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夏见田婶子忽然看着自己,吃着猪蹄的手一顿,这不是给大哥说亲嘛?
她打量自己做什么?
“阿夏丫头今年是七岁吧?”
“嗯。”
“听说阿夏丫头还会认字呢?”
“跟着二哥哥认了一些。”
听着魏二郎,田婶子顿时笑得更浓,这魏二郎可是有出息的,都考上鸿鹄书院了,而且要参加院试了。
往后还不得大富贵!
这二郎富贵了,那大郎还不得跟着享福,自己闺女嫁过去,也是有好日子过的。
田婶子是很满意魏家的亲事,她昨天也是央求小姑子好久,这才让小姑子同意,帮着说说这门亲事。
她们田家虽然穷了些,但也都是本分人家,姑娘更是养得勤快。
这哪有婆家不喜欢勤快的姑娘呢?
“阿夏丫头平常在家里可喜欢做什么?”
“你欢姐姐在家,可什么都做呢,洗衣做饭,还有农活,都是她帮着我做。”
“六七岁就开始做起来了。”
“这逢人见你欢姐姐,那都是要夸赞一句勤快。”
“阿夏丫头可开始做事了?”
魏夏听着,正要说话,李氏就笑着说,“我们阿夏最是乖巧,但孩子还小着,这些活儿,哪能让小孩子做。”
田婶婶脸上的笑容微顿了一下,见李氏给魏夏夹鸡腿,还给她擦嘴,心中有些不太满意。
这小妮子都七岁了,还让人照顾,那自己的女儿嫁过去,不仅得照顾丈夫,还得照顾小姑子?
而且李氏这么疼爱这小妮子,但凡闺女跟她有矛盾,那闺女可不得受委屈啊。
“大郎娘,姑娘家可不好这般娇养着,不然往后去了婆家,还不得让人说。”
“七岁也不小了,该做的活儿也得做了,哪有姑娘家不做事,手脚不勤快的?”
李氏看向田婶子,心中不舒服,但面上还是带着和气的笑容,“我们魏家啊,不讲究这些,姑娘养在家里,可不得宠着爱着,往后成亲生子了,可有得遭罪的。”
“何况,我们阿夏可聪明能干了呢,咱们魏家的日子能过好,那都是我们阿夏的功劳。”
赵氏坐在一旁,她脸上的笑容顿绷不住了,她可没有李氏的好性子,哼了一声。
她们魏家的闺女,自己宠着怎么了?
这个田婶子,闺女养得确实勤快,但竟然嫌弃阿夏?
阿夏长这么大,她们自家人都没有嫌弃,还轮到外人嫌弃了!
顿时也不藏着自己的生气,直接说,“这不是有句话,富养女儿,穷养小子,我们魏家向来都是最宠女儿。”
“六七岁的小孩子做什么农活,便是我们阿春,十三岁了,我们也是不舍得让她做农活的。”
“都还在自家呢,让闺女吃什么苦?”
“按照田婶子说的,这在自己家,就吃苦,去了婆家,还得做事,那姑娘家,岂不是从出生就得累到老?”
“那养闺女,就是让她天生的劳累命?”
“这……”
田婶子的面色僵了僵,心中有了些怒气,她不过是说了几句,又不是什么坏话,一个个都这样护着。
小姑子说这小妮子是魏家的宝贝疙瘩,还真是不错,竟然半分委屈都不让她受。
乡下人哪能这么宠爱闺女的?
那要是家里的活都不让她们的闺女做,那自己的闺女嫁过去,不得全都她一个人做了?
这可不成,怎么能让她闺女吃亏啊。
“话是这么说,但若是姑娘家什么都不做,别人家的女儿嫁过去,不得一个人做事,岂不是宠爱了闺女,委屈了媳妇。”
李氏是听明白了,这田婶子是担心她闺女嫁过来,受阿夏的欺负。
只是,她不明白了,既然这么宠爱女儿,还让一个姑娘家的手满是茧子,这一看,就是在家什么活都干。
所以这是只能在娘家干活,去了婆家,就享福?
“什么媳妇不媳妇的,我们家的孩子都小着呢,等有媳妇,也是后面的话。”
田婶子的面色大变,惊愕地看向李氏,这是什么意思?
刚刚不是还满意她闺女嘛?怎么又不同意了。
对面的大勇娘面色也是不好,她根本就不想帮着嫂子牵红线,因为她知道这亲事是成不了的。
侄女自然是好的,但嫂子一个劲地挑剔,一副不想吃亏的样子,还挑刺到阿夏丫头的身上。
早跟嫂子说了,魏家人最宠爱阿夏丫头。
偏不信,不然看着侄女能干勤奋的份上,这桩亲事还有可能成。
这下可好,只怕李氏连她都恼上了。
“好啦,好啦,什么姑娘媳妇的,咱们这桌子还坐着小孩子呢。”
“咱们吃饭,年夜饭嘛,就是要和和气气的。”
“瞧着阿夏丫头一直吃猪蹄,这可真是捧舅母的厨艺。”
“我还是第一次烧猪蹄呢。”
“我们阿夏丫头果然是伶俐体贴的,都会给舅母捧场了。”
二勇娘也是听出来了什么,忙笑着缓和气氛,又夸赞魏夏,不然要是让阿娘知道魏夏受了委屈,那定然要骂田婶子的。
连她们也要恼了。
本来也是,人家怎么养闺女,那都是人家的事情,哪轮得到外人指点。
这个田婶子也是糊涂人,魏家这么宠爱女儿,还能委屈了别人家的女儿?
不然这李氏赵氏她们的手还能这么白净,这一看就是没有做农活重活的。
再看看田婶子的闺女,还在娘家呢,这手啊比她手上的茧子都多。
她们家三花,她都是不舍得孩子干重活的。
田家闺女是好的,就是这田婶子,哎,这亲事成不了。
魏夏微微蹙眉,瞧着魏老太太和李氏她们的面色都不太好,也知晓这桩亲事不成了。
她轻轻瞥了一眼田欢,瞧田欢的面色染了些白,也不知道是被冻着的,还是什么。
但既然李氏她们都不喜欢这桩亲事,她自然也不会说什么。
她大哥的性子忠厚,比起腼腆的小姑娘,她觉得,反而大气活泼的女子更适合她大哥。
这还是第一天的年夜饭,这亲戚聚在一起,话题无非也是唠家常,那后面还会再有给魏大郎说亲的。
“真是气死我了。”
等吃完年夜饭,她们去了房里休息,赵氏就忍不住开骂,但想着这还是在杨家,到底还是忍着了。
“三弟妹,这不是没有说成嘛,下了餐桌,这件事情就不再提了。”
李氏虽然心中也生气,但以免将事情闹大,影响大郎的名声,所以这桩亲事,就当没有提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