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那山,那水,那人 > 第4章 变革讨论

第4章 变革讨论(1 / 1)

为了给儿子操办婚宴,也为了照顾到顾怜秋远嫁而来的心情。老太太拿出了自己房间,家里最后剩下的几块钱和陶支书那儿借来的一些钱,在乡里买了许多肉和糖果零食。

村里的乡亲也尽心出力,送来米油蔬菜,一切都显得那么匆忙,杂乱无序。

不过,徐共伟和顾怜秋的婚宴,也算是顺利举行了。宴席的地方,是在村公所边上的戏台子操办的,村子里就那块地方宽敞。

作为村支书的陶岩成,村里威望最高的他也担任了新人的证婚人。

传统的婚庆习俗跪拜礼结束后,新人来到老太太跟前敬茶。

“娘,您喝茶。”徐共伟满面欢喜地端了茶。

这些天,他的心情无不亢奋激动,因为他娶到了貌美如花的媳妇儿。

在顾怜秋敬茶时,众人的目光全全聚集到了她那里。和丈夫一样,她也恭敬道:“娘,您喝茶。”

顾怜秋的一声警语,终是让老太太这大半辈子的心愿了了。看到儿子终于成了家,今天在场的,除了徐共伟,最最欢心的便是她了。

等到夜幕降临,喧闹了一天的清水村也渐渐回归平静。

徐家的新房里,两个新人并肩而坐了许久。徐共伟除了侧过脸看新妻一眼,然后慌着移开视线。而妻子却一直垂着头,沉默不语。

“怜秋。”

“嗯!”

顾怜秋朝丈夫看去,却看到他抱起床头的新枕起了身。

“怜秋,我晓得在你心里还有个结。我这人笨,不晓得咋和你说。天儿也不早了,你也累了一天,早些上去睡吧。”

见徐共伟准备开门而去,顾怜秋满是疑惑的问他:“你去哪里?”

“我回我那屋睡,有啥事儿明天再说吧,你早些歇吧。”徐共伟冲她微微一笑,说罢,便开门离开了这里。

此时此刻,望着紧闭的房门,顾怜秋心里翻涌着一股说不明的感觉。

或许她不知道的是,经过几天的相处,徐共伟自然看出了这个比自己小许多的妻子,情绪一直很低。只可惜,仅仅读过小学的他,不知道该怎样安慰自己的爱人。

但徐共伟明白,自从见到顾怜秋第一眼的时候,他就爱上了她。他想和她白头偕老,他想呵护她一生,为她的余生遮挡风雨。

父亲的离世,自己又嫁为人妻,这些天着实让顾怜秋感到了疲乏。第二天她起床时,已经是九点之后。

老太太已经知道了儿子儿媳昨夜没有同房,但她并没有和顾怜秋提起。

“怜秋快去洗脸,娘给你盛粥。”

“嗯。”

顾怜秋应了一声,便走到天井边,在老太太为她打好的水盆里洗漱。

等到她在桌前坐下,喝了口南瓜粥,才发现没看见徐共伟的身影。

“娘,共伟出门了么?”

“他去做活了,玲儿也跟着去地里帮忙了。早稻熟了,队员们都得下地割稻。本来支书说给他放几天假,工分还给他记。那小子一早上和娘说叫娘歇着,他去替娘赚工分了。”

顾怜秋点点头,老太太给她夹了块糕,继续说道:“也没法,队里的活还是不能停下来,不然就没得吃食了。”

老太太的言语,顾怜秋是晓得的。各个村社的乡民,平日里都是以参加社里的集体劳动,每天记录对应的工分,每个月依照工分换取定额的粮食。

相对于大多四五口,甚至七八口之家的农户。徐家就三口人,母仨平日里吃喝也节省,再加上徐共伟偶尔上山捡些柴火到乡里卖钱贴补家用。家里虽算不上富裕,倒也算是安稳。

不过如今,随着顾怜秋的到来,家里也能多一个做活吃饭的人了。

徐家的黄土屋,是个占地不过百十平米的徽式小合院。东厢是老太太的,西屋是小妹文玲的,北边是两个新人的卧间。靠近大门处地厨间和柴间,院子中间还有一个露天堂间。

不过,任凭小院如何布置改变,堂厅里悬挂着一代伟人的肖像照,这是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会有的布置。

年近六旬的郑云月,骨子里对伟人,对党,对祖国充满了无尽的尊崇敬意。老太太每天早晨都会站在肖像前瞻仰伟人,这个习惯自从新中国成立一直维持到了现在。

八月,黄昏的一场暴雨,并没有带走全天的酷热感。相反,愈加给人沉闷的压抑。

徐共伟扛着农具和妹妹回到家,到厨屋里端起凉茶猛灌了一口。忙着炒菜的老太太,和烧柴的媳妇吩咐道:“怜秋,你回屋去给伟儿拿件换洗衣裳吧。”

“好。”顾怜秋应了一声,添完柴便起身往房间走去。

然而在经过丈夫的身边时,她察觉到一丝耐人寻味的异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能让丈夫的眉头拧到一块去了。

徐共伟天性散漫,脾气很好,可今天却变了样。直到上桌吃饭,他都没有主动说一句话。

不光是顾怜秋,老母亲自然也察觉到了儿子的异样。

常言道,知子莫如母,郑云月开口询问的第一句话,正应了徐共伟心里的糟心事。

“伟儿,你这是咋了?瞅你一脸没精打采的,是队里出了啥事儿?”

“玲儿,你哥这是咋了?”老太太又询问了一边的女儿。

徐文玲摇摇头表示不知道,顺便吐槽:“谁晓得他呀,回来的路上就阴着个脸。”

“唉!”徐共伟长长叹了一口气,紧接着望了眼媳妇。

“娘,您是不晓得,今儿陶叔领着大伙儿称粮。您猜猜,今年早稻的收成是多少。”

老母亲皱了皱眉,没有作答。

徐共伟伸出了三个手指头,情绪稍显激动:“今年比去年的收成,少了三千斤,整整三千斤呐。”

“我听陶叔他们议论,今年的收成,是咱们清水这六年来最少的一年。”

“是不是因为春天的大旱?那两个月几乎没下什么雨。”顾怜秋接过话茬,提出了自己的猜测。

固然有天气原因,但徐共伟似乎并不只有这个观点。

“这也是没得法,龙王爷不撒水,咱们这些农民也求不来。可我觉得,这里边儿还有大锅饭,记工分的原因。不管是卖力做活,还是偷闲,只要人下地了就有工分,到年除了交到大队的,最后村里大伙儿平分粮食。”

“就这样年头种粮,年尾分粮,谁还有心思花力气做活,反正只要人到了,就有粮食分。”

听着丈夫长篇大论的吐槽,顾怜秋呆呆地衔着筷子,有些不知所措。

不过坐在旁侧的婆婆,则是当场拍了桌子,起身欲打口无遮拦的儿子:“你说得这些是啥话,不怕闪了舌头。一块下地一块做活,这是因为团结。”

“团结有什么用?米饭都要吃不上了。”

徐共伟憨劲上头,没有理会母亲的情绪继续埋怨。

这下子可把老母亲惹毛了:“你要是嫌弃大队分的粮食,那就别吃了。”

“不吃就不吃!”

话音落下,徐共伟便使着性子扔下碗筷跑出家去。

眼看着丈夫和婆婆吵了起来,顾怜秋一时反应不过来,她努力在脑子里回忆,刚刚母子俩的对话内容。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将门嫡女:暴脾气贵妃不好惹 重生七零,改嫁小叔后我一胎三宝 长公主被病娇王爷盯上后 重生团宠:顶流女王她画风不对 救命!宫少,您夫人招招致命 病娇相爷的掌中雀 藏不住的事 惹火萌妻:总裁老公,别太坏! 七零:大佬带空间下乡后暴富养崽 养崽后被前任小叔缠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