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
林桑看见了,是有一条很肥的蛇在他们几米开外。她不确定有没有毒,看着应该是金环蛇。
他们今天登的这座山虽然不高,但除了扫墓平时没人来。这都清明了,蛇虫鼠蚁是该出来活动了。
林桑自己不怕蛇,但身边不是还有孩子么,她心中一凛,紧紧拉过两个最小的孩子:“别怕,就当没看见,等它自己走开,蛇不会主动攻击人的。”
她小时候福利院里还进过蛇呢,院里有个阿姨说上门的蛇不能伤害,让它自己走出去。
那蛇在屋里溜达了一阵,果然自己走了。
林桑以为孩子们会怕,正想再出言安慰几句,想不到小中又拉上小南喊:“二哥你看,蛇!”
跟他冬天里看到兔子时的表情一模一样。小南了然地看了一眼,果断来了句:“追!”
他将篮子交给身边的媳妇,带头向蛇追过去。
林桑还没反应过来,小中一下挣脱她的手,也追了上去。
这俩熊孩子,林桑一口气憋在胸口,还没来得及开骂,剩下几个孩子也像点中什么开关一样,一下子都围了过去。
接下来林桑见到了诡异的一幕,一条肥大的蛇在前头玩命地逃,一群孩子在后头玩命地追。
林桑挎着个篮子追不快,但也跑得差点喘不上气。
她眼看着那蛇一头扎进蛇洞里,正准备松一口气,这下好了。
没想到小南一个箭步冲上去,抓住蛇尾巴就往外拽。
纳尼?!
做娘的简直要疯了,可她偏偏连大气都不敢出,就怕被她大嗓门一吼,那蛇会探出头来咬她孩子一口。
所以她竟然屏住呼吸,眼睁睁看着小南一个劲地拽,那条蛇腹部的鳞片一根根竖在地上,也拼尽了全力跟人类做最后的抵抗。
然后小中也上手去拔,这小子力气饶是不小,加上他的力量,金环蛇一下被抽出洞口,兄弟两个用力过猛,立即脱了手,将蛇往身后高高地甩了出来。
“啊——”男孩女孩一齐喊叫起来,可看他们的样子,明显兴奋大过害怕。
金环蛇被重重摔在地上,发出一声巨响,林桑觉得它关节都摔得脱臼了。她刚眨了下眼,一旁早就准备好的小东和阿斗两个拿着手里的树根,上去就是一顿猛抽。
这帮孩子绝对是专业的,林桑怎么看打的都是七寸的位置。
最后阿盈走过来,他看了看道:“够了,打烂就不能吃了。”
真的要吃?林桑觉得自己有点缺氧。
阿盈手中拿了根树枝,轻轻一弯拗了个对折,然后像钳子一样夹住蛇的七寸位置,就这样扛着准备带回去了。
小中又奔回林桑身边,还试图用抓过蛇的手去拉他娘亲,被林桑躲过也没察觉到异样。他兴奋得脸都红扑扑的:“娘,这么大一条蛇,我们今天有蛇肉吃!”
不止小中,所有孩子都期待地看着她,小米竟然还问她:“娘,蛇肉怎样做最好吃?”
问得林桑简直怀疑人生,怎么回事,难道她跟这些孩子不在同一个次元?难道蛇不是毒兽,孩子们见到不应该是尖叫哭喊逃跑三件套吗?
她突然又感觉到了跟古人巨大的代沟。但看他们驾轻就熟又理所当然的样子,显然都是老手,林桑觉得自己这个时候如果大惊小怪地将大家骂一顿才是不合时宜。
吃,蛇肉当然是能吃的,而且味道还很不错。
小时候院里有几个小孩夏天老长痱子,林桑也是其中一个,院长爸爸总是抓一些菜花蛇养在门口的井里,过段时间就让他们吃上一顿。
还有蕲蛇,烘干后磨成粉拌上白糖,能够对症治好多病,一句话一下勾起林桑许多回忆。但那些蛇都是无毒的,不比眼前的金环蛇啊。
熊孩子们还是欠收拾,她默默策划着回去怎么治他们。
想着想着心中一动,突然想到了什么。
“我们今天回去做一味地道的粤菜——蛇羹。”
她不仅想到如何为酒楼开发新菜式,还能顺便治一治这帮傻大胆的娃。
回到家她对大儿媳一讲,小桃果然感兴趣。粤菜,这是一个菜系啊,听上去就有一个宏大的背景。她问林桑:“娘,粤菜有什么特点,蛇羹要怎么做?”
在娘的教授下,她现在已经掌握了杭帮菜和白沙菜的精髓,再学一个粤菜,那酒楼的食客岂不是又多一种选择?
说话间小南已经麻溜地给蛇开膛破肚去皮,林桑觉得没眼看,心想一会再治你们。
她先指点小桃下厨:“将蛇肉切段,用料酒和葱姜抓拌,沸水煮熟后去骨,剥肉成丝。”
她私下跟孩子们沟通越来越习惯用后世的语言方式,孩子们也在潜移默化中一点点接受,说话方式也越来越现代,不知觉中也在影响着身边的其他人。
“然后用熟猪油爆香,油温最高时喷料酒去腥,再下蛇汤加调味,用瓦罐盛了再加一次葱姜,上笼蒸一个时辰。”
等待起锅的时间,林桑去了一趟地头。
一会儿杨司马该带着大部队来村里了,她得赶紧安排大家挖红薯。
红薯是出了名的浑身都是宝,鲜嫩的红薯叶拿刀细细切了,用蒜泥和花生油炒香,味道比许多绿叶菜都要好。红薯藤撕去外皮,切段后同样用热油爆香,再加一些蒜瓣和青红辣椒,开胃又爽口。
这两道菜一端上酒楼的餐桌就被抢疯了。
吃完山珍海味,夹两口碧青小菜也是无上享受。不管达官还是百姓,从前吃菜都是沸水焯煮,现在换成鲜香爽劲的口味,哪里还挡得住。这两道菜在后世也很受欢迎,不光味道好,营养价值也不低。
种红薯的过程时不时需要捋掉大半过于繁茂的叶和藤,所以这些藤叶除了供给庆丰楼做菜,还顺便养肥了村里的几百头猪。
林桑猜得没错,他们这里才挖了两亩地的红薯,官衙就来人了。
浩浩荡荡开了几大车,负责粮务的许仓曹还将库房里的大杆铁秤都带了来。他们到时菜地里的玻璃暖棚全都打开了,一大早就有不少村民围过来帮忙挖地。
几位官老爷们见到带着泥土的红薯被一串串揪出来,他们看不出这脏兮兮的玩意儿能吃,但都被眼前热闹的丰收画面感染了。大家纷纷脱掉鞋袜下地去帮忙,许仓曹组织衙役计算亩产。
亲自揪出一串串红薯,杨司马笑咧了嘴,他一抬头,就见老许整个人像魔怔了似的,不知道发什么呆,喊他都没反应。
“怎么样老许,亩产有多少,倒是说句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