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好消息之后,老赵家人盖房子更积极了,想着女儿又着落了,尽快把儿子的婚事安排好,一家人这就算没心事了。
过了几天,一个让赵福龄意外的人来到了赵家。
“我听说福丫打算去镇上上学?”来人是谢珖的母亲郑氏。
两家人已经有了默契,等着最近的风波平静之后就正式定亲,所以郑氏上门李秀娘倒不意外。
李秀娘热情的接待了她,笑着:“是啊,打算让福丫跟张大夫学习医术,张大夫说要先跟着先生认识些字。”
郑氏点头,笑道:“我在闺中跟着家中的西席学过一些,可以给福丫启蒙,这样她也不必每天来回往镇上跑。”
李秀娘听了大喜,谢氏母子来历不凡,福丫就算学些皮毛也是非常受益!更何况提前跟谢小郎相处相处也是好事。
“这,这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好,今天叫福丫准备准备,明天巳时到我家来吧。”
李秀娘自然答应,又聊了几句才将对方送走,晚上跟家人说起这件好事情。
赵福龄现在异常渴望学习,但是到谢家学习?她心里有些打鼓,脑中浮现谢珖的那双带着怒气的眼睛。
“娘,这样不好吧……村里说不定又要传出什么谣言了。”
“哪怕什么!”李秀娘一点不在意,笑呵呵的想着:过一段时间就不是谣言了。
每天去镇上学习往返要将近一个时辰,而且万一碰到刘建德也不安全,能到方便家学习是非常好的,而且她也听说过谢家母子来历不凡,跟着她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但是谢小郎……赵福龄本能的不想进阶他。
“对呀福丫,你要是去镇上学习我们也不放心,镇上的人心眼多,万一有人欺负你怎么办,还不如守家在地的放心。”赵二哥也支持。
“谢家小郎每天都去镇上的书馆,他学问好,已经开始帮着教学生了,只可惜朝廷多年没有举行科举了,要不他早就去做官了。”李秀娘看出女儿的犹豫,于是将情况说明了一下,并颇有种丈母娘看女婿的感觉。
脸上的笑容更大了!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玉水的滋润,李秀娘身体好了很多,面色也变得红润,看上去年轻了七八岁。
“说不定,娘还可以生一个小弟弟?”听着家人对此的议论,赵福龄忽然想到了奇怪的地方。
在赵福龄出神的时候,事情就被这样定下了。
赵五哥飞跑着去镇上帮赵福龄置办了笔墨纸砚,李秀娘连夜帮她缝了一个书包。
赵福龄回到房间躺在床上发呆。
穿越来的这段时间一直有各种事情:被欺负,被退婚,老宅闹事,自己还被刘建德打了两顿……不过事情也在慢慢变好,家里有了银子正打算买房置地,家人的身体变好,自己也有了职业规划,说起来这段日子她过得挺充实的,想起现代的时候越来越少。
“说起来要多谢这枚玉佩。”赵福龄拿出玉佩,点点荧光飘散开来,像是置身于银河之中。
赵福龄的这段穿越经历,大部分都是些家长里短的俗世生活,历史、社会的发展也非常正常,除了穿越的匪夷所思之外,就是这枚特别的玉佩让她觉得奇异了。
“滋养身体这个功能就非常玄妙了,它竟然还能储物?会不会某天突然苏醒出一个系统来,搞一个养成?”赵福龄胡思乱想着,看着翠绿的玉佩又有灵感:“不会是储物玉佩吧?之前就说过我出生时有个老道士给我算命,说我是天人下凡,大富大贵的命格,这难道说我是下凡历劫的,以后还要回去修仙?”
想到这里,赵福龄从床上蹦起来,兴奋的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人种田我修仙?这个设定真的很带感啊!”
想着想着在脑海中幻想出五百万字的凡人流修仙小说,最后登顶修仙界顶峰的剧情。
想到精彩处,忍不住大笑出声。有一种眼前困难皆浮云,大道一片坦途未来可期的豪情壮志。怀着愉悦和憧憬的心情,赵福龄兴奋了大半个晚上才睡着。
第二天天气晴好,看着太阳大概是八点钟左右,赵福龄挎着篮子出了门,篮子里装了李秀娘准备的束脩。
谢家在村东住着,用青砖垒的一个干净整洁的小院,院内种了许多花草,郑氏平时会用这些花草调制一些胭脂香囊出去售卖,得来的钱供谢珖读书。八壹中文網
此刻谢珖不在家中。
郑氏含笑接过,在谢珖的书房内安排了单独的桌椅,对赵福龄说道:“你既然跟我学习,也算半个师徒,我娘家姓郑,你称呼为郑娘子就好,晗哥儿每六天一次休沐,你也如此吧。”
赵福龄顺从道:“是。”
郑氏出身世家,教赵福龄启蒙绰绰有余:“我先给你讲握笔,运力,笔画。不过你读书识字是为了学习医术,在这方面我们不会进行过多的练习,你掌握了笔画之后,我们就开始习字。”
说完在纸上写出一个“永”字然后从“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开始讲解。讲完指导赵福龄握笔,让她自己练习。
赵福龄拿着笔开始练习,攥着毛笔的手有点发抖,一笔一划的描摹出这个永字,赵福龄有擦汗的冲动,她写的字真的是非常丑。
但是在郑娘子看来,一个刚学会握笔的孩子能写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一天时间很快度过,赵福龄全神贯注在纸上写字。
下午谢珖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个身着粗布衣服,身材肥胖,头发胡乱扎成一个丸子的女孩,趴在小书桌上一边默默念叨,一边书写着什么。
“你为什么在这里。”少年皱着眉头问道,他虽然接受了母亲的决定,但是心中并不情愿。
赵福龄转过身,发现谢珖已经回来了,站在她面前不悦的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