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枝看着这么多人,赶忙把自己知道的全部仔细说了一遍。
底下听着的人纷纷表示震惊。
“这真的能吃?”
“从来没听说过啊?”
李村长在旁边有心想呵斥,又怕抢了县令他们的风头。
更怕把几人得罪了,可就没人教咱们这个方子了。
杨枝见人群议论起来,且声音越来越大,完全听不见自己的声音,眼神示意风二他们阻止一番。
也不知道风二他们做了什么,不过一息,人群就没有声音了。
有那忍耐不住,想要窃窃私语的,在风二他们望过去时,赶忙正了身子。
顿时表情严肃的望着杨枝,一脸正经八百的样子。
杨枝见状赶忙站在高处,“这个金银花除了自家泡茶喝,咱们还可以拿到药铺去卖,这可是一种药材。”
杨枝说完拿着藤帽里采摘的金银花给大家看,仔细教大家分辨着。
就怕这边有和金银花相似的,没毒还好,就怕遇上有毒的。
那就不是救人,而是害人了。
这时候李村长也站出来发言了,作为村长,这山里很多东西他都是熟悉的。
要说和这金银花相似的,也有,不过仔细分辨都能分辨出来。
“大家都仔细看啊,不能认错。”
杨枝几人都仔细交代,确定每个人都认识了,才放他们离开。
张县令望着离去的人群,有点忐忑的问着杨枝:“枝丫头,真没问题嘛?”
杨枝点点头,望着张县令布上惊恐颜色的脸庞,赶忙开口道:“没问题,大家都认识了。”
从墨风拿来的药草记录本上,杨枝充实了自己在这块的领域。
和金银花相似的也是没毒的,就算有人摘错,只要量不大就没问题。
杨枝这话让张县令放心下来,暗道这个热天就好过了,不用一天就要换好几套衣服啊。
杨枝对于张县令的心里想法一无所知,此刻她的重心放在了那大黄处。
拿着从李家村村民处借来的锄头,就开始挖起来。
一锄下去手上微麻,抖了几下才握住锄把,好在用劲儿不大,不然定是会摔个跟斗。
“枝小姐,没事吧?”风二低声问道。
杨枝摇摇头,继续手上的动作,这次用力更轻些。
手上一用劲就将地里的东西挖了起来。
顺手把锄头放在一边,扒开泥巴一看,“没错,就是大黄。”
杨枝放好这块,继续挖地的动作。
等把这块挖完,杨枝头上全是汗,好在这时候太阳已经西斜,没有那么炽热。
喝了一口水,等下只能找张县令帮忙拿回去了。
这边李村长眼尖的发现了,金银花是那个叫杨枝的丫头发现的。
所以下午空闲的时候就看杨枝做了什么。
这不,在杨枝挖了很多黑疙瘩的时候,李村长就凑过来了。
杨枝喝水解了渴,正准备去找张县令帮忙,刚抬头就看见李村长那沧桑的笑脸。
“李村长,可是有什么事?”
杨枝出于礼貌还是问了一声。
李村长不好意思的搓了搓手,最后还是问出口了:“丫头,这个也可是药材?”
杨枝一听,望了几眼地下,原来是这样啊!
这李村长真是个人精!
“没错,是的。”
李村长心里顿时眉开眼笑,都到这地步了,也没什么不好意思了。
“丫头,这药铺收吗?你能教给我们吗?”
杨枝点头表示同意,把那叶子拿过来给李村长。
“李村长,就是这个,你仔细看看。”
李村长接过去仔细看了起来。
这不就是大黄叶子嘛!
这都是太阳太炽热的时候,遮太阳的。
李村长不确定的问道:“那个枝丫头,真的吗?”
杨枝点头,很郑重的点了下头。
李村长还是不信:“这个叶子大,咱们都是当帽子用的。”
帽子?
哦,对,杨枝想起来了,这大黄叶子折成斗笠状,用根小木棍插在叶柄那,就成了帽子。
这样一戴,哪怕是最热烈的太阳,也能坚持用一天。
李村长见杨枝没有立马回自己,还以为是自己的反问起了作用。
是这丫头认错了。
李村长感慨,这什么事还是得多听听老人的,就听见杨枝婉转的声音。
“没错,就是大黄。”
李村长盯着杨枝,想确信自己没听错,最后自己合上自己的下巴。
这大黄,村里人家每家地里都有的。
而且这东西今年一挖,只要有根,不用怎么管,第二年又能长这么多。
这样不是每年都能卖钱吗?
这要是土地有富裕的,还能多种些了!
杨枝望着李村长那一脸的不置信,不待他发问,就点点头。
李村长脑子一愣,有点发昏,好在被人扶住,才没有摔倒。
风二扶住李村长到石头上去坐着。
杨枝赶忙把他手边的葫芦递过去。
“没事吧?村长。”
李村长这下是真的很抱歉,这身子是真不经用啊,这么大起大落的还真是受不了。
“老了,这情绪波动大了,也是伤身体啊。”
杨枝表示理解,毕竟人激动下也是会昏倒的,何况一天经历了好几次。
“村长,这大黄能用的是这个根,把它们切块晒干就可以了。”杨枝嘱咐道。
李村长连连点头,不放过杨枝说的任何一句话。
“你不用这么小心,我家住杨家村,有事可来寻我......最好还是去县上药铺问问。”
这李家村在中丰县,和下丰县隔着几天的路程,还是直接找药铺来的快,杨枝也就改口叮嘱道。
张县令他们看天色不早了,再不赶路,就只能摸黑走夜路了。
“李村长,这些你们可以先晒着,等过段时间,本官会再来查看的。”
张县令说完,招呼捕头准备离开。
去欣赏土地的杨义也回来了,脸上带着欣喜,也带着惆怅。
好在大家都忙着赶路,也就没管他是何想法了。
杨枝见不得杨义这样子,开解道:“阿爹,咱们地也不错了,产量多高啊!”
杨义听这话,在心中把自己问来的消息和杨枝说的对比了一下,心中也就释然了。
“你说得对,咱们以后也能有这么平整的土地的。”
杨枝记着这话,以后一定寻摸一块好的土地,送给杨义。
马车速度就是快,总算是赶在天黑之际到了县城。
城上士兵一番询问后,才放了几人进城。
杨枝对于这些步骤没什么不满,觉得这样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