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皇后滟姜 > 第 26 章 一年

第 26 章 一年(1 / 1)

郑滟姜时常做梦,梦见自己浸在满是黑血和尸首的湖里。

头几回做这梦时,她会惊醒。但后来,她只“浸”着,静静望向四周。

醒来后,她闲极无事,便动手收拾所居的荒废殿阁。

这殿阁门楣上悬有一块旧匾,上书“慧心阁”三字。慧心阁高两层、每层三间,前、后皆无院落。

郑滟姜花了十多日将二层西间儿收拾出来,搁入自己的“卧榻”。

服侍的宫婢们见她极执着于清净整洁之所,便索性向孙氏求来扫帚、簸箕、抹布等物儿,供她使用。

总之,她有事忙着,她们这些宫婢便可稍减看守。

至六月末,慧心阁内已有了新貌——原来的蛛网、苔藓、落灰等尽皆不见。

虽地面和墙面仍是斑驳,但内室已然整洁、无有腐朽气息。

于是,郑滟姜又闲了下来。

一旦闲下来,她与名为随侍实为看守的宫婢只能大眼瞪小眼。

七月初的一日,郑滟姜突然对值守的宫婢道:“我无事可做,尔等亦被拖累。不若你们取一卷书来与我读,咱们两厢清净。”

两宫婢不敢擅自作主,遂在晚间换班后向孙氏禀告。

“她倒是个一心向学的”,孙氏叹道,“恶毒之人读书,可向善;懵懂之人读书,可启智。她虽是将死之人,但朝闻道,夕死可矣。与她读罢。近来陛下那儿多事,她这里不添乱最好。虽是读书,但仍要防她一时想不开,自我了断。”

宫婢们领了命。

所以,自七月,郑滟姜便有书可读。

起先,宫婢们拿与她的尽是些妇德、妇礼的书卷,于是她对宫婢们道:“我知晓我的处境不妙,十有八九逃不过一死。我这样的事,不知前朝是否有旧例?不若让我读一读史籍、寻上一寻,真到了死期,亦能安心。至于妇德、妇礼等卷,我已疯了,还读它们做甚?!”

宫婢们又如实向孙氏禀告。

孙氏沉吟半晌儿,自言自语道:“她有这等见识?!怕······不是有诈······?”

宫婢们不敢答。

“明日先寻一卷与她。”孙氏吩咐。

第二日一早,郑滟姜便得了一册史籍。她爱不释手,慢慢翻阅。

两宫婢在旁细细观察她,晚间再至孙氏处禀告。

一连半个月,郑滟姜只临窗席地而坐,静静翻阅书卷。有时她也会起身,从上到下地再把慧心阁收拾一番、不落尘埃,再拾起书卷。

渐渐的,孙氏和值守的宫婢们皆觉得她不多事,所以每日一早送书与她便成了惯例。

日子一过,便到了年底。

从七月到年底这半年间,季氏的龙凤双胎先降世,季氏一举成为皇长子、皇长女的生母,太后赵娥亲颁懿旨,晋季氏为昭容。

然而,诞下皇次子的杜氏,却未得晋封、仍是掖庭罪眷身份。

贵妃沈氏又怀了身,而德妃张氏、昭仪刘氏亦各有怀。

太后赵娥欣喜之余,立即传下懿旨,定于来年元月为天子遴选嫔御。

若搁在以往,对于送女入宫为嫔御事,许多高门望族多为观望——谁知他周行异的皇位能坐到几时?!

可眼下已大不相同!

九月,龙凤双降现大吉之兆。

十月,皇长子、皇长女满月之日,禧灵山开山行祭、盛况空前,鹤奉师亦亲自提笔写下一万道吉符,民间一时争相求拜。

还是十月,先是东三镇叛乱、继而西三镇叛乱,正当高门望族坐看好戏之时,天玺帝点出身边虎贲骑领兵平叛。这些未曾试炼的寒门武将仅用一个月,便将东、西三镇叛乱尽数平灭。而传闻中的始作俑者郑晖却下落不明。

十一月,天玺帝的饮食中接连三日出现剧毒。十一月末,内廷处死了百余听命于太宰府的宫婢和内侍。

十二月,称病不朝长达九个月之久的郑太宰忽然死了!

且死于自家府宅!

郑之焕怎么死的?!高门望族之内、市井田园之间,众说纷纭。

有说他是被毒死的——郑太宰吃那药,简直伤天害理!人神共愤!若有有心人在那药里添点儿别的,可是轻而易举!

有说他是死于大泄身——已过了耳顺之年的郑太宰娶小妻不说,他与府里各院不清不楚的传闻亦早有流传!

还有说是当今天子遣了刺客,趁夜黑风高跳入太宰府内、一刀捅死了郑太宰!

无论如何,郑之焕死了。

入殓时,从沈暨开始算起的朝堂臣子各个都前去吊唁——金丝楠木棺里躺着的,确是郑之焕没错!

出殡时,天子特意点了亲信虎贲骑举着“忠君重臣、千古缅怀”八个烫金大字走在最前。

天下人都在看。

特别是得过郑太宰恩惠、惶惶不可终日的那些官与吏亦在看——那八个烫金大字于他们,权充做定心的药丸!

至天玺十一年正月,天下太平。

然而,郑滟姜对这些一无所知。

她似被忘记在了蓬莱洲上。

每日里她只与书卷为伍,强健身体全靠跑上跑下收拾慧心阁。因入冬后需许多炭火,她便索性自己搬运。待自己的搬运好了,她再帮孙氏等人搬运。

行止与一班宫婢无异。

孙氏将这些看在眼里,不禁对她生了一丝怜悯。

仅仅一丝而已。

毕竟太宰死了,皇后也快了。

然而,仿佛天玺帝真将他的这个皇后忘到了脑后。

元月选妃,一下子入选了十五位女子——鲜花丛中过,应是极逍遥的。

至五月,又有五嫔御怀身。

而皇后仍在蓬莱洲上活得好好的。

五月二十五日傍晚,孙氏请皇后同用晚饭。

“皇后娘娘登蓬莱洲一整年了。”孙氏先叹道。

“今日是五月二十五日?”自登洲岛,时日一长,郑滟姜并不知日月。

“今日是五月二十五日。”孙氏应道。

郑滟姜沉默不语。

她如今不做那个梦了,但偶尔闭上眼睛,还会想起来。

“娘娘翻阅了这么久的书,可有所得?”孙氏不过一问。

可听在郑滟姜耳中,却是试探。她思忖良久,决定博上一博,于是缓缓道来:“对后妃事,史籍所载有褒有贬。利天子利天下者,褒。损天子损天下者,贬。我百年以后,如有幸载入史籍,切望是褒赞。”

孙氏未料皇后如此说,但听她所言是话中有话,所以道:“微臣愿闻其详。”

“陛下必将载入史册,而我忝居陛下发妻之位。忆往昔,我于陛下于天下无寸功,若放眼前方······我若平安离宫、让出皇后位与陛下心仪之人······于陛下名节上也算寸功。”

“娘娘希望微臣将此话传与陛下?”

“陛下事忙,典执事多,而我不过蚁蚧之人。但若有机缘,还求典执代为转圜。”她应答得不卑不亢。

她多大?孙氏突然想。

十六。哦,对,十六了。

但看面相,仿佛二十出头——脸上竟无丁点稚气。

但不管如何,她能说出这话······实属意外!

“可······国史馆的官员们应记载皇后娘娘疯了······”,孙氏故意一说。

“疯······是疯,良善是良善。”郑滟姜答。

晚饭毕,孙氏登上小舟,由亲信宫婢掌桨,悄悄登岸、前往弘华殿——昨日,天玺帝亲写了秘谕,传孙氏今晚觐见。

孙氏见到天玺帝,本想执礼,却被他拦下。

“典执于朕有养育辅佐之功,算半个母亲。所以见朕不必行礼。”

“微臣理应执礼”,孙氏叹道,“一是微臣许久未亲见陛下,如今见到,欣见陛下又长高了、又结实了许多;二是微臣恭贺陛下皇三子降世,昭仪母子平安。”

二人分上首、下首坐定,天玺帝又屏退一干随侍在侧的人。

“朕知晓典执那里人手紧,但别的人朕实在又信不过,这一年辛苦典执了。”天玺帝先开口。

“微臣本也担忧在人手不够上头,不过这一年来一切顺遂,皇后并未多事。”

“朕本想着长则一年,短则半载,便为典执去掉那个累赘。可眼下······怕是要劳烦典执再耗些心力继续维持。”

“这件倒是小事。只是微臣冒昧问一嘴······为何?”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靠直播火遍星际 复空纪 莫名其妙的喜欢 穿书六零:带着医药系统报效祖国 姜队她不解风情 和离后,我成了病娇王爷的掌心宠 南风吹过有晴天 嫡女带黄历重生后杀疯了 复活后,鬼王他天天找我玩偶遇 我在地府挑大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