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所选择的蛰伏,或许是对的,八十年代末至九一年末的这两年的光景。顾怜秋都仅仅是打理原先的桑蚕规模,每天的多数时间,都是陪护着付大娘。
方振国和李楠薇成婚,是在九零年的夏天。亲自赶回省城参加婚礼的顾怜秋,在和方振国的聊天中得知,他的生意也因为某些原因而陷入了瓶颈期。这更是坚定了顾怜秋暂缓创办合作社的想法,直到九一年年末的圣诞节,世界格局的剧烈变化。
终是促成了九二年,影响深远的南巡讲话。在肯定了改革开放对国家发展的推动,也为困扰已久的国人指明了重要的方向。
1992年春,已经完工一年多的乡道,也在去年正式开始了架设电缆线的施工。由于清水是整个乡最为偏僻的村子,所以年前停到黄塘头的也于年后才再次施工。预期的目标,是在你六月夏季到来前,实现七里乡范围内全体通电入村,使七里乡全域正式告别没有电的时代。
开年后,陶书记就领着村里的男人们,帮忙拉运电桩和电线去了。眼看着桑葚渐渐成熟,顾怜秋和王芳又开始忙于新一批的蚕宝孵养。
晚上,两个人刚扶着付大娘到房间里躺下,陶书记送来了一封方振国写给顾怜秋的信。
信封鼓的厚厚的,也不知道里面装的什么。
“该不会装着钱吧?可摸着感觉又不像。今儿信送来的时候,我还和他们开玩笑打了个赌,这信封里边装的是啥。”
在将信封递到顾怜秋的手上时,陶书记还冲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赶紧打开看看。
面对陶书记的反应,顾怜秋颇有些无奈地笑笑:“肯定不会是钱嘛,我也没和他提过钱啊!”
打开信封后,让所有人感到疑惑的是,顾怜秋从里面掏出了一张折叠了数次的报纸。在将报纸打开摊放在桌子上时,一张便签从报纸的缝隙中掉在了地上。
顾怜秋并没有忙于去捡,她的视线被报纸上第一版的内容所吸引。醒目的‘论南巡讲话明确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标题,以及版面上搭配的几幅照片。
而陶书记和王芳的目光,也纷纷聚集到了报纸上的那几张插图。陶书记的心情显得很是激动:“邓公到深圳去了?南巡呐。”
说话间,凑到桌子前的他,卖力却又小心翼翼地将报纸的褶皱地方尽量给它抹平。
顾怜秋看了眼上边的日期,嘟囔着应了句:“这是距离老人家南巡的时间,过去一个月的时间出的新闻报纸,应该就是对南巡期间的重要内容进行编总刊发的。”
与她所想的一样,新闻报道的内容,就是对一月下半旬,邓公途经武昌、深圳、上海等地巡查时提到的重要内容的解释和宣传。老人家提出了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的试,大胆的闯。
正如标题所写的那样,南巡讲话的重要意义在于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明确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推动力。
结尾处更是引用了老人家那一段满含深情的独白,谨以表达了受深圳人民,以及全国人民爱戴的人民领袖的崇高敬意。
“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轻轻念读着这段老人家熟悉的独白,陶书记早已是激动地热泪盈眶。他抬起粗糙的手,在皱纹沟壑的眼角擦拭了几下。
顾怜秋朝王芳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去扶陶书记坐着缓和一下情绪。而她自己则拿起方振国手写的那张便签。
便签上的内容并不算长,仅仅只有几十个字。
‘怜秋。打开我给你寄的报纸,认真的去看看上边的内容。等你有时间就到乡里去,给我打个电话过来,号码在便签的另一面。’
便签的另一面是他留下的座机号码,在她小心地将便签收到了口袋里,王芳也将报纸拿到了陶书记手里。
“怜秋姐,振国哥给你寄这些,是不是说明合作社可以办起来了?”
“应该是吧,这报纸上的内容,意思不就是对这两年的争论给了解释嘛。明天一早我就去乡里,给他回个电话吧,看看他怎么说。”
答复着她的疑问,顾怜秋侧身望了眼将报纸视若珍宝的陶书记。陶书记一个劲的强调,要把报纸带回去,贴在村公所的宣传栏上向村民们宣读一番,最后再用玻璃框裱起来挂在办公室的墙上珍藏。
他的打算,顾怜秋也是理解,老一辈人对这一块很看重,她也就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和方振国的通话,是在第二天的正午。也不知道他是在忙,还是在吃午饭,直到打了第三个电话的时候他才接通了电话。
一听是顾怜秋的声音,他也不多废话直接开口问道:“怜秋,那份报纸你认真看了吗?”
“嗯,看了。”
“好,最近这段时间呐,我也是忙着应酬,也顺带想了你的事儿。以前你不是说要搞什么合作社吗?你听我的,不要搞了,直接注册公司办加工厂吧。”
她听得一愣一愣的,说话的声音也不禁压低了许多:“你说办加工厂?那我倒是做什么啊?而且还得要一大笔钱。”
“钱的事儿你不要担心,到时候我会让薇薇去找你。至于做什么,你先前不是和我提过,浙南山区那边的丝绸嘛,你就搞那个。这个事儿,我和一些生意上的朋友聊起过,他们是比较看好丝绸的发展前景的。”
方振国的提醒,让她想起了陈老爷子当初赠送的一匹丝绸。顾怜秋也在此时来了兴趣,赶忙附和道。
“振国,我手上一匹丝绸的,以前陈叔叔送我的。你要不要瞧一眼,我回家剪一段下来寄给你看一下。”
“如果有的话,那你就寄给我吧。我这边呢最近也忙,没时间回去。你呢,就先去把丝绸的事儿确定好,等你准备的差不多了就再给我回个电话,我要是方便就回去找你,要是走不开我就让薇薇先去找你。”
“好,我知道了。”
“嗯!我这有些事情要处理,就不和你唠了,等见了面我们再好好絮。”
一阵仓促的通话,让顾怜秋有些发懵。都还没来得及说声再见,他就挂断了电话。
走出电报所的她,站在门口琢磨了好一会儿,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回村子了。至于陈琛那边,也是许久未见了,离上一次见面还是去年的夏天,丈夫徐共伟领着自己去参加陈叔叔六十岁大寿的生日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