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器铸造作坊内,一名铸造的匠作让几名工匠将各自铸造的样品抱了上来,这两样东西是赵阳几个月前所画的手铳图纸和青铜炮。
本来早该来看看这两样东西的成果,但是回来后又被福建那边的事情给耽搁了,还好此时都已经搬到了这岛上,倒是方便了许多。
“大人,这是小的们按照您之前给的图纸铸造的东西,您看看东西符合要求不。”那名匠作稍微弓着腰站在赵阳面前指了指地上的东西恭敬的说道。
赵阳一看,除了那尊青铜炮是放在地上外,那手铳的零件则是用一个小木盒装了起来,这些人还专门对那图纸标上了编号,然后在那些包零件的紙上也标了号,对于这些人的工作赵阳还是比较满意,不由的点点头。
随后赵阳将那青铜炮仔细观察了一番后又抱起来试了试,估计重量大约有二百多斤重,如果上了战场挪动起来应该不会太难,既然是炮何不做成现代山炮的样子?
“恩,不错,这东西只是略重了一些,勇发,你马上召集几名木工来,待会咱们将这东西试过以后,让他们将这炮给装上轮子,还有你们铸造组的人给我好好想想。
这东西如果需要调试仰射角度,如何操作会比较方便一些,而且这门炮比我的要求要重一些,你们好好想想,在不减小尺寸的同时如何能将其造的轻一些,但是必须给我保证质量。”
“是,大人,我们这就回去商议一些如何改进的问题。”那名铸造匠作说道。
这时一名铸造工匠上前拱手说道:“大人,小的倒是有个建议,可以将这炮管的前端部分稍微做薄一些,但为了保证强度,可以在身多加几个铁箍,那样不仅是重量降下来了不少,反而能够增加炮身的抗爆性。”
想来这人还是动了脑筋,在古代的时候好多工匠喜欢墨守成规。
因为这手艺都是祖上传下来的,但是他们又不知道祖上为何这样规定,只知道从父亲或爷爷手中接过这手艺以后便不敢再改变其中的工艺,所以这样的工匠无疑是个人才。
“恩,不错,我们的工匠就是要有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但是任何的新东西没有经过验证他的可靠性以前是不能轻易改变它的生产方式,不过今天我要奖励你。
因为你提的这个方法非常不错,以后不管任何人只要能想出好点子,一旦可以改进我们的技术我都不会吝啬奖励,勇发,给这位兄弟赏银二十两。”
那工匠心中大喜,立刻跪下低头说道:“小的谢大人赏赐,小的今后愿意誓死报答大人。”
这事在工匠之中一传开,许多工匠都羡慕的眼睛都直了,此前听说过大人豪爽,原来还不相信,现在通过这件事情后他们个个都想得奖励,为此有一些工匠还专门讨论如何改进一些弩的质量和杀伤力,在工匠中掀起了一阵改良武器之风。
接着赵阳将那盒子中的手铳配件拿起看了看,其中一些圆角处已经被他们打磨的非常光滑,而且很多有标注结合部位也被他们上了一些动物油脂。
赵阳将些东西拿到桌案上大致的比划了一下后,很快就将这些东西组装了起来。
那些工匠其实完全不知道自己造的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当赵阳将这些零件神奇的组装起来后,他们才看到了这东西的真实模样,虽然不清楚它的用途,但既然是大人亲自设计出来的东西,作用肯定不小。
赵阳将组装起来的青铜手铳在手中耍了耍,随后,有将这东西朝腰间插了插,然后又摆了几个拔枪动作,感觉还挺顺手的。
从外观上看和影视中那些短铳好像也差不多,随后笑道:“好,你们不错,你们几个每人赏银二十两,哈哈,勇发,走,拉上这些东西咱们到外面试试去。”
......
那些工匠听闻自己也得到了二十两的赏赐后,几个人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但事实又摆在眼前,简直将赵阳当成了再生父母一样,赶紧下跪下恩,并且个个表态要誓死效忠。
随后一伙人拉上那门青铜炮直接上了射击场,为了安全起见,试射这东西几个人还是跟之前试社那小炮一样,填装后
人还是躲的远远的,只见炮尾冒出一股白色青烟后,赵阳也赶紧找了块大石藏在后面,眼睛却从石头缝中观察那青铜炮的发射情况。
“轰.......”
一声巨响,将整个山谷都震撼了,一些山间鸟兽顿时四散奔逃,当炮管发射时,炮管的后坐力将炮震的朝后退出了一尺多远才停下,差点没有将炮给掀翻。
不过再将目光转向发射方向二百米左右的地方时才发现,方才一片矮树都朝炮管发射的方向一边倒了,范围竟然达一仗有余,想必肯定是刚才发射所造成的。
“哇,主公,这东西的威力可就厉害了,这么大一片,要是在战场上的话还不像割麦子一样来吗。”李远跟随赵阳到那片矮树林看过后感叹到。
这当然是李远没有听说过割韭菜那个此,而他最熟悉的就是割麦子了,所有他用割麦子来表达这东西的威力。
“恩,确实不错,待会兄弟们都来试试。”
随后赵阳让此前选出来的那些炮兵骨干,一个个都来试试这炮的发射方法,当然眼前这东西的发射难度比之前的小炮要难一些,而且危险系数也要大一些,因炮管发热和严重,所以必须牢记发射次数,到了所规定的次数必须停下来冷却。
不过为了检验这东西的最大发射次数,赵阳让他们试验时一直连续不停发射。
每次发射完后都仔细检查一番,然后到炮身微微开始显出裂纹时才停止发射,并且让他们记下最大连续发射次数,此外还必须在三伏天和三九天也各自进行试验,得出最安全可靠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