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婚礼(1 / 1)

又经过半个小时,李卫国带着聂婷婷到了四合院。

“哦,新娘子来喽……”

“新娘子来喽……”

“新娘子长得真好看……”

新郎新娘在众人的拥簇下走向院内。

此时正值中午。

李卫国请的大厨何雨柱,饭还没有做好,正等着新郎新娘来呢。

根据四合院的条件,婚宴没有大操大办,但还是准备8斤猪肉,做了一大锅白菜粉条炖五花肉,可以满足街坊邻居一人一大碗。

就这也可以让院里的人大吃一顿了,已经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流口水了。

……

“一鞠躬……”

“新人奉茶……”

李卫国带着新娘在院里人的祝福声中,欢乐声中,办理了这个时代的婚礼。

李母坐椅子上面带微笑的看着李卫国和儿媳妇,不自觉的也露出来了满意的神情。心里又有了一些期待,过个一两年就要抱大孙子了,想想都高兴。

婚礼刚结束,宴席也准备好了,满院香气扑鼻,馋的众多小孩直流口水。

然后在众人的欢声笑语中宴席开始。

李卫国带着新娘聂婷婷介绍着院里的邻居,并且不时的向着一些长辈敬酒。

“这是咱们院儿的一大爷。”李卫国向着新娘介绍道。

新娘喊了一声一大爷。

李卫国便与聂婷婷向着一大爷敬酒:

“一大爷,我们敬您一个。”

“卫国恭喜你们,以后你们要好好过日子,好好孝敬你们妈。”一大爷嘱咐道。

“放心吧一大爷,我们会的。”李卫国回复着。

“二大爷我敬您一个。”

…………

“三大爷我敬您一个,谢谢你借给我自行车。”…………

虽然借三大爷的自行车给了他一些好处,但是该感谢的话还是要说的。八壹中文網

…………

柱哥谢谢你帮我们做饭,这顿饭做的真香,辛苦你了。”

“来,我敬你一个。”

何雨柱放一下手中的碗筷,端起酒杯,说道:

“小事一件,不值一提。”

“喝……”

“好小子,我比你大9岁还没结婚,你这都结婚了。”

何雨柱喝完酒,酸酸的说道。

何雨柱外号傻柱,他那无私的奉献精神全部给了贾家,谈到毫无底线的奉献。

何雨住的条件那么好,一个月有37块5的工资,虽然年龄不算小,也算是绝对的优质股。

如果让农村的18岁大姑娘选择,那也绝对的是抢手货,可是为什么在60年代,29岁了还没有结婚?

一句话,寡妇门前是非多,这么和寡妇不清不楚的,就算你们之间是清白的,作为一个成熟的成年人,也不会相信你们的。

何雨柱是一个可悲的人物,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后世人为之诟病。但他的品性还是良善的,就是做事没有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不是没有人提醒他:做人做事要有一个度。

但他就是一根筋,听不了别人的劝。

这让人想帮他的人也帮不了了,说多了也怕影响邻里和睦。

时间久了也就听之任之了。

…………

时间过得很快,一场婚宴很快就结束了。

锅里的现在那是一点不剩。

一个个吃的心满意足。

有的人囤着肚子扶着腰,晃悠悠的往家走的,代表人物:不可理喻贾张氏、四合院盗圣棒梗……

但也有些人留下来帮助李卫国一家收拾卫生,干点活,其中就包括秦淮茹。

秦淮茹被很多后世人称作为白莲花。她虽然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但也有称赞的方面。

丈夫因工伤去世后,日子过得比较艰难,有很多事情也是她的无奈之举。

她讲究孝道,又能干,上有年迈的婆婆,下有一儿两女,又以瘦弱的肩膀撑起这么个家。

面对处处维护他的傻柱,长时间的相处,使她逐渐对傻柱产生了依赖,却又因为家庭关系,苦苦压抑感情。

却又因为自己的自私,而不停的在何雨柱身上吸血,并且还破坏何雨柱的姻缘,让他找不到对象。

如果不是娄小娥给他生了个儿子,就使得何雨柱断了后。

所以让后世众网友称其为白莲花。

不得不感叹一句:造化弄人。

…………

结婚真是一件累人的事情。

当一切事情结束以后。

李卫国浑身疲惫不堪,只想躺在床上一动不想动,连晚饭都不想吃了。

……

夜晚,人生四大喜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生时……

林母手里拿着竹条,在自己的门口带着一丝警惕的看风景,内心祈祷的却是:希望明年能抱个大孙子。

站在门口,是防止那些坏小子听墙角。

在北方有个习俗。

闹洞房,听墙角,

新婚一大乐趣。

再说四合院的墙壁隔音并不是太好。

时间匆匆而过,完美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第2天,神清气爽,李卫国和新娘聂婷婷,早早起床要去跟母亲敬茶。

”妈,请喝茶。”

李母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据北方的习俗,新媳妇儿嫁过去,第2天早上要给公公婆婆磕头敬茶,到时候公婆也会给新媳妇一些红包。寓意为早生贵子,向家里面增加一些喜气之类的。

“你们俩现在结婚了,都是大人了。以后一定要好好的过日子,相亲相爱。”李母喝完茶嘱咐道。

“放心了吧,妈,我们会的。”

李卫国和聂婷婷吃过早饭。

两个人拿着结婚证明到街道办登记处办理了结婚证。

现在在法律上已经是合法夫妻了。

这时代新人结婚,第2天就要回门。

李卫国又带着聂婷婷马不停蹄的来到了供销社。

说起供销社,那供销社里的的营业员。六七十年代堪称金饭碗的职业。

在计划经济时代,买粮食凭粮票,买猪肉凭肉票,买油凭油票,扯布要布票,凭票供应物质。

这些掌管计划物质的人往往能近水楼台先得月,尤其是食品所销牲猪内脏,老百姓因为要办大事需要不得以先天晚上站上一整夜的队,有时能买上,有时买不上!

那个时代社会风气好,没有那么多抱怨,物质紧缺,生活困难大家都能克服,都能理解。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花都最强医神 海洋直播从守岛人开始 废婿逆袭归来 影帝,从反派开始 让你管养老院,怎么老人全牛逼了 寻天纪 四合院之大国天工 重生八零之超级农场主 我捡到飞升仙界西域财神功德簿 文娱我写小说真的只想挣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