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不再直接一点。”宁星说。
第四天灾什么的,还是交给华夏吧,亘古可以拥有比第四天灾更好用的军团。
许组长疑惑地问:“什么意思?”
宁星说:“再直接一点,摒弃生物参战,直接利用所有数字生命组成的计算网络形成中控系统,然后由最高智能实时操控无数的战甲、战舰。”
“其中一切,人类都不参与,只负责战术制定和宏观调控。”
其实让每个数字生命单独操控一架机器人也是可以的,因为它们每一个都具备远超普通人的智力与算力。
但是那样就会导致一个问题,每一只数字生命都有自己的想法,在战场上这种行为会导致极大的资源浪费。
比如在一把枪足以杀死一个敌人的情况下,同时有十把甚至更多枪同时朝他发射,这就造成其他九把枪的资源浪费。
这个弊端普遍存在于生物战场之中。
但是如果有一个集群意识就不一样了,所有的信息都会被它一人收集,每一架机器人都可以被它精准操控,绝不会发生两把枪同时瞄准一个敌人的情况,除非一把枪解决不了。
这对于普通文明来说,是基本不可能解决的,因为这需要极其强大的运算力,极其强大的智能,极其强大的通讯手段,同时一切的过程中不能有人工操作。
因为人工代表着误差。
恰好,这些条件亘古都能满足。
数字生命的智能无须多说,它可以看作是人类的灵魂与计算机结合。
五十亿数字生命的组合,这代表着几乎无限的学习能力、运算能力、创新能力和人类永远也不可能比拟的精确度!
并且,它们组成的量子网络是非常庞大的,如果不要覆盖面积,而是一字排开,那么足足可以覆盖178亿5000万公里的距离!
如果只按照太阳系行星轨道来计算,那么亘古的通讯距离足以横穿整个太阳系都绰绰有余!
而这,也基本代表着亘古的最远作战距离。
话归正题。
在白星岁说出这个想法时,许组长瞬间陷入呆滞。
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人类参战呢?
数字生命的优越性已经在前面一个多月的研究中得以体现,论聪明,没有任何一个人类能够比得上它们。
最开始,数字生命只能辅助那些大科学家进行研究,但是很快,它们已经能独当一面,从最开始只能提供运算力辅助,变成了大科学家与它们讨论、合作!
虽然由于它们是生命,有自我思想,并不是每一只都喜欢搞科研,但这个比例在它们群体数量的支撑下已经极为恐怖!
这是一支科学潜力远高于人类的种族!
战争潜力也无可估量!
这让许组长不由得想起一种传说中的文明。
智械文明!
他们的生产力空前发达,只要有原料,就可以迅速将它们转化战力,制造出数以百万、千万计的战舰!
他们,将来有没有可能达到这一步?
许组长光是想到那个画面,就激动得浑身发抖。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
他立马拿起通讯器,拨出去一个电话。
“喂!是我,老许!通知太空工厂,立刻停止建造护卫舰上面的一切维生设备!没有为什么!待会儿开会中我会跟你们解释!”
啪嗒!
他挂断了电话。
许组长激动地说:“帝君,如果您的设想能够成功,飞船不再需要人工操控,那我们飞船的战力将提升很多倍!”
“我们第一艘护卫舰全长一公里,质量一百万吨,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空间都必须用来建造维生设施,否则人类将无法在上面生存!”
“但是现在,我们多出了这么多空间,我们可以用来建造更多武器,或者是储备更多能源,在跟同等级文明交战中,这将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之一!”
白星岁没有打断许组长说话,只是微笑着看着他。
能想到这些不是因为他科学素养多浓厚,只是因为他曾经看过的小说比较多!
“继续加油,研发几款适用于陆地战争的机器人,别的要求没有,只有一个要求:造价低!”
“其他部门、其他小组的研究报告我都看过了,综合来说,我们还没有在恒星系中大规模采集资源的能力,所以一款价格足够低廉的机器人对现在的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许组长摇了摇头,提出反对意见。
“我们现在没有必要设计战斗型机器人,当务之急,是召集工程院所有科学家,设计出足够多功能的工程机器人,然后制造出来让数字生命入驻。”
“再然后,替换掉生物工人,大幅度加快护卫舰的建设,只要有一艘护卫舰建造完毕,那么它就可以飞出行星,去恒星系中采集近乎无穷的资源。”
“再将那些资源建造成护卫舰,再由那些护卫舰去采集资源,如此滚雪球之下,用不了几年,我们的生产力将达到一个很恐怖的地步。”
“比如,在全面替换掉人工之后,只需要一个月,第一艘护卫舰将升空,半年后,第一千、甚至一万艘护卫舰将升空!”
“对于智械文明来说,限制他们发展的,只有资源!”
其实限制他们的还有创造力,在本书设定中,智械文明通常是某个正常科技文明灭绝后,所遗留下的人工智能发展而来,
这些人工智能在漫长的时间中,诞生了自己的意识,但是,它们的本质还是程序,所以不可能具备创造力,
只能无限地在当前科技层次中爆兵,靠数量碾压一切,然后掠夺其他文明的科技。
不过这一个限制对亘古来说不存在,所以也没必要考虑这一点。
白星岁说:“这方面,你们看着办就行,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就通过后台提交。”
他的确不怎么了解科技这方面的东西,不过他已经在抽时间学习。
在他学到一定地步之前,他的决定全都不能保证正确,所以他给科学院的权限很大——但不需要担心反叛之类的狗血情节发生。
因为科学院的顶层科学家全都被他暗中感化,没有感化的科学家也在被无处不在的数字生命进行监视,可以说,只要白星岁想,他可以说出那些人在哪一秒做了什么事。
不能怪他这么警惕,他实在不想再感受一次被背叛的感觉,这种感觉,有个几十次就够了,再多可能有点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