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洛回想起了此前黑潮的耳语。 死气母体在消亡之际于宁洛耳畔私语,言称结局已然注定。 有没有一种可能。 这所谓的“注定”,不仅仅是指宁洛对太宇黑洞的无计可施,更是指代了那只横亘在太宇尽头的秽瞳? 这么一想...... 一切就都合理了。 黑潮不会做无意义的事情。 哪怕宁洛有亿分之一的可能修补地脉与太宇之间的裂隙,死气的母体意识都不该如此宣判望星界的终局。 它之所以可以那般笃定,望星界终将走向覆灭。 其实并非因由裂隙,而是因为,那只吞星种......甚至可能位于吞星种之上的诡影。 因为当宁洛与之对视,他无论如何都来不及获得与之匹敌的力量。 天命人,必败无疑。 宁洛站在黑洞的一旁,脚步忽而有些迟滞。 他感觉一切因果都已然明朗,所有的逻辑也都完成了闭环。 但是他还需要一个确凿无疑的证据,来证明他最终的判断—— 「太宇是高维空间,甚至超脱于所谓空间」 他需要证明面前的甬道绝非可以自选目的地的虫洞,而就是单纯的缺口。 当他从甬道中踏出,回首望星,便能够看见地脉界核的内膜。 这种事情...... 真的可能吗? 在此之前,宁洛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相信。 但是现在,他真的想到了那种可能。 会不会...... 所谓天地乾坤,压根就没有内外之分? “不对,不对不对不对不对......” 宁洛扶着额头,按揉着眉梢,思绪已然彻底混乱。 事到如今,他根本没法究明太宇的真容,甚至就连他对天地架构的理解,都已经不复自信。 空间。 空间到底是什么? 区区三维生物大谈所谓的十一维空间,显然是既傲慢又愚蠢的妄言。 但四维...... 四维是指由四条坐标轴确立的空间。 第四维并不局限于时间,也可以是其他任何能够用来确立坐标的轴。 宁洛先前一直是以维度的科学理论来推断寰宇的架构。 然而现在看来...... 科学,似乎并不能够解释太宇。 即便他甚至试想过四维空间的可能,试想过兴许还有时间维度的存在。 但是当宁洛此刻立于太宇的黑洞之前,他忽然明白,自己不该再套用旧日蓝星的概念。 这是个能够掌控乃至悖逆“因果”的世界。 它早就逾越了物理的障壁。 向前一步或许能够得到真知。 可万一没法回归望星界...... “没有万一。”
“死气既除,弥天锁阵的图纸也已然存留。”
“剩下的事情......” “白叔有能力解决。”
宁洛终于下定了决心。 白杨需要多久才能借助宁洛遗留的图纸,彻底了却望星界的后患? 宁洛不知道。 但至少有一点,他已经提前印证过了。 太宇和望星界之间,存在着时间流速的差距! 也就是说,宁洛并不需要,或者说并不能够在太宇中漫游多久。 当他超脱望星,原本冗长的时间轴便会骤然压缩! “干!”
宁洛瞳仁间闪过一抹厉色! 他攥着心口,心意已决。 “回不来就回不来,大不了去太宇里再溜几圈。”
“反正都是演算的幻景,反正用不了多久白叔就能达成完美通关的条件。”
“真要遇到危险......” “大不了自尽就是!”
宁洛想通了。 他对手可是白杨啊。 带白杨同行不就是图一个方便吗? 反正他自尽也照样能够回归,那大不了就让白杨赢呗。 毕竟是他亲手祓除的黑潮,纵使大意落败,评判上也无伤大雅。 说到底就是这么简单一回事,那他有什么好怕的? 想来还是那只秽瞳带来的心理阴影。 毕竟那种冥冥中的因果,似乎并非演算能够抹除。 加上太宇的未解之谜,所以宁洛对太宇深处潜藏的晦暗,心底多少总是有些不安。 但...... 大不了,就是死! 答案已经摆在面前,宁洛不可能再退却。 他需要那个能够推翻所有旧日物理的结论,去印证他最后的猜想。 所以,宁洛别无选择,唯有前行。 脚下泛起的涟漪顷刻间越过虚空的裂隙。 虚空的波动转瞬抚平,但身后的黑洞却并未闭合。 只不过是瞬息的功夫,宁洛的身形已然出现在黑洞的另一侧。 眼前所见的星河虽然并不繁盛,也不够瑰丽,但至少...... 那绝非他超脱之际,所见到的满目空寂。 而且...... 宁洛回身望去,却见那接连地脉与太宇的裂隙依旧矗立在他的身后。 甚至,当他环顾四周,入目所见却并非被地脉界核内膜裹覆的囚牢。 而是,一颗逆反的星辰! 乾坤仿若塌陷。 宁洛分明看到自己身后是一颗无比庞大的球体。 但球体的表面却拥有着比月球坑更崎岖千百倍不止的凹陷。 坑洞中满是漆黑的残渣,还余留着骨血的残迹。 从宁洛当前的视角来看,这的确比他以力证道时所见,更像是一颗耸立在宇宙中的星球。 虽然,有点丑。 但这里终归并非宇宙。 宁洛面色凝滞,嘴角上扬的弧度也僵硬得有些微妙。 该兴奋吗? 因为面前的场景的确彻底打破了他对“空间”的认知。 也彻底粉碎了宁洛对旧日物理的浅见。 甚至这颗耸立在太宇中的丑陋星球,足以让宁洛确信,他随时都可以回归望星。 但是...... 这异样的场面不仅不能让宁洛发笑,反倒是几乎要让他悲鸣。 “晦气......” “这也是望星,那也是望星......” “我,我我,我......” 宁洛懵了。 的确,理论的颠覆意味着正解的获悉,但同时也彻底推翻了宁洛此前的愚见。 天地乾坤的架构的确是天脉道海,现世凡尘,地脉界核三层。 但乾坤或许并非水泡,而且天地也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内外之分。 谁规定的,天就是外,地就是内? 现在看来,这些都不过是刻板印象罢了。 这份刻板印象的确帮宁洛走得更快,也远比其他穿越者走得更远。 不过...... 如今,总算到了该舍却它的时刻。 旧日的理论已经不再实用。 宁洛凝视着面前这颗丑陋的星球,总算对太宇有了个姑且粗浅的认知。 想来...... 可以将太宇理解为“薛定谔的多维空间”。 Xyz轴,长宽高,点线面,远远不足以标刻太宇。 甚至即便加上时空,也远远不够。 宁洛并不清楚,他现在立足的这片太宇,究竟该用怎样的坐标轴。 或许...... 是三维体系,加上地脉界核的坐标? 因为宁洛早先便从苏瑶口中听过,地脉界核的本质,实则是重要的“坐标”。 他此前一直没能理解这所谓坐标的含义,但现在,宁洛大体懂了。 那是一条独立的坐标轴。 太宇可以是三维,可以是四维,甚至可以拥有更高的维度。 它在世人眼中呈现出何种面貌,取决于那并不确定的额外坐标轴。 宁洛环顾四周,观察着周遭的景貌,心中忽然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渺小。 他一个堂堂飞升者,面对这片浩瀚恢宏的太宇,却仿佛沧海一粟,甚至还远远不及。 太宇究竟有多少重空间...... 他并不知道。 但至少,远远不止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