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神探 > 第四百零八章 胸无点墨

第四百零八章 胸无点墨(1 / 1)

应天秦淮河畔的松月楼内,在二楼临窗的一个位置上,白慕廷正洋洋自得地吟诵出一首诗。这首诗,可谓是他平生的得意之作,如今在心上人面前微闭双目,摇头晃脑地吟咏而出,更是情真意切。

这首七言绝句诵完,他本以为可以得到顾诗筠的一句称赞。可是却久久没有听到回应。

他睁开眼睛一瞧,公孙修正直愣愣地看着他,眼神茫然地问道:“什么意思啊?”

再看顾诗筠,她出神地望着窗外,似是盯着那条秦淮河,眼神中略带着酸楚之意。

“顾小姐……”

白慕廷的一声轻唤,让顾诗筠醒过了神来,她脸上勉强一笑:“白秀才好文采。”

白慕廷得到了一声夸赞,心中着实欢喜,他笑着说道:“慕廷斗胆说一句,你我也并非初识了,顾小姐直接唤我慕廷即可,若还是叫什么白秀才白举人的,未免生分了。”

顾诗筠微微一笑,没有答话。

公孙修看着这一桌子的美酒佳肴,拍拍肚皮说道:“唉,我已经快要撑死了,若是况钟在此就好了,这一桌子菜绝对浪费不了。”

听到“况钟”二字,白慕廷的脸上掠过了一丝不快。

正在此时,有三五个人上了楼来。坐在白慕廷邻桌的那两个人起身迎了上去,两拨人相互作揖,“张兄”“王兄”“林兄”地相互称呼。

几人坐下来后,那白面书生先说道:“此番,张兄定然可以高中啦!”

那姓张的人连连挥手:“王兄此言差矣,张某自问无才无德,岂能轻易高中?倒是你王兄,诗文冠绝天下,依我看,这殿试三甲,当有你的大名呀。”

那姓王的白面书生说道:“张兄抬爱啦!”

二人正相互谦辞着,同桌的一位年纪稍长的人却叹了口气:“依我看,你们二位都能高中。只是如今朝廷迟迟不发榜,迁延日久,莫非这里头有什么内幕不成?”

这句话,令几人都沉默了。

而他们提到了此次科举,白慕廷也侧耳倾听。

只听又有一人说道:“林兄多虑啦,二月十五最后一场,你我亲眼所见呀,出了人命啦!听说因为这事,山西的举子都被传唤一一审问了。”

“哦,竟有此事?”

“那当然啦,听说死的那人是山西大同来的,好像是中毒而死。前不久,凡是乙字号房携带了水具的人,全都一一下狱,共有十八人之多呢。诶,祖兄,你就是大同人呀,你不是也被大理寺带去了吗?”

那姓祖的人几声苦笑:“唉,进得里面,生不如死。等同于在鬼门关走了一遭。那些在乙字号房的举子就更惨了。”

几人听罢,连呼侥幸:“哎呀呀,幸亏我不在乙字号房呀,否则……唉。”

有人提出了质疑:“不对呀,此案案发也有数日之久了,为何不见破案呢?”

其中一人似乎认得朝廷命官,他说道:“我听邵大人说,此案被皇上钦点,交给了大理寺,可是大理寺的陈大人办案不利,皇上便又叫了都察院一起帮忙。这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也算得一位干才,却也毫无收获。皇上龙颜大怒,将二人革职留任,痛骂了一番。”

“要说贡院死了人,也算是千古奇闻了。既然两位陈大人都破不了案子,那此案交给谁了?”

那人笑道:“说起来呀,这人是个籍籍无名之辈,姓况名钟,字伯律。如今,是礼部的一个主事。”

坐在他身边的那人连连摇头:“刘兄说笑啦,一个礼部主事,如何能查得此案?”

姓刘的那人说道:“对啊,我也觉得皇上这次用错了人了。”

这些人议论纷纷:“况钟,没听说过呀。”

“大理寺和都察院都查不清楚,他又能有什么手段?”

“两位陈大人被革职留用,估计这位况大人得被砍了脑袋!”

“哈哈,张兄所言不错!”八壹中文網

顾诗筠听他们嬉笑阵阵,看不起况钟,不由心头恼怒,走过去赫然说道:“你们几个笑够了吧?”

几人笑声戛然而止,都好奇地望着面前这位生气的美丽少女,其中一人咧嘴笑道:“都说着秦淮河畔艳名远博,今日一见果如是乎呀。”他站起来,手中端着酒杯问道:“姑娘在哪座青楼,花名叫什么呀?”

就见顾诗筠身后传来了一声:“叫你祖宗!”

那人尚未看清对方相貌,便见沙包大的拳头迎面打来,正中他面颊。这人翻身倒地,口鼻鲜血汩汩直流,就连牙齿都掉落了几颗。

其余的几个书生急忙将同伴搀扶了起来,他们仗着自己举人的功名上前理论:“尔等何人,竟敢在天子脚下撒野?”

“就是,我等皆是举人,抓你们去见官!”

“真是岂有此理,举人老爷你们都敢打!”

一时间义愤填膺,叫嚣不休。

顾诗筠冷冷望着面前这些人,朗声道:“你们给我记住,破此案者,必是况钟!”

一群人愕然。

凄冷的月亮悬在了半空,犹如锦缎上镶嵌了一块白玉。

况钟来到了应天大牢,他此次前来,是专程来找季甲的。季甲因为携带了水具,又因为与死者常景文相识,成为了重点嫌疑人。

他一见到况钟,便扑通跪倒:“大人,学生冤枉,学生冤枉呀!求求大人给我做主。”

况钟将他扶起:“季举人,快快请起,本官来此正是为了这件案子。”

二人并肩席地而坐,况钟问起了常景文其人。

季甲说道:“若说常景文,唉,那真是一言难尽,他乃是我们那里出了名的泼皮。只不过仗着家里老子有钱,常胡作非为。”

况钟皱起眉头问道:“可是,我在贡院见你与他交情不错呀,为何要这么说?”

季甲神情尴尬,说道:“大人见谅,我自幼家贫,不敢招惹常家。那常景文蛮横惯了,为了保全自己,我……我也只得故意阿谀奉承,不求从他那里能得到什么好处,只求他不欺负我也就是了。”

况钟心想,这天底下为富不仁的又何止大同的常家?

他问道:“常景文才学如何?”

季甲不由笑道:“大人您真会说笑,似这样的人,整日里游手好闲,又有什么才学了?”

他接着说道:常景文的父亲常青,乃是趁着太祖兴兵,天下大乱的时候囤积居奇得以发迹的。他恼恨自己因为胸无点墨,闹出过不少的笑话,因此便想让儿子常景文饱读诗文,光宗耀祖。

哪知道,身为家中独子的常景文自幼便被娇生惯养,哪里还是读书的那块料?只要一翻开书籍,他就昏昏欲睡,私会周公。

常青见儿子毫无长进,只以为是那些教书先生无用,不惜花重金请得了已经致仕在家的前大同知府骆大人出山,亲自教授常景文。

骆大人原名骆嘉,中过进士,也算得才高八斗之辈。可奈何常景文依旧习性不改。

况钟沉吟道:“既然常景文如此不堪,为何可以得中举人?”

季甲左右看看,低声说道:“大人,学生与你说了,你可不要说是我说出去的。”

见况钟点头应允,他这才悄声说道:“那常家在大同府只手遮天,又与以前的知府骆大人交好,我们私下议论,常景文的举人,只怕是买来的。”

“哦?”况钟大惊。科场舞弊,历来是大案。虽然常景文只是过了一个乡试,中了个举人,但此事若真如季甲所言,必然牵连甚广。

季甲接着说道:“常景文不过是个目不识丁之辈,焉能高中举人?想来是常青为了让其子有个功名,花重金贿赂。不过,大人,此事乃学生猜想而已,做不得准,大人明鉴。”

况钟沉思片刻,问道:“大同府除了你们二人,还有一人前来应考了。”

“不错,那人叫祖鹤。”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亮剑:我能拾取物资 亮剑:我,孙德胜,战神归来! 雄霸三国从贼首开始 我在亮剑倒卖军火 大明:开局大雪龙骑,祖父朱棣! 我,穿成武大郎,开局吊打西门庆 开局监国,祖龙懵了这是我大秦? 我,大明头号反贼 在贞观当王爷的我一直摆烂 一屁股坐死日军少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