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陆府的大门就集聚了许多的书生,陆宁还没有出门就得了几波下人的来报,门口的动静很快就被西府的人察觉到了,也派人来过问一番,陆宁正恼怎么处理此事,却见东宫来了人,唤他前去……
门口的士人堵着正门,其中也有看好戏的太子侍读,可随后他们也得了府中下人的来报,让他们速速进宫,说是太子殿下召见,他们自是高兴不已,他们虽为侍读,可是也见不了太子几次,如今有了机会他们自然自豪……
“那陆宁必也会被召见,到时殿下跟前,我等必为大家讨一个公道,看看他陆宁是真才实学还是无非偶成……”一众士人听闻太子召见无不羡慕,又知可得整词,心下也不想在此喧闹,何况陆宁也是要进宫的,故而也各自散去了,至于为诗诗的传话,自然无可奈何……八壹中文網
陆宁是从后巷的小门出去的,然后跟着东宫的人一路来到了慈庆宫,陆宁只见一青年正坐殿中,陆宁赶紧上前行礼拜见,赵阳见陆宁也是气度不凡之人,心中起了好感,虽说他的太子侍读不少,可是能有陆宁这般轩宇的却无几人,多是一些王公贵族之后来挂名的,并无多少学问,甚至还有一些品行卑劣之人……
赵阳见陆宁起身后说道:“既然你们都来了,我也有心请教你们一番,来人!赐纸笔!”
不等众人反应纸笔就出现在了眼前,这些太子侍读神态不一,有泰然自若的,有惊慌失措的,唯有陆宁狐疑不已,他在想赵阳的意图……
就在陆宁思考之际,有人出了声,“不知殿下此举何意?”
赵阳笑着说道:“我想看看各位的文采,当然也想请一些酒囊饭袋出去,我东宫可不是什么人都要的地方!”
此言一出,随即有几人便不情愿了,他们是靠着家里的背景进来的,本事没有多少,不过是借着这个身份行事罢了,若是也没有了这个名头,那在外面必然多有不便……
赵阳随即让人说了考题,而后便气定神闲的喝起茶来,当然他关注最多的是陆宁……
看着自己书写的三个字——破外敌,陆宁有些头痛,这是赵阳出的题目,他迟迟不肯下笔,赵阳见此也不免起了好奇,于是起身到了陆宁身边……
此时的其他人已经笔墨沾纸,当然除了一些无法下笔的;而陆宁抬眼看了赵阳一番,随后便是苦笑,赵阳也会心一笑,陆宁便下笔,笔停收纸,未等墨迹清干,陆宁便又抽了一张新纸覆上,在上面写出了定风波的下阙……
刚才陆宁的经过赵阳就在身边的,见陆宁收了笔,他便回去了,也无心在大殿之上,陆宁见状也离开了;还在书写的众人暗骂陆宁的狂妄,还有人嘲笑他的不知所谓和人情世故,就这样走了分明就是不给太子面子,还有人认为陆宁答不出什么,索性走了,没看到太子都是一脸失望的从他身边走开的吗?总之,大殿上的人都认为陆宁必被除去太子侍读……
两个时辰之后,赵阳回来了,脸上不见离开时的悲戚,可四下望去,已然不见了陆宁的身影,便开了口:“陆宁呢!”
一些好事者早就停了笔,见赵阳如此之问,便主动出来说道:“他在殿下离开后便马上走了!”
大家都在等赵阳亲自开口革了陆宁,他们心中各异,知道自己被除的也高兴,因为有人陪,而且还是之前风光无限的外廷第一人;有人为陆宁同情,不过也仅仅如此;更多的人是存着看热闹的心,他们更在意的是赵阳给他们的活路有多少……
此时还有一个人在奋笔疾书,此人便是吏部尚书的三子——章树,赵阳也注意到了,随后念及陆宁便又叹了一声,随即回了位置……
一个时辰之后,一众太子侍读立在殿里,静等赵阳的宣判,很多考卷他只是一阅而过,待到章树的考卷,赵阳才停下,看了一会儿说道:“小李子,拿着陆宁的给章树读读!”
章树心中疑惑,不过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接过,可随即就惊讶了,“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语毕,除了赵阳,满殿静默,之前欲看陆宁笑话的,此时也都没了想法,凭此定风波陆宁便可在京城有一席之地,“诸位比之如何?”
有些坦诚的人开口:“臣不如!”不过却是寥寥几人……
章树也道:“陆宁之阙虽出众,可此时却是不符殿下之题的,还请殿下定夺!”
赵阳抬眼看了众人,“看了大家的文章,无非是无稽之谈罢了,今天能入我法眼的就二人,一是章树,另就是离去的陆宁,其他人就散了吧!”说完就欲离开……
大殿里除了章树,其他侍读都炸了锅,嚷嚷着让赵阳给一个说法,可惜是没有人回应的,“章兄之才我们是没有异议的,可陆宁有何才学,凭什么他可以留在殿下身边!”
赵阳停了脚步,回过身来:“诸位要是能有他的诗才,我亲自登门请教!”众人这才偃息,可心中的怨气是没有去半分的,只觉陆宁更加可恶……
陆宁浑然不知慈庆宫的情况,他也做了最坏的打算——赵阳不会留他;太子侍读多是一些二世祖,他们才学没有,但是闹事的本事还是有的,于是大家出了东宫便直接去午门请罪……
到了傍晚许多士人见那些约好的太子侍读并没有回来,便托人去打探一番,方才得知午门之事,于是便去他们府邸告知,那些大人物便各自派人去午门,欲将他们叫回家……
午门事件终于在京城爆发了,赵阳听闻那些侍读这般闹事,他也是怒不可遏,不过当下他最要做的事情是去内廷向赵君请罪,安排一番之后他也赶紧动身,一路上,赵阳脑子想的都是陆宁写下的第一份考卷——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破!
这份考卷被赵阳毁掉了,陆宁已经看出他心中想法,这也是为什么他留陆宁的原因,同时他也认定陆宁不止表面这般,心中定有乾坤……
陈顺正给赵君讲午门外的事情,特别提到了陆宁,“陆宁在殿下的考卷里只作了半阙词,不过却是留在东宫当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