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安临生日的三天后也就是一月十八号外研杯的决赛到了。
这天一早,包括何音在内的15名学生还有六名老师在吃过早饭后就出发去省大会堂了。
是的没错,外研杯的决赛最终的比赛地点定在了跟省大赛一样的省大会堂。
听刘琳说这次决赛按照以往的惯例不仅会请来各大高校的评审和院长,还会把参赛学生的校领导请来。
何音不知道他们学校哪个校领导会来,但是一清早已经收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鼓励。
连她爸妈都分别给她打了电话,让她放松心态,不要紧张,过程比结果重要,让她好好享受比赛。
他们抵达省大会堂后由刘琳带他们进去,这次没有去候场区,而是直接坐到了比赛区等待。
手机震动,何音拿出来一看是程安临的微信。
【何同学,我来看你比赛了。】
【不用找了,我跟校长还有黄主任一起来的,我们还没到。】
何音盯着这两条信息看了好久,谁能告诉她程安临是怎么做到的?
刘依依侧头见她一直盯着手机不动,拿手在她眼前晃晃“怎么了?”
何音放下手机“没什么,知道我们学校是哪个领导来了。”
刘依依还以为她是紧张劝慰道“别怕,管他谁来,你正常发挥就好。”就像之前她们说的一样是对手也是朋友,刘依依自然不希望因为这些小事影响何音发挥。
何音点开手机看眼时间也快到点儿了,她伸出右手跟刘依依击掌“加油!”
“加油!”刘依依放心了。
程安临他们被工作人员引进来时何音刚刚抽完即兴演讲的题目,她是第一个上,所以没有看到程安临。
程安临给她发完那两条信息后也没再给他发,他之前有向何音了解过决赛流程,他怕打扰到何音。
等所有人都落座好,决赛也要即将开始,在正式开始前由专业的主持人进行了比赛介绍和评审介绍。
根据外研杯的传统,它每届的决赛都会请来专业的主持人和电台记者进行录像播报。
随着台上的主持人介绍完最后一位评审,比赛正式开始了,何音早在她上台后就站在台上的幕布后面。
等她说请何音上场后何音深呼吸吐出一口气,然后一如既往的台风稳健走到舞台上。
上台后她先沉默了五秒,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自己身上,然后微笑鞠躬开始她的英文演讲“台下的评审以及各位学校的领导你们好,我是何音。下面请大家一起跟我走进我的演讲,青春与中国……”
三分钟演讲结束,掌声雷动,何音知道她成功了,她为后面开了个好头也给后面的人带来无数压力。
“何音我记得你,复赛你是第一名。这次的表现比复赛时更加完美了!”上次那个瘦瘦的评审说。
“谢谢您。”
短暂的交流结束,评审又向何音提问两个问题,对她的回答都非常满意,何音第一阶段最终的分数是满分十分。
台下的评审们是真的挑无可挑了,那就只能把满分给到何音,这就大家常说的用实力碾压一切。
经过第一阶段的淘汰最终进入第二阶段的只有十个人了,他们依照第一阶段的排名站开,台下的评审开始对他们进行综合知识问答。
这考验的就是参赛者的综合知识积累与反应速度,坐在台下的程安临看着台上游刃有余的何音,真是要为她后面的人默哀。
他们可能不了解何音,做为有幸跟何音曾经站在同一比赛场上的程安临课就感触颇深了。
她家何同学只要站在了比赛场上就火力全开,尤其是种问答类竞赛,想在她手上拿下一城真是堪比登天。
毫无意外何音杀入了真正的决赛。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何音从六岁开始学习英语,七岁确定目标后就每天坚持听英语新闻,不管能不能听的懂,她就是要听。
在上初中之前她的单词积累量就已经超过3000个了,上初中后她一边跟着巩固一边学习新的课程,已经按照自己的计划一点点尝试去阅读翻译原版的英文书了。
到了初三阅读原版英文书已经不在话下,她就开始进行每天实时翻译的展开。
所以今天最后一场的比赛可以说是为她专门量身定做的,加上这些天的集训更是如虎添翼。
台上的显示屏上出现何音要读的文章,何音有一分钟的准备时间,何音大致的从上到下扫了一遍,把几个生僻的单词快速的在脑子里确认它们的读音,然后开始自己的有声阅读模式。
这个环节的难点不在于读,而在于理解,选手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文章内容来面对评审的提问。
在何音阅读结束后评审抓住文章要点对她进行提问,何音的回答不能说完美无瑕可也是尽善尽美了。
台下的评审中有一个坐在正中间,一身西装革履满头白发被梳的的一丝不苟,他就是外院的院长管平。
这次外研杯组委会邀请他来,他是拒绝过的,之所以来了就是因为学院的两大骨干教授都看上了一个学生,让他一定要来决赛看看。
何音第一轮演讲结束他就知道,他们家那两个人教授看上的就是这个孩子。
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女孩儿真的很优秀,她在这个比赛场地所展现出的实力与自信是他们外院这两年招录的许多学生身上都没有的……
那个提问题的评审见其他人都没有别的话要说,就打算进行最后一项了,管平开口了“小姑娘,我们换个玩儿法,我来说汉语你跟我进行同步翻译,敢不敢?”标准的伦敦音在场内响起。
下面的评审面面相觑,这是不是有点儿为难这个小姑娘了,哪怕经过了集训,但这孩子也是个高中生啊,她哪有跟高翻院的学生一样做同步翻译的水平啊。
黄主任急得差点儿站起来,还是校长将他按住,这不是为难他们学生吗,临时改规则,哪有这样比赛的。
程安临虽然对何音非常有信心,现在也有些皱眉,担忧的望向何音。
何音察觉到他的目光,露出一抹笑容告诉他,我可以。
管平在等何音的答案。
“我接受挑战!”何音话落,在场的人无论是评审还是学生都对她重新审视起来。
刘依依也在想,何音是不是对他们从未展示过自己真正的实力。
“好,那我们开始。”
“okay,let'sgetstarted”
几乎是在管平说完的下一秒何音就立即做出了翻译。
何音既然用行动给出回答,那管平也不再多言。
他开始讲述“最近我在重温司汤达的《红与黑》,这本书在心理深度上的挖掘远远超出了它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在不同的年龄读它会有不同的感悟……”
管平的语速适中,何音完全可以跟的上他的节奏,何音翻译完最后一句时间已经过去五分钟了。
在何音翻译过程中,其他评审也没闲着,他们也在跟着同程一起翻译。
在幕后等待的四个选手和坐在下面提前结束比赛的选手也是一样,他们也想试试自己能不能完成。
结果是有的跟个开头就放弃了,有的跟到中间也结束了,实在是这种同步翻译太考验反应能力,他说完两三秒后就要立刻做出翻译且词要达意,另一遍还要仔细听他的下一句一心二用全身心的投入。
就目前为止他们承认自己还达不到何音的水平。
刘依依忽然想到这次省大赛她们学校六班的学生能拿第一完全是占了先天优势吧,他们是外语实验对口语的表达是特别重视的,演讲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如果把演讲换成别的,那第一完全有可能就是何音了,即使是这样她也能在他们学校两人夹击下拿到第二,也是真的是实力不俗……
何音精彩绝伦的表现成功赢得在场所有评审的认可,十六中的校长冯涛跟主任黄岐更是与有荣焉,这可是他们学校的学生啊。
作为出题人的管平对何音也是十分欣赏,“这个女孩儿未来可期啊,”他在心里想。
何音下去后比赛还在继续,剩下的选手依次完成自己的比赛,哪怕在心里知道今天的冠军会谁,可他们也没想过要放弃。
都走到这一步了,不管结果如何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争不了第一还争不了第二第三么?这就是他们心中所想。
所有人完成比赛后主持人下去把他们最后的成绩拿到手里,又回到台上。
“在宣布此次外研杯最终的名次前,我想说两句题外话。首先;非常感谢外研杯组委会能够邀请我来担任本届外研杯决赛的主持人,让我有幸在这群学生身上看到什叫做,雏凤清于老凤声。
他们今天所有选手的表现都无愧于当代少年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青春力量!”主持人话落,现场掌声响起。
主持人再次拿起话筒,掌声渐停“现在我代表外研杯组委会向大家宣布本次外研杯的季军获得者是——来自潭州市外语实验中学的刘依依同学。”
刘依依脑中的烟花炸开,激动的泪水顷刻间涌出,好像要把这些日子所有的疲累委屈在当下都发泄出来。
“刘依依同学很激动”主持人走到她身边“刘依依同学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现在我把话筒交给你。”
刘依依连续深呼吸几次,强行平复情绪“我想说……谢谢我们学校的老师和校领导能支持我参加这个比赛,也谢谢集训营的老师对我们无私的教导,还要对自己说刘依依你的坚持付出有了回报,你成功了!最后……最后我想对我的对手也是我的朋友何音说,谢谢你在集训期对我无私的帮助,很开心可以和你成为朋友!”刘依依把话筒交还给主持人。
主持人走回原来的位置“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或许你的果实会迟到,但它终将会到达!现在我宣布本届外研杯的季军是来自鹏程中学的赵岩同学,恭喜你。”
赵岩发表完他的获奖感言后,主持人再次走回自己的位置“激动的时刻到来了,本届外研杯的冠军获得者是——潭州市第十六中的何音同学,恭喜你实至名归!”
何音在一片掌声中接过主持人手中的话筒并礼貌感谢“首先非常感谢外研杯的评审们对我的肯定,我会继续努力,不负期待!
然后我想对学校的校领导老师及同学说,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与支持,我没有辜负你们!还有谢谢我的父母对我培养与默默付出,我爱你们!
最后我想感谢一个人……”何音眼神坚定的望向坐在台下的程安临“程同学谢谢你!感谢你这二十六天来对我的陪伴与鼓励,前路浩浩荡荡愿与你同行!”
程安临现在有种冲动,他想把何音紧紧的搂进怀里告诉她“他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