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好无聊啊,娘,我想出去玩”
“玩什么玩,在家待着!”
“家里有什么好玩的,娘,我想上街逛逛”
“逛什么逛,上街逛就要花钱,你姐姐起早贪黑上工挣点钱多不容易,你帮不了她就算了,还竟花钱,你再这么不听话,就跟我回绿柳村去!”
“你就知道拿绿柳村三个字吓唬我,我都在家待了这么长日子了,想到街上转转都不行吗!”
“你跟谁生气呢?反了你了,我是你娘,我说不能去,就是不能去,你要敢跑出去,看我不打断你腿!”看女儿这么不懂事,月亭娘火气又蹭地钻了上来,瞪大眼睛瞅着她。
“啊!!!”冯月亭被娘一训斥,万般委屈涌上心头,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可惜娘亲不吃她这一套,任由她在地上撒泼打滚嚎啕大哭,仍旧面无表情择着菜。本来厨房里的事有下人做,但操持了一辈子家务的月亭娘根本闲不下来,一天不干活,身上就痒痒。
月亭的哭声没引起娘的注意,更没让她改变主意,不甘心地加大了分贝,偷瞄眼娘的反应,仍然低头忙着不看她,娘无动于衷不管,倒是把屋里的冯馨若关琦姐妹两惊动了,忙跑出来看,就看到月亭又瘫在地上耍赖。
“亭儿,你这又是怎么了?”关琦上前关心地问道。乔幽和月亭,一个静、一个动,一个沉稳、一个活泼,一个内敛、一个不论什么事都摆在明面上,当乔幽在绣坊忙的时候,活泼好动的冯月亭就成了家里最受关注的人,一天听不到她大喊,关琦还觉得有点奇怪。
这姐妹俩的性子像极了自己和姐姐年轻时候,而十几岁的关琦,性格就和冯月亭一样,除了吃饭和睡觉,一刻都不能闲着,尤其是嘴巴,扒拉扒拉成天说个没完,弄得爹娘总说她没个姑娘样,或许是基于这个原因,关琦才特别喜欢月亭,甚至认她做了自己的干女儿。
躺在地下的冯月亭见干娘和姑母来了,哭的声音更大了。
“她干娘,别理那丫头,从小让她爹惯得不像样子,性格就犟,你别搭理她,她哭累自个就停了”
“啊!!”冯月亭听完娘的话,顺势在地上又滚了两圈,边滚边蹬腿。
“好了亭儿,别闹了,起来吧,你想做什么,跟干娘说”
“干娘,我在家闷得慌,想出去逛街”八壹中文網
“我当多大事,就想逛个街,看你闹的这动静,亭儿娘,我正好要到街上买点东西,就让亭儿跟我一块去吧”
“唉,这孩子,一天天太任性了,她干娘,麻烦你带她去街上转一圈吧,转一圈回来她也就消停了”
“听见了,还不快起来换身衣服,看你这小脸弄得,全是泥,哪有姑娘家的样子”关琦宠溺地帮干女儿弄掉脸上的灰尘,能出去玩,月亭自然很高兴,飞奔到屋三下五除二就换好了衣服,打理好了头发,走到院子里从花圃中摘了一朵粉嫩的小花插在头上,一蹦一跳跟着干娘出门去了。
“姐姐,这孩子可怎么办啊,都要十七了,还是这么不懂事”女儿走后,月亭娘和义姐吐槽起来。
“儿孙自有儿孙福,亭儿性情活泼开朗,自她来了以后,这个院子热闹多了,琦儿的儿子要是还活着,正好和亭儿一般大”
“她干娘命也真是苦。本来我想后天就带亭儿回江宁的,可我看关姐姐这么喜欢我家丫头,我要是把亭儿带走了,她指不定多难过”
“住的好好的,怎么就要走呢?妹子,再多住些日子吧”
“我也想啊,可大年还在家里等我呢,泽儿也还小,这些日子我心里总牵挂着他们爷俩,吃不好睡不下的”
“想想你跟亭儿在京师也有些日子,是该回家了,我心里即便不舍,也没有理由硬留你,但是后天走有点太仓促了,这样,我今晚找琦儿谈谈,你们母女两再住四五天,到时候我们三个亲自送你们出城门,你看行吗”
“行,都听姐姐安排”月亭娘把菜放篮子里装好说道。
大街上,月亭如脱缰野马跑来跑去,看到好玩好吃的东西就凑上去,还不忘招呼身后的干娘一块看一块吃。
“亭儿,你慢点,咱们有的是时间逛,你跑这么快做什么?”
“我怕回去晚了我娘又骂我”
“骂你有干娘和姑母呢”
“干娘,你对我真好,亭儿最喜欢干娘了!”
“你要真喜欢干娘,干脆留在京师别走了吧”
“不成,我娘不同意,再说我爹和弟弟还在绿柳村呢,我要不回去,那我爹和弟弟不就见不到我了吗?”
“傻孩子,你可以回去看他们啊,你留在京师,这里有的吃有的玩,有姑母干娘和乔幽姐姐,等你再大点,干娘给你说个好人家”
“什么是说个好人家?”冯月亭咬了口糕点,眨巴眨巴眼睛看着干娘问道。
“就是给你找个靠谱的男人嫁了,你都要十七了,也到了说婆家的年纪”
“干娘,我不找婆家,姐姐还没找呢”
“她是她,你是你,你跟乔幽不一样,你姐姐有很重要的事没做,事情没做完之前,她是不考虑嫁人的”
“那我等姐姐把事情做完,和她一起嫁”
“那姐姐要是一辈子都不嫁人呢?你也不嫁了?”
“嗯。。。。那不行,我娘说我十八岁之前就得嫁出去,不然就是老姑娘,没人要了”
“别听你娘的,你这么可爱,怎么会嫁不出去呢?亭儿,还想吃点什么,干娘给你买”
“干娘,我不吃了,吃饱了,你看我肚子,都大了一圈了”月亭拍拍肚子给干娘看。
“吃饱了,那干娘带你去买几件衣服,就去你姐姐管事的绣坊,顺便问问她什么时候回家,这段时间她总是早出晚归,想见她一面都难”
“好,我也想姐姐了,她总是忙,都没空陪我玩!”月亭嘟囔着小嘴,埋怨着姐姐。关琦从路边叫了辆马车,载着二人去了东街苏家绣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