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宋末枭雄 > 第四百六十八章 理学研究院

第四百六十八章 理学研究院(1 / 1)

而那些土迫击炮则是赵阳军中的远程武器,专门用来压制元军的回回炮或者对元军进行火力覆盖,甚至可以用来杀伤一些高官。

在这个信息化程度很低,传令基本靠吼的时代,斩首行动比起后世战争中或许更有效。

此时在刘虎前方五十步远处立有一块三层,每层约一公分厚的木板,木板有近五尺多宽,六尺多高,由于今日暂时不试射~精度,只需试射威力即可,在这个距离面对如此大大目标,刘虎果断扣动扳机。(古代一步其实是现在的两步,大约一米五左右,五十步大约七十五米”

“砰......”

刘虎手中的长枪在后坐力的作用下,微微向上仰起后吐出一条火光,随后后两端都冒出白色浓烟。

浓烟过后,一名士兵飞快朝那木靶出跑去查看结果,就当大家都拭目以待时,只听见那士兵对着前方喊了一声:“击中目标,三层木板全部穿透。”

“好,成功了,成功了,哈哈哈。”听到这消息后,苗礼紧绷的神经终于释然,竟然开心的大笑了几声。

随后他便注意到了一旁的赵阳,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赶紧将自己的行为稍微的收敛一些。

赵阳对于这结果当然是非常满意,不过这一枪却还不能代表成功,于是让刘虎再试了几枪,其结果也都能将三层木板穿透,于是便让士兵将木板移动到六十步再射

不过这次射击后,弹丸虽然有击中木板,但子弹却只穿透了两层,直接镶进第三层的一半木板内。

这一结果表明这枪的火药经过改进后,穿透较之前有所增加,已经达到了弓弩的有效射程之内,和元军的弓箭射程也有的一拼了,但是稳定性却要高出不少。

“好,六十步以内定能穿透鞑子的甲兵,快去,将木板移动到一百五十步试试。”

刘虎有些吃惊的说:“一百五十步,主公,这是不是远了点。”

毕竟这个距离步光是对于这个枪来说太远了,就连蒙古复合弓仰射也已经没有多少杀伤力,更别说是准度了。

苗礼也同样吃惊,刚刚才试了六十步,现在直接试一百五十步,这估计就是射中了也不见得能打进木板中去,心里竟然有些担心起来。

随着两名士兵将木板移动到了一百五十步的位置,那木板在刘虎的眼里已经成了一个小白片,毕竟在这接近半里地的距离,他是在是没有受过这中远程训练,心中也没谱。

“砰.......”

刘虎手中的枪再次喷出火焰,但随着报靶的士兵传来消息,木板好像并没有被击中,这下搞得刘虎心中一阵紧张。

“这,为何会不中呢,这.......主公,我......”

没有击中目标,赵阳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刘虎本来就是军中弓弩手中的佼佼者,但是弓弩有效射程也就在一百步左右,现在突然让他射一个一百五十步的目标,他如果还按照之前的方法射击,那子弹肯定没射中目标时就已经下坠了。

“刘虎,不必紧张,你将枪膛抬高一寸,再试试。”赵阳脸上波澜不惊,没有喜也没有忧,看不出喜怒的对刘虎说。

刘虎见赵阳并没有怪罪于他,便再次填装,随后按照赵阳的意思,再次扣动扳机,随着报靶员传来的消息,木板确实有被击中,但子弹只镶进第一层木板三分之一处。

得到这个消息,刘虎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没能穿透木板,但最终还是射中了目标,随后他们又试射了八十步和一百步的目标。

经过多次试射得出最终结果,遂发枪在不改变任何装置的情况下,装备使用粒状火药封装的纸壳弹,其射程后比之前提高了接近五分之一,火药稳定性也提高了不少。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实验得到了这火枪的最大数值,那就是在一百五十步时应对没有着甲的人还是有一定的杀伤力,虽然这这个距离已经谈不上什么精度了,但是如果采用密集射击还是有一定的效果。

这个距离刚好是山炮够不着的距离,迫击炮好像又太近了一些,如果此时将枪口抬高,采取仰射密集阵方式,依旧能达到一定的压制效果。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用清理枪膛了,填装速度提升了一倍不说,安全性能也提高了不少,完全不用担心枪膛没有清理干净而导致卡壳的显现。

不过赵阳也并没有因此满足,而是让苗礼进入下一个改进目标,那就是将弹丸和弹壳一体化,做成真正的的子弹,不过依然是只提供思路,其他的都有苗礼他们这伙人去钻研。

而对于枪作这边,纸壳弹成功后,他们也可以进入下一个研发程序了,那便是后装枪,如果这个东西弄成了,赵阳的火器又可以跨入一个新台阶。

但是此事也不能太急,饭还是的要一口一口的吃,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不过让赵阳最开心的并不是这火器的成功,而是随着赵阳广纳贤才,并且将自己的思路提供给这帮人去钻研,经过数年的努力,已经涌现出了不少的钻研能手,发明能手,甚至有一些人正朝、天文、物理和数学、化学方面发展,似乎已经出现了这一学术雏形。

为了吸引更多这方面的人才进来,赵阳而且还设立了赵氏奖,只有有人能够想出好的办法,或者研究出好的东西来,确实对现有的生产力活着科技有很大改观,经坚定批准后都可以获得这一奖项。

这一办法还真有效,不仅是早桃花岛中先前组织起来的那批搞研究的人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甚至还有一些不是华夏社的年轻人或者在这一方面有过研究的人也过来论证,希望能在赵阳这里得到一些好处。

这样一来,赵阳认为有必要成立这么一个机构,专门用来教学,研究和吸纳在这些方面有过建树的人进来为华夏社服务,因此华夏社理学研究应运而生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开医馆,你整成连锁? 大秦:我,斩出一条帝皇路 大军阀:从红警基地车开始爆兵 大明:从治好万历腿疾开始 朕乃始皇帝 重生六国之枪炮一统我要做始皇帝 东方帝国:铁血西北王 大秦:让你当内奸,你统一六国了 抄底大宋 青天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