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婆子早已是个婆娑的老妪,满脸的皱纹加上褶皱的皮肤黄不溜秋的让人看着说不出的恶心。既不见寻常村妇的朴实也没有贵妇人的华贵。
反观周娘子,单单往哪儿一站,虽没有锦亦华服,金钗银簪,却也是一派贵气浑然天成,让人看着都不敢冒犯,也难怪唐敬山在她面前不敢造次。
她声音温温柔柔的似乎是在说什么十分平常的事情一般:“确实如此。”
自古以来都是男人赚钱女人管家,这确实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大至官员,小至平明皆是如此。
可想银子想疯了的人哪里会管什么合不合规矩,许婆子一听银子在她这儿立即就露出了贪婪的目光:“你将银子都拿出来,以后娘替你分担。”
听了这话,周娘子下意识的就去看唐敬山的脸,想知道他是个什么态度。可奈何这个没主意的男人,此刻就像是一根木头一般,丝毫不表态。
脸上虽看着她时挂着歉意,却还是任由他这对不知道哪里来的父母欺辱于她。
没由来的周娘子就想笑,笑自己这么大的年岁竟然白长了还没个孩子看得通透。
是的,早前唐巧嫣就已经预料过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当时她还信誓旦旦的觉得唐敬山定然会站在自己这一边,不会让自己那么被动。
虽然孩子早就提醒过,虽然她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可当这一切真的发生时周娘子才顿觉心中这么难过。
她失望的收回眼睛,依旧是那一副柔柔弱弱的样子,却又似乎变得更加贵气逼人,更加让人难以靠近了几分。
扯出一个冷笑,她毫不犹豫的道:“行啊,没问题。你们稍等。”
说着她就进了自己房里,从藏东西的大衣柜里拿出了一捆账本来,将东西啪的一声放在了许氏夫妻手边的桌子上。
然后脸上挂着温婉的笑容,解释道:“我从前未出阁在家时在家读过几天书,也就认识几个字,做事儿向来都是记账的。”
这话说的温温和和,让人挑不出半点错来,她还细心的替许婆子翻来账本引她去看:“这上面记录着我们每个月的开支,以及收入。”
她有记账的习惯,唐敬山一贯是知道的,却不知道家中的一地鸡毛有这么厚的一捆,心下不由得更加愧疚了几分,连头都不敢抬了。
许婆子可不管这么多,她是斗大的字都不识一个的,更别说看这一堆的账本了,瞅着就头晕。
索性这周娘子是个软和的性子,住在这儿这么多日子她都没有说过一句重话,她下意识的就将人小瞧了,觉得她是个能任人捏圆搓扁的。
摆摆手,许婆子满不在乎的说出自己的指令:“不用麻烦了,我们乡下婆子不识字,管账自有自己的法子。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
这倒也是省事儿,周娘子依旧是那副温婉的样子,可接下来说出来的话却让许婆子险些从椅子上跳起来。
她关了账本点点头道:“也行,这是家里这个月买家用写的欠条,说起来敬山这个月的银子还没有给我。”
说着她就将另一个袋子中装的一些票据欠条拿了出来,交给许婆子。
虽说她不识字,可好歹她也是识数的,见那一堆的欠条当下就不乐意起来,可现在也是骑虎难下了,为了更多的银子,她只能硬着头皮接下。
唐敬山依旧是站在那里沉默不语。许婆子只好换个法子道:“敬山的银子已经交给我了……”
她想问其他孩子的银子在那儿,却不想周娘子根本没有给她把话说完的机会。
她才说了一个开头,她就将话接了过去:“那就太好了,那您去城里将这些东西的账结了吧。”
这下轮到许婆子傻眼了,啥也没捞着让她拿什么钱去结这一捆的账?她眨眨眼问:“这……余下的银子呢?”
周娘子把手往腰间一叉,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摇头叹息:“哪里来的余下的银子?这个家里多少张嘴要吃饭,每个月不到贴都是我省吃俭用下来的了。”
许氏夫妻自然不信她的话,又转向头去看唐敬山。可惜他对家里的吃穿用度那更是一无所知,只能随意附和着点点头。
当然,许氏夫妇也不是这么好糊弄的,老子的钱没有了不是还有小的嘛!当即追问起来:“其他孩子的钱呢?”
瞥了一眼墙角努力降低存在感的唐敬山,周娘子意有所指的嗤笑了一声,用她依旧温婉的声音提醒道:“做爹的没带头,这个月自然都还没给呢。”
本就理亏,唐敬山听了这话更是将他说的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墙缝儿钻起来了。
许老头却是听得动了怒,一把拍在了桌案上还真将自己当成了唐家的长辈想教训人了:“不像话,去将他们都叫来。”
去的自然是周娘子,倒也不费劲。这大半夜的吵吵嚷嚷,几个孩子早就躲着听墙角了。
这会儿听到叫自己了,纷纷主动站了出来。
不多时所有人就都聚在了周娘子的屋子里,连同最小的唐巧嫣都忍不住爬起来凑个热闹。
几个兄弟妹妹站成一排,还颇有些一家和乐的样子。当然除了坐在主位上的那两个以外。
许婆子首先用的是给甜枣的套路,乐呵呵的堆着那张老脸,冲着几人笑,仿佛一副自己多和蔼的模样:“从今天起,奶奶管家了,你们这个月的银子呢?都交上来奶奶给管。放心,奶奶会给你们每人发一笔小钱,供你们零花的。”
她以为小孩子都是没见过世面的,自己主动提起零花钱,给每个孩子分点儿,不怕几个人不被她收买。
事实上却没有想象的这么没好了,几个孩子连脸色都没变,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
她没办法只好又去看唐敬山。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总不好抹了他爹娘的面子。
于是,他又搬出了一套家和万事兴的道理,还教几个孩子要孝顺,家里往后爷爷奶奶帮着管,要听话云云……
唐四哥听得忍不住掏了掏耳朵,看看他娘好像没有阻止这场闹剧的意思,几个兄弟心中也有了大概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