。
吃过中饭,赵建刚和赵建超兄弟俩搬了一张桌子,放在院子里,开始裁红纸磨墨写春联,贴春联。
陆晴晴和刘春燕在灶屋里,忙着包白菜猪肉饺子。
赵林生坐在灶台边,一边帮忙烧火,一边将烧红了的炉钩子烫猪毛。
昨天公社农场杀了一头二百多斤的大肥猪,赵林生分了七斤连皮肉,四斤猪血,还有一些猪下水。
年底了,农场也放假了,赵林生终于有时间在家里帮老婆干点活了。
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忙着弄年夜饭,其乐融融,幸福美满。
下午六点,陆晴晴蒸了一盘猪肉白菜饺子,一份红烧扣肉,一份宫保鸡丁,一条清蒸草鱼。
赵林生带着赵建刚和赵建超两个儿子,端着鱼肉鸡三个荤菜放在堂屋方桌上,对祖先毕恭毕敬的鞠了三躬。
给祖先拜完年,一家人坐在堂屋方桌上,开开心心的吃团年饭。
赵家今年的团年饭,多了陆晴晴帮忙,气氛活跃了不少,刘春燕也轻松了不少。
吃完饭,陆晴晴封了一个大红包给赵建超:“阿超,晴晴姐封你个大红包,祝你新年健康快乐,愿你一切愿望都能实现,顺利考上县一中!”
赵建超第一次接到这么大的红包,自然高兴极了,嘴巴像裹了蜜一样甜:
“谢谢晴晴姐,我也祝晴晴姐在新的一年里,新起点,新征程,新生活!跟哥哥一起朝着明确的目标,飞向美好的人生……早日成为我的嫂子!”
“阿超,说得好!来!哥哥也奖励你十元大红包!”
赵建刚被弟弟的这话逗乐了,大方的掏出一张大团结,拍在弟弟手里。
赵建超接过钱,又笑眯眯地朝哥哥伸出手:“谢谢哥,祝你跟嫂子早日完婚,给我生个大侄子……”
“过年了,放鞭炮去了……”赵建刚可不会惯着弟弟,迅速将钱包塞进兜里。
然后点燃一支烟,端起早就准备好的鞭炮和礼花,去屋外放开门响去了。
赵建超追去门外,跟哥哥争着放鞭炮:“哥……这个大礼花,让我来点……”
“嘭嘭嘭”随着五颜六色的礼花飞向空中,爆竹送走了1977年,迎来了改革开放的1978年。
第二天大年初一,陆晴晴穿上新衣服,跟着赵建刚给二叔和三叔这些长辈们拜年。
拜完年,回到家里,吃过中饭,就开始收拾衣服和书本。
陆晴晴准备明天就和赵建刚一起去星城看望爸妈和哥哥。
她为什么选在初二动身去星城,因为国防科大校址就在星城。
而赵建刚过完元宵节,也就是正月十六,就要去星城报名上学了。
陆晴晴有好几年没有见到爸妈了,她打算趁新春佳节,爸妈和哥哥都不用上班的好机会,一家人开开心心多聚几天。
赵建刚收拾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然后找到刘春燕:“娘,我岳父岳母官复原职,又回到原单位上班,我和晴晴明天就去看看他们。”
“刚儿,你早就该拿点好东西,去看看岳父和岳母一家子了。”听说儿子明天就去星城,刘春燕立马表示支持。
她走进自己房间,翻出藏在五斗柜里的包袱,一层层打开,从里抽出十张崭新的大团结,拍在儿子手里:“刚儿,现在还早,你快去镇供销社买身好西装,然后再整一根领带,城里的人都是这样打扮的。”
“娘,我去看岳父岳母,提几只鸡和农副产品就行了,给岳父大人买西装,我也不知道他穿多大码啊?”
“西装不是送岳父,是你自己穿的。”刘春燕点了一下儿子的额头:“刚儿,晴晴的爸妈都是当官的,你得穿一身体面的衣服,别让人家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