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侍卫,接到命令之后,在寝宫里面搜索起来,他们能找的地方,全部都找了,可是根本就没有云玠的影子。
穆临风脸上带着忧郁痛苦之色,捶胸顿足,“父皇,你一定要保佑孩儿,找到凶手,为你老人家报仇,你们继续收,我就不信,它能有飞天遁地之术。”
侍卫们继续查找,不放过任何一个位置,突然有一个侍卫大声喊道,“你们看,这是什么?”
这位大臣,顺着声音看过去,直接那个侍卫手里拿一个锦盒,把锦盒打开,里面赫然是一道圣旨,尚书大人把圣旨接了过来。
打开之后,原来是一道传位诏书,上面的内容是: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布告中外,咸使闻知,今四皇子穆临风聪慧过人,得天庇佑,朕今传位于其,望其为爱民之明君,钦此。
下面有加盖了醒目的玉玺印章。
寝宫内的文武百官们,立马又朝穆临风跪拜,“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先皇不在了,请四皇子,主持朝政,造福万民,登基为帝。”
言罢,他们口中高呼万岁,“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求陛下,彻查先皇驾崩之前因后果,给天下万民交代,让先皇魂魄安宁。”
朝臣之中有不少都被穆临风暗中收买,他们说道,“侍卫们不都已经说了,刚刚云大人来过,为了让陛下静养,寝宫内,并没有其他人,而如今云大人又不知躲在什么地方,这事情已经十分明了,肯定是云大人心怀叵测,对陛下下了毒手。”
“以臣的意见,应该在天下发放海捕文书,把这个道貌岸然的奸臣捉拿归案,为陛下报仇。”
“恐怕云玠还没有走远,求陛下立即派人,前去捉拿。”
“说的没错,云玠表面恭顺,内藏奸诈,竟然做出如此大逆不道,十恶不赦之事,按照我朝律法,应当抄家诛九族。”
“陛下,快下旨捉拿奸贼吧。”
“陛下,不要再犹豫了,再玩就来不及了。”
穆临风神情紧绷,紧握着拳头,神色似乎有些为难,“诸位大臣们,临风年轻阅历尚浅,如今父皇突然驾崩,临风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临风一直觉得,云大人和老丞相,为百姓,为朝廷披肝沥胆,呕心沥血,他们怎么会对父皇不利,这件事会不会另有隐情?再说这天下的重任,临风又怎么能够担当得起?还请诸位大臣们再想想别的办法。”
朝臣劝慰说道,“陛下宅心仁厚,宽厚待民,天资聪颖,又有先皇的传位诏书,就说明陛下有担当,天下重任之才能,没有人比陛下更适合坐上九五至尊宝座的人,臣等恳求陛下,一定不要再推辞了。”
诸位朝臣们不停地劝解,恳求,穆临风勉为其难,推脱不了,只好勉强同意,他最后叹息一声,“临风诚惶诚恐,只能临危受命,以后要是有合适的人选,临风甘愿退位,还请作为朝臣做个见证,往后朝堂之时,还有各位不吝赐教,至于云丞相到底有没有对陛下不利,还请作为大臣,为先皇讨回公道。”
“哼,陛下太过于仁慈了,据臣所知,云照乃是西戎亡国皇子,他这些年,隐姓埋名,藏匿于我朝堂之中,蛰伏待机,就是要伺机而动,企图颠覆我朝恢复西戎。”
“臣也听说,云照父子这些年处心积虑,骗取先皇的信任,却在暗中发展势力,岭南的九龙堡,就是他们父子的手笔,上次先皇打猎遇险,就是他们父子实现设计的,因事情败露没能成功,但是先皇生性纯良,只想以德报怨,想要他们父子真心归顺我朝,当时云照又把所有的罪责都归揽到自己身上,所以陛下并没有追究云玠的罪行。”
“没错,当时为了不引起朝堂震动,稳定人心,陛下才对外宣称云照是为了评定叛乱才被叛军杀害。”
“不光如此,陛下也没追究丞相府的罪责,还让云玠继续担当朝堂忠臣,没想到他们恩将仇报,竟然贼心不死,还做下如此丧尽天良之事,真是罪孽啊。”
“如此逆贼,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求陛下赶紧下旨,捉拿逆贼,为陛下报仇雪恨啊。”
众位朝臣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纷纷,云玠已经被扣上,弑君篡位,十恶不赦的大奸臣的帽子,就是杀一百次都不足以抵挡他的罪过。
穆临风犹豫的片刻,最后不得不说,“临风年轻不更事,全凭诸位贤臣做主,如此听诸位贤臣的言论,看来云玠真的是包藏祸心,危害朝廷的奸人,那就派人捉拿云玠,格杀勿论。”
接着朝臣一致高呼“陛下圣明!”
穆临风心里松了一口气,目光也在不经意间闪现出些许得意的光芒,他云玠终于要成为他的阶下囚了。
可就在这时,尚书大人出列,他深深的鞠了一躬,“陛下,臣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尚书大人既然不知道当讲不当讲,那就不要讲!”有大臣为了讨好穆临风,立马出言制止。
可是尚书大人依然说,“若微臣不讲,只怕陛下被人蒙蔽,有辱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