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琴很快就走到黑板前面,从粉笔盒里拿出一支粉笔,唰唰几下就把黑板上的题目给做好了。
“老师,我做完了。”
沈琴说完就直接回到座位上了。
秦老师看完黑板上的题目,全部都答对了,这几题他刚才都还没来得及讲解。
“很好,沈琴同学这几题都答对了,说明她刚刚并没有打瞌睡。”秦老师当即就表扬了沈琴。
随后,秦老师目光又看向李娜,语气很严肃的说道:“李娜同学,我希望你以后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不要老是占用上课时间来打小报告,你这样的行为简直就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你难道不知道时间是很宝贵的吗?”
李娜被秦老师这么一说,脸色立马就变的通红,眼眶里也挤满了泪珠。
她不明白明明就是沈琴上课不认真听讲,为什么秦老师不批评沈琴,却要批评她。
都怪沈琴,要不是因为沈琴,她也不会被老师批评了,李娜只顾着怨恨沈琴,根本就没看到,讲台上秦老师一脸失望的看着她。
秦老师原本以为李娜只是爱打小报告而已,人品还算是好的,可这会见李娜做错事不知悔的样子,顿时就对她的人品有些怀疑了。
他决定还是将这件事情跟杜老师说一下,让杜老师再找李娜的家长谈谈。
下了课后,沈玉琳又过来找沈琴了,不过这次她却是十分的开心。
“小琴,我真是太开心了。”只要看到李娜被老师批评她就十分的开心。
“行了,你也别太过了,还是抓紧时间学习,跟这样不想干的人一般见识,简直就是在浪费时间。”沈琴语气平淡的说道。
像李娜这样的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都是有的,所以根本就没必要为了这样的人而白白浪费时间。
“嗯。”沈玉琳用力点头,“小琴,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也能像你一样跳级。”
虽然学习很辛苦,不过为了能跟沈琴在一个班学习,她一定会努力的。
十一月二十一号是第一年高考的日子,下河村里准备参加高考的人,早早的就找李卫河开好了证明。
高考时间是二十一号早上八点,参加高考的那些人,在二十号上午就出发去县城了。
大清早,沈琴就看到一条长长的队伍从村子里出发,队伍里最让沈琴惊讶的是狗蛋的妈妈王淑芬。
她记得当初狗蛋他奶奶,为了拦着狗蛋他妈妈参加高考,还去村长家里闹腾过了。
看来应该是沈大宝说服了李大娘,这沈大宝果然是个疼媳妇的,但愿王淑芬考上大学后,能够记着沈大宝的这份情意,不要做抛夫弃子的负心人。
“小琴,你妈妈真的不参加高考了?”
就在沈琴暗自思索之际,段知青看到站在门口的沈琴,跑了过来。
“嗯,段姐姐,我妈妈说了要陪着我们,所以不参加高考了。”沈琴乖巧的回道。
段知青颇为遗憾的说道:“你妈妈不参加高考真是太可惜了。”
她相信若是陈玉参加高考的话,肯定能够考上大学的。
沈琴却并没有接她的话,不管妈妈做什么决定她都会支持妈妈的。
“段姐姐加油,祝你如愿考上大学。”
段知青点头,又跟沈琴道了声谢,眼看队伍走远了,段知青这才跟沈琴告别。
“行,谢谢你小琴,我一定会加油的。”
段知青跟沈琴告别后,就急忙追上了队伍。
高考是在县城举办的,一共是三天时间,因为是刚刚恢复高~考,所以参加的人特别多,并且年龄也是参差不齐。
二十四号下午,下河村参加高考的人全部都回来了,只是每个人脸上的神情都不一样。
时间很快就到了腊月,天气也越发的冷了,现在沈琴除了上学以外,其余时间都不再出去,每天都是躲在家里烤火。
刚进入冬天的时候,沈建军就从镇上的供销社里买了两个火笼,专门用来冬天取暖用的。
火笼的外形就像一个圆柱形的篮子,外面是用竹子编制而成,里面是陶土制成的大钵,篮子的两边装配上弯弯的拱桥状的柄,还配有一个圆铁丝编织的盖子。
农村里烧的都是土灶,每次做完饭后,灶里面还剩些没烧完的木炭,把木炭装进火笼里面,就可以提着火笼取暖了。
“妈妈,你在里面多装点木炭好不好?”沈琴抱着陈玉的胳膊撒着娇。
陈玉亲了亲她的脸蛋,笑道:“行,我给你多装点木炭,然后上面再盖上一层灰,这样拎着的时候就不会烫手。”
若是火笼里的木炭烧的太旺了容易烫着手,有时候不注意的时候,还容易把衣服都烫坏了。
“妈妈最好了。”沈琴不断的放着彩虹屁。
沈琴将装好木炭的火笼,拎了一个给正在写作业的沈萧和陆军他们,现在天气冷了,一直坐着不动的话,脚很快就冻的冰冷,有了火笼的话,他们可以把脚放在火笼上面烤着。
沈琴跟沈欣两姐妹共用一个,沈琴做完作业后,就在一旁教沈欣认字。
陈玉在一旁织着毛衣,这个时候的毛线也是紧俏货,寻常时候根本买不到,也幸好沈建军之前在县城混熟了,倒是能弄到一些毛线回来。
冬天地里的活基本都干完了,陈玉就想趁着有些时间,给几个小孩织点毛衣。
沈建军则去县城了,前些日子武大壮提出想要跟沈建军合伙做生意来着,沈建军当即就同意了。
现在沈建军时常就往县城跑去,好在有了自行车去县城也方便多了,就是大冬天的骑个自行车太冷了。
下午时分,沈建军从县城回来了,自行车后座上还绑了一大包的东西。
刚进院子,沈建军就招呼陈玉出去拿东西了。
“你这买的是什么啊?这么大一包的。”
陈玉来到院子,看着自行车后座绑着的那包东西问道。
沈建军将自行车支撑好,这才开始解开后座上的绑带。
“这不是快到腊八了嘛!我就买了些煮腊八粥要用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