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首相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几位寨老一脸狐疑

第一百九十八章 几位寨老一脸狐疑(1 / 1)

象州衙门前,细雨蒙蒙中,几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僮人在一大批丁勇的簇拥下,下了滑竿。丁勇等候在外,乘滑竿而来者,犹犹豫豫、疑神疑鬼、左顾右盼地走进了州衙。刚进仪门,知州和一个身着三品官服的官员就拱手相迎。

“州老爷,你叫我等老哥来,该不会是拿我等的吧?”领头的一个老者满怀敌意地问。

“呵呵,不是本州请诸位寨老,是本省藩台郭大老爷有请。”知州说着,向郭应骋拱了拱手。

几位寨老打量了一下郭应骋,见他俊朗儒雅,四方脸上总是挂着善意的微笑,老者内心的恐惧顿时散了大半,反而以咄咄逼人的语气道:“喔?大官,大官!丑话说前头,我等老哥先来探探情形,大兵在别处埋伏着呢,谁敢拿了我等老哥,大兵立马杀过来!”

“哈哈哈!”郭应骋大笑,“寨老多虑了,本官不惟不会拿了诸位寨老,还重重有赏!”说着,请几位寨老进了大堂。

大堂早已摆上了座椅条案,条案上除了茶盏,还放着各色时令水果,另有干果多品。甫落座,郭应骋就开言道:“诸位寨老,可听闻二十万大军要征剿古田?”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民若一反,官必来剿,就这么回事啦!咱广西自进了大明朝,就没过上一天消停日子,老哥我活了六十多岁了,这样的事,见多了!”还是那位领头的老者接了话。

“是啊,我广西绅民,委实可怜嘞!”郭应骋同情地说,“此番殷抚台奉旨征剿,就是为了让八桂绅民过上太平日子嘞!”

“哄三岁娃娃?”老者眼一瞪,“官府说话要作数,大象生来会上树!”话音未落,另几位寨老哄堂大笑。

郭应骋并不恼怒,和颜悦色道:“呵呵,难怪寨老不信。往昔官府委实有欺压百姓处。可国家要用钱嘛,只能从老百姓手里收。诸位寨老可能不晓得,比方说国库里一年收一百两银子,六十两得花在九边,防鞑子啊!时下朝廷正与鞑子商议着,以后不打仗了,开边贸了!如此,省下多少钱?还有,东边开了海禁,银子哗啦啦往回收嘞!国库里有了钱,老百姓遇到个饥荒年景,自然会免了税赋嘛!本官再知会各位寨老:时下朝廷加意肃贪,正月里朝廷大计地方官,一次就抓了十五个贪墨的藩台、知府、知县,还有,前任两广总督刘焘刘大老爷,就因为送京官二十四两银子的礼品,被革了职嘞!莫说贪墨,连吃喝也禁了,江西的一个藩台,因为吃喝,大计时也被革职了。诸位寨老看,这官逼民反的弊病,朝廷都在加意革除、整饬嘞!消停的日子,在后头等着诸位嘞!”

寨老们虽是似懂非懂,却也无言辩驳。

郭应骋又道:“再说这韦银豹老哥。当初他起来造反,或许是为官府所逼。可他成了气候,杀官吏、抢库银,这不是强盗所为?他盘踞古田,占山为王,不是绿林大盗?他盖宫殿、养僮勇,造兵器,不花钱?本官不信,他治下老百姓的日子会更好过!若诸位寨老寨子里出了这等反贼,诸位寨老视而不见?总之,此贼不除,我僮人不得安生!一旦剿除此贼,广西绅民,必能过上太平日子!”他突然提高声调,大声道,“此番朝廷集结二十万大军前来征剿,排山倒海,势如破竹,必一举勘平之!”他脸一沉,道,“奉劝诸位寨老,不要打错了主意,无端替韦银豹陪葬!”言毕,举起茶盏喝茶,边偷偷用余光扫视寨老们的神色,几位寨老小声用蛮语交头接耳着,人人露出恐惧、踌躇、不安的表情。

“诸位寨老——”郭应骋放下茶盏,脸上挂着笑意,“一旦剿平古田,方圆千余里,倶要仰仗各位守土,届时奏报朝廷,必授各位寨老以官,为朝廷守此宝地。各无主田亩,悉听寨老分配!”

几位寨老将信将疑,交换着眼色,郭应骋看出,他们已然动心,又笑道:“各位寨老,本官特意带了点银子慰劳诸位。”他一摆手,几名侍从麻利地端出几盘银子,分置寨老面前。郭应骋一指,道,“每位寨老二百两!此次邀而未到者,转告他们,两日内,随时恭候他们来领。”

几位寨老一脸狐疑,拿起银子急忙告辞,郭应骋拱手相送,却叫住领头的老者,道:“这位寨老请留步,本官有几句话要说。”

老者停下脚步,郭应骋走过去,低声道:“寨老,可否为本官引来五十名八寨僮勇,听从本官调遣?待事毕即回。每位僮勇先发银五十两,此后按日照官军士卒给钱,若殉职,照官军抚恤。”说着,亲自接过侍从递来的盘子,举在老者面前,“这里还有一百两银子,权作寨老辛苦费,请收下。”待老者收了银子,郭应骋又道,“古田收复,必奏请朝廷,授寨老土官之首。”

老者终于露出一丝笑容,点头道:“此番打仗,我八寨老哥约束各寨,绝不掺和!”他叹了口气,道,“打打杀杀,苦的都是我僮人百姓,若官军能不杀无辜,老哥我替僮人百姓给官爷叩头!”说着,就要跪拜,郭应骋拦住他,亲自送出大堂。

过了两日,郭应骋带着五十名八寨僮勇并一干侍从,喜滋滋地赶回桂林。

“抚台,安抚八寨事,已办理停当!”郭应骋一见殷正茂,就喜不自禁地禀报道,“五十名八寨僮勇,也已带到!”

“君宾兄辛苦啦!稳住八寨,则古田之羽翼剪除矣!”殷正茂拍了拍郭应骋的肩膀,欣喜道,“君宾兄带来的五十名僮勇,不妨以重赏诱之,命他们打入蛮贼内部,见机行事!”言毕,转向门外,高声道,“来人——!请俞帅、王参将,到节堂议事!”

须臾,早已在巡抚衙门候命的总兵俞大猷、参将王世科,就相偕进堂参见。殷正茂、郭应骋正斜趴在书案上,低头查看《广西坤舆图》,见二将进来,拱手还礼,摆手让二人也围拢过来,殷正茂把《桂林坤舆图》抽出放在案上,绕着“古田”用食指“漱”地一圈,随后一掌拍了下去,道:“合兵围剿,速战速决!”见三人不语,殷正茂边在舆图上用手比划着道,“官军八万加上广西、湖广土兵、狼兵六万,总计十四万,对外号称二十万,此番不以三厄岭为主攻方向,而要取强兵压境,层层包围,步步为营,次第推进,渐缩包围圈之战术!”

郭应骋指着舆图道:“古田石城仅有一条古道穿大峡谷而过。四周近百里倶为崇山峻岭。石城北十余里处,有一道绵亘二十余里的险关,谓之三厄岭,乃深山峡谷地带,仅容一骑,一旦进入,士卒隔绝不能相顾,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当年两广总督闵军门调集湖广、广东并本省兵马五万,浩浩荡荡大举征剿,在都狠隘与蛮贼接战,蛮贼佯败,诱官军入至三厄岭,埋伏的蛮贼从两旁的山上砍杀下来,官军死伤惨重,狠狈而撤。其后几次进剿,官军不是心存余悸莫敢深入,就是在三厄岭败退。至此,三厄岭被视为官军死亡之岭,迄未有突破者。”他抬头看了殷正茂一眼,“此番进剿,成败亦在三厄岭!”

“抚台,末将愿率一路攻三厄岭!”参将王世科道。

王世科是武状元出身,不惟能征善战,且足智多谋,他请缨主攻三厄岭,令殷正茂甚喜,但沉吟良久,却摆了摆手,从案上拿出一份文稿,乃是进兵画策,几个人围拢在一起,边看边议,不时修正一二处,议了一个多时辰方定案。

次日,百户以上武官皆一身戎装,齐集演武场,殷正茂着三品文官朝服,身披斗篷,腰佩宝剑,登上演武台,下达军令:“此番当分兵七路合围古田!以参将梁高、卢奇率一万三千兵马为一路,从东直插古田县城;以总兵俞大猷、参将王世科率一万九千兵马为一路,由东之永福县城方向,入龙坑隘,插入韦银豹老巢古底;以参将黄应甲率一万三千二百兵马为一路,从东南洛容县城方向,入三门隘;以都指挥钱凤翔率一万零九百兵马为一路,由东北临桂方向,入都狠隘;以副总兵门崇文率九千八百兵马为一路,由永福进总甫隘;以游击丁山率一万一千四百为一路,由南面洛容方向,进思管隘;以都指挥董龙率一万二千五百兵马为一路,由西部进风门隘;以都司鲁国贤率七千九百兵马,由洛容进莲塘隘。以上各路,当相互呼应,协调推进!”

殷正茂点到的武官,皆出列行礼,高唱一声“领命!”

“除以上七路外,再拨兵马,封锁蛮贼进出隘口、要道!”殷正茂又下令道,“都司李敞之领兵七百,截永福江道;守备金策领兵二千,把守怀远;守备王德茂,把守融县;都司张启汉,把守苏桥;参将马良汇,把守洛容;守备凌文明,把守义宁,湖广参将祝明,领湖广、贵州之兵防守邻近隘道。”

七名武将也出列行礼,高唱“领命!”

殷正茂抽出佩剑,对天高举,大声道:“此番征剿,诸文武当上下协心,将士用命,一鼓而下!有畏缩不前,贻误戎机者,本院必以军法严惩不贷!”

军令已下,殷正茂转身在一把高椅上坐定,前方不远处摆着一张长长的条案;条案上放着一排香炉,礼仪官一声高唱“焚香!”郭应骋、俞大猷代表文武,趋前焚香,双手举过头顶,对天起誓:“戮力共济,旗开得胜!”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亮剑:我能拾取物资 亮剑:我,孙德胜,战神归来! 雄霸三国从贼首开始 我在亮剑倒卖军火 大明:开局大雪龙骑,祖父朱棣! 我,穿成武大郎,开局吊打西门庆 开局监国,祖龙懵了这是我大秦? 我,大明头号反贼 在贞观当王爷的我一直摆烂 一屁股坐死日军少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