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官员们又细品一番,更加觉得欢欣鼓舞。
没错啊,虚职是纯挂职,只拿俸禄,不干实事,当然也就不存在升迁的可能性。
于是免不了又得头破血流地跟那些泥腿子平民们一起去争那科举考试的席位,好让自家子弟能名正言顺地拿到实职。
可按轩辕宸现在的说法,到禁军里去打杂,却是有可能直接升迁的,连科考都免了。
要知道,有多少贵族子弟很是头疼那个科考啊,让他们读个书,简直像是要杀了他们一样。
别的不说,就英王妃那个侄子夏轩迟,不就是一战再战,直到今年才考出成绩来吗?
像夏轩迟这样的,甚至是远远不如夏轩迟的,在权贵子弟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如果有个途径可以让他们不用科考便能做官,他们巴不得呢!
“臣认为此议可行!”
有人开了个头,顿时一大片声音争先恐后地响起: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轩辕宸冷眼看着众位大臣争先恐后地表态,和龙椅上的轩辕寰交换了个心领神会的眼色。
“既然众位爱卿都觉得可行,那就按着十三说的,该裁的裁,该上的上,速速去办吧!”
轩辕寰直接宣布。
朱与义眼珠子一转,感觉自己还能奋力挣扎一下,于是趁机提议:“既然要增设新职位,那就需要人才,臣推荐石大力做殿前指挥使。”
“败得灰溜溜的东西,也敢肖想殿前指挥使的位置?”
轩辕宸直接开了嘲讽。
结果朱与义像是早就料到了这一幕,闻言立刻改了话头:“此人若不行,那还有高云良可用。高云良在武试中可是排名第二,殿前指挥使这种位置,必然是更加看重武艺的。”
他竟是在以退为进,主动引轩辕宸入网!
殿前指挥使,顾名思义,当然是武艺大于其它。
如果轩辕宸承认武艺的重要性,那就无法反驳他的话了。
思及此,朱与义不由得洋洋自得起来,眯着眼,惬意地等着看这回轩辕宸还怎么反驳。
连轩辕寰也很有兴趣地看了过来,想知道轩辕宸要如何接招。
轩辕宸只是淡定地笑了笑:“本王倒是有不同的看法。”
“哦?王爷请讲。”
朱与义表面客气,眼底却是充满了“我还你还能说出什么花儿来”的不屑。
轩辕宸却没看他,只是转向轩辕寰,侃侃而谈:“臣弟提议的这两个位置,一文一武,同为禁军大统领的重要辅佐,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要戮力同心,不给大统领使绊子,不搞内斗,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轩辕寰点头:“那当然,本来就是为了减轻大统领的负担而设的,要是没事自己先斗了起来,那不是正好相反,让身为大统领的人更忙了吗?”
“皇兄说得极是!所以臣弟认为,殿前指挥使的武功固然重要,但能不能与点检和大统领始终保持通力合作,能不能始终对皇家保持忠心,显然更重要一些。”
瞥了朱与义一眼,轩辕宸继续说道,“所以臣举荐王征为指挥使,姚沛为点检,皇兄以为如何?”
姚沛?!
他不是根本没参加过武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