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翰林院修撰,职责是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以及草拟典礼文稿等等。方秉昱从进入翰林院开始,就一直兢兢业业的做着这些事,整整做了三年。
直到三年后,皇帝生了一场重病让太子监国,从此退居幕后只偶尔来上一次朝。太子监国颁布的第一道政令,就是将方秉昱调到工部任职。那些以为方秉昱只是昙花一现的人,纷纷被惊掉了下巴。
太子从三年前殿试的时候,就在心里将方秉昱挑选为自己人,只是他当时的权利还不够大,所以一直等到了现在,才让方秉昱去到实权部门。
工部主要掌管各种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等事务,方秉昱所擅长的民生政策也让他在工部如鱼得水。有了太子的支持,当初他所畅想的一切都在一一实现。
在工部的这三年,他做了几件大事,彻底让朝中官员对他刮目相看。首先是改进灌溉技术,提高粮食产量,让百姓们不再挨饿受冻;然后又在全国各地主持修建了水坝,大大减少了雨季的洪水灾害;最后是修整官道和开通运河,完善了全国的交通网络,促进了各地的交流互通。
他所做的这一切让大家看到,这位状元郎不是只会写文章,他还会事必躬亲地为百姓为国家做实事,太子也对他更加的欣赏和信任。
之后,为了让文武百官对方秉昱更加心服口服,也为了他将来更有能力辅佐君主,太子又将他下放到了边疆的一座小城。
这座小城位于京城北方,常年干旱,水资源匮乏,庄稼更是颗粒无收,还经常刮起沙尘暴,百姓们苦不堪言。方秉昱来到这里后,先是种植了一批耐旱植物,用于防止土地沙化和阻挡沙尘暴。然后又修建了水库,用于储存雨季降水,并指导当地百姓循环用水。
四年之后,曾经一片荒芜的贫瘠之地,在方秉昱的治理下,渐渐变得绿树成荫,庄稼收成也在不断增多,就连沙尘暴都已经很久没来光顾了。
就在这时,京城突然传来消息,说是皇帝身体日渐衰败,太子传下调令,让他尽快赶回去。方秉昱带领一众手下,在百姓们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向京城出发。
距离京城还有三日路程的时候,恰逢方秉昱二十九生辰,本来他并不在意,却突然想起师父留给他的锦囊。他从众多行礼中拿出了一直陪伴他的木箱,从里面取出暗红色锦囊,打开一看,却变了脸色。
“东郑二十六年九月初九,大皇子郑君越谋反,太子贴身侍卫被收买,太子郑君泽最终死于侍卫剑下。”
九月初九不就是明天?!方秉昱也顾不得修整了,立即决定连夜启程回去。一路上他快马加鞭,也不休息,手下的人很快就体力不支跟不上他,没办法他让手下在后面休息好后动身,自己先赶回京城。
等他赶到的时候,天已经蒙蒙亮。城门已经被关闭,里面的打斗声叫喊声不绝于耳。他现在不确定城门上驻守的是哪方人马,远远看到城门关闭的时候,就策马绕弯来到了宫墙后山。
从宫墙翻进去后,方秉昱将灵气灌注在脚下飞奔向金銮殿。此时宫内也是一片混乱,宫女太监四处逃散,各宫主子也将大门关闭,祈祷着这场叛乱不会波及自己。
以往这个时候,正是上朝的时辰,但是方秉昱赶到太和殿,却发现众位大臣都被看守在殿内,原本应该坐在龙椅右侧监国的太子,却早已不见踪影。
站在太和殿门口的侍卫见到方秉昱,立马拿刀架在他脖子上,问到:“你是何人?来这儿干什么?”
“大人,我是大皇子安排在威远将军旗下的探子,威远将军已经快到城门了,我是来报信的,您快放我进去见大皇子。”
方秉昱和太子常年写信联系,自然知道威远将军赵虎是太子阵营的人,只是赵家军驻守在京城郊外,大皇子谋反的又突然,这会儿可能正在赶过来。
“信物。”
“大人,我来的匆忙没有带鱼符,要不你派个手下跟我一起去找大皇子,我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如果我骗了你,你大可以让你的手下杀了我。”
太子鱼符是玉质,亲王鱼符是金质,方秉昱当然不能拿出来。但此时还不能直接和他们起冲突,先找到太子要紧。
那侍卫将信将疑的收起了剑,吩咐旁边的手下:“带他去见大皇子,如有异常,立即斩杀!”
“是!”那手下将方秉昱的一只手押在身后,带着他去见大皇子。
两人从太和殿出来,走过中和殿、保和殿,一路往乾清宫走去。乾清门也已经由大皇子的人接管,押着方秉昱的侍卫和门口的人交代了几句,他们俩就被放了进去。
进入乾清宫后,驻守的人大大减少,方秉昱趁着侍卫不注意,反手将他打晕,又把他拖到角落里换上了他的衣服。
终于走到乾清宫门口,里面传来了大皇子的声音。他怒吼到:“快点写!你要是不写传位诏书,你最疼爱的儿子就会死,你可想清楚了!”
“你!你这逆子!”老皇帝拖着病弱的身体怒骂郑君越,但就是迟迟不肯动笔。
方秉昱悄悄摸到墙角,推开木窗的一条缝查看里面的情况。老皇帝被郑君越押在书桌前写传位诏书,书桌上是一张空白的圣旨。而太子则被自己那个叛变的侍卫用刀抵着脖子,跪在书桌前。
“写啊!”郑君越又一次吼到。
老皇帝悲凉的闭上了眼睛,终于颤颤巍巍的拿起了笔。
“父皇!不能写!就算我死了,江山社稷也不能交在这种人手里!”
“你给我闭嘴!孙武,动手!”
孙武接到命令,挥剑就要砍下,然而却突然被人踹在了肚子上连连后退跌倒在地,手中的剑也被夺了过去,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只觉得脖子一凉就咽了气。
方秉昱连忙将太子扶起来:“太子殿下,您没事吧?”
“我没事。”
“您先在旁边坐着,其他的交给我。”
“好。”
“你又是谁?”郑君越看到孙武死的那么干脆,有些慌了。
方秉昱没回答他,直接挥着剑就迎上去,郑君越身手不错,对上别人或许还有一战之力,但是对上方秉昱就不够看了,勉强接了几招就败下阵来。
方秉昱扯下他的衣服将他的手脚绑起来,又堵上了他的嘴,皇帝和太子终于松了一口气。
“秉昱,还好你及时赶到了。”
“陛下,太子殿下,现在外面全部都是大皇子的人,只凭我一人恐怕难以对抗。威远将军离京城不远,现在应该已经接到消息正在赶来,我们就在这里等着,有人闯进来我还能应付。”
“行,听你的。”
三人就在这里等着,郑君越的侍卫都在乾清门外,现在里面的情况他们并不清楚,也没有进来查看。
半个时辰后,门外突然传来激烈的打斗声,很快又归于平静。方秉昱来到门口,手中握着长剑,准备随时应战。
“陛下!”一道粗犷洪亮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是赵虎!
“陛下!请恕臣救驾来迟!”
三人顿时放松下来,开门和赵虎会面。外面的叛军已经被赵家军击杀,之前被贴身侍卫蒙蔽的南北御林军也已经赶了过来,正在清除余孽。
这一场叛乱,终于平定下来。
自此以后,老皇帝退位,太子正式登基为帝,延续了东郑王朝。而方秉昱也成为了新帝眼前的红人,年仅二十九岁就被封为宰相,开启了将近二十年的宠臣生涯。
东郑三十六年,方秉昱三十九岁,南方突降暴雨,雨势之大前所未有,这场暴雨过后,瘟疫爆发,百姓哀鸿遍野。
方秉昱打开了第二个土黄色锦囊,里面是一张药方,他连忙叫来府上的郎中试着配药,其中几味药还废了不少精力才找齐。药终于配好且确认无毒后,方秉昱又亲自南下,试着将药发下去让百姓们服用,没想到这药真有奇效,不过一个月时间,服了药的人就痊愈了。于是方秉昱又加快配药速度,发给更多人,不过三个月就将瘟疫控制下来,他又一次立了大功。
东郑四十六年,方秉昱四十九岁,皇帝五十岁。如今的方秉昱,说一句权倾朝野都不为过,很多新入朝的官员都是他的学生。或许是因为年龄大了,皇帝最近经常梦见当初方秉昱来救他的情景,他的身手比常年练兵的郑君越还要好,这让皇帝担心不已。而且方秉昱只比他小一岁,如今却还像二三十岁似的,容貌年轻俊美身体也非常健康。皇帝越想越难受,每天看着方秉昱脸色阴沉。
方秉昱也不迟钝,他能感觉到皇帝对自己的不安和厌恶,于是又打开了第三个锦囊。锦囊里是一颗药,旁边是一封说明信,信上说这是假死药,服下之后会毫无生命迹象长达十二个时辰,药效过后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损伤。
方秉昱挣扎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假死,反正这朝堂已经没什么好留恋的。方秉昱死后,皇帝情真意切的难过了一阵子,然后将他封为安乐侯,从此也安了心。
假死脱身之后的方秉昱悄悄回到了幽州城,在桃林对面的竹林开了一家学堂,做一个平平凡凡的教书先生。
如今的桃林很繁华,几乎方圆百里全部都是女子在经营的产业,除了“桃林私房菜”,还有“桃林绣坊”、“桃林书画院”、“桃林成衣坊”等等,俨然成为了一个商业中心。
而这些经营者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她们曾经的命运都非常凄惨,有的因为生不出儿子被婆家赶走;有的在富贵人家被打骂致残然后丢了出来;有的是在灾害中流离失所的孤儿……但是自从她们遇到木夫人,一切都改变了,没有人再轻易作践她们,她们也有了自己的事业,每天都过的无比快活。
方秉昱就这样,在竹林里教书教了五十多年,林溪也在他对面的桃林守护了他五十多年。虽然修炼了逍遥功法,但是此界灵气稀薄,再加上方秉昱起步晚,他的生命终究还是停在了一百岁。
临死之前,方秉昱叫来徒弟,让他去请对面的木夫人过来一趟。
木夫人一进来,他就笑了:“你来啦?”
“嗯,你想见我?”
“是啊,我想见你,想了很久了。能不能让我再看看你真正的样子?”
林溪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时候认出了自己,但是想到他快要离开人世,手一挥就露出了真面目。
“你……还是这样美丽……林溪姑娘……还有……师父。”
“你都知道了?!”
“嗯,我也不笨呐。”
方秉昱抬起了手想要碰碰她,林溪也抬起手和他握在一起。
“林姑娘,小溪……我知道你是天上的仙子,这一生我不敢奢望与你结成夫妻,但是在竹林守了你五十多年,我也满足了。谢谢你,不管是林溪还是师父,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尽心尽力的帮我,但是…真的谢谢你。”
说完这些话,方秉昱彻底没了呼吸。
同时,林溪脑海里传来团子的声音:“叮!守护方秉昱一生顺遂已完成。帮助这个时代的弱势女性已完成。恭喜宿主!”
木夫人亲自主持了方秉昱的葬礼,在他死后还专门请了有名的先生,继续将竹林学堂开下去,后来竹林学堂越做越大,慢慢形成了一家书院。而后世著名竹林书院,第一任院长,就是方秉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