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拥有“上帝视角”,王立清醒地认识到:八旗兵的此次入寇,只为劫掠物资,而非攻占京师!
但是,为了不走袁崇焕的老路,王立仍在第一时间集结兵马,星夜兼程赶往京师;
这样做,只是为了给朱由检一颗“定心丸”,并且堵住众臣的嘴!
然而,朱由检重新任命剿贼总督,并且调回卢象升的兵马,让王立极度失望!
总有一种预感:大明,即将失去第五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失望之后,就是心死!
对于朱由检,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对于这个大明,也不再抱有希望!
真的,没必要逆天而行!
把自己搞得如此心累,还提着脑袋去剿贼抗金,实在不值得!
此时此刻的兵马部署,虽是出自陈奇瑜的计划,王立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由此可见,他,已经彻彻底底地放飞自我了!
大不了,翻脸呗!
众臣的弹劾,不在乎!
朱由检的忧虑、猜忌与怨恨,不在乎!
堵住出关的要道,想办法搞死阿济格,算是报答朱由检的知遇之恩!
此战之后,咱们一刀两断!
你在京师,做你的皇帝,继续风流快活!
我回四川,做我的流贼,也是风流快活!
咱们井水不犯河水,谁也不碍着谁!
往后的路,咱们各安天命!
……
从居庸关进入京师地界,宋義和王立的队伍,经昌平、顺义、马兰峪一路往东。
消息报至京师,武英殿马上就炸了锅!
“皇上!那王立领兵入关,路过京师而不入,大军一路往西,实在有些可疑啊!”
“皇上!京师城外没有一兵一卒,城里只有一万的忠勇营!
如果八旗兵连续猛攻,京师必然危急!
微臣以为,应该速速诏令王立,令他立刻回京勤王!”
“皇上!建州鞑子入关以来,在京师的周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那王立领兵回援,却从京师以北绕过建奴大军,直扑山海关方向!
如此诡异的行动,不可不察啊!”
众臣你一言我一语,连番上奏;
朱由检始终板着脸,一语不发!
终于,内阁首辅温体仁忍不住了,上前奏道:“皇上!建奴大军入关以来,连克顺义、昌平、通州、香河等城!
其间,大肆烧毁百姓之住宅,大肆破坏百姓良田!
被建奴掳走的青壮百姓,已有八万之多!
被建奴掳走的牲畜,已经多达十万头!
那王立路过京师而不入,昼夜兼程赶往山海关方向,着实有些奇怪!
要是……要是那王立勾结建奴,这该如何是好?
而且,那王立,跟朝廷的通缉犯袁崇焕关系密切……”
“首辅大人,休得胡言乱语!”
刚刚复任户部尚书的毕自严,厉声打断温体仁的话:“王立身为西厂提督,深谋远虑,有勇有谋!
他担任五省总督之时,不到一年就平定了西北各省之流贼,并且赈济百姓,恢复生产,劳苦功高!
获悉建奴入寇,他仅用十天时间就赶回京师,忠勇可嘉!
如此济世之贤才,岂容你肆意诬陷?”
毕自严话音刚落,殿上众臣纷纷上奏,皆言王立之深谋远虑和忠君之心,建议朱由检立刻派人,向王立了解情况。
朝臣的风向,朱由检稍稍宽了心!
其实,自始至终,朝上的风向从未改变!
每一个官员,就算对王立恨之入骨,但上奏时的用词却十分小心!
除了温体仁!
王立不知道的是,自从他去了西北,各级官员在奏书中,全是对他的歌功颂德!
因为,他们全都深陷“庞氏骗局”之中!
如果王立倒了台,他们发展的下线,投入的巨额资金,岂不打了水漂?
人人向往的一千零四十万,找谁去要?
而温体仁,似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自从升到“经理”之后,整整一年的时间,他发展的新“下线”不到十人!
亲手交到西厂手上的银子,已达三百万之巨!
即便如此,再过二十年也别想出局!
温体仁总觉得不对劲,朝野的官员却信心满满!
因为,第一个出局的何如宠,确确实实拿到了一千零四十万!
听说,他在南都购买的原“抚宁侯府”,总价高达一百多万,眼睛都没眨!
而且在南都那边,顺利出局的新富豪,有名有姓者,已有十七人之多!
如此迅速的捞钱速度,让无数的官员士绅前赴后继!
所以,王立,绝不能倒台!
但是,此时,朝上的歌功颂德,无法消除朱由检的恐惧与担心!
曹化淳的身影,从大殿的侧方一闪而过!
朱由检注意到了!
面色大喜!
不顾众臣的叽叽喳喳,独自离开!
“曹公公!你在居庸关,应该见到厂公了吧?
如何击退八旗兵?他可有良策?”
“万岁爷勿急!厂公说……哎呦……哎呦呦……”
曹化淳突然捂着肚子,大汗淋漓!
这架势,必是突发重疾!
朱由检再也无法问话,赶紧命人传来太医!
暂时糊弄了过去,曹化淳的心头,还是叫苦不迭!
如何向朱由检回复,成了个天大的难题!
四川的变法成果,曹化淳全都看在眼里!
将流贼赶往塞外,西北诸省获得平静,满朝官员全都看在眼里!
所以,此时的大明,真正有济世之才者,唯独王立一人!
从居庸关返回京师,一路上,曹化淳始终处于矛盾之中!
王立扔掉诏书,对朱由检出言不逊,曹化淳亲眼所见!
如此张狂不敬的行为,如果传到朱由检耳中,那王立必死无疑!
出于对朱由检的忠心,以及对大明复兴强盛的愿望,曹化淳终于作出决定:王立的张狂与不敬,在朱由检跟前只字不提!
然而,当时的王立,扔掉诏书后愤愤离开,从未透露自己的退敌之策!
入关后的王立领兵东去,曹化淳已有耳闻!
他的心头,越发地忐忑不安!
如果王立与八旗兵有私通,那该如何是好?
如果王立真去攻打山海关,又该如何是好!
朱由检的问题,曹化淳真没办法回答!
只好,继续装病!
等到朱由检离开,这才派出心腹太监出城东去!
……
田柾国,王立自然知道,他是曹化淳的心腹!
对于田柾国的问话,王立不痛不痒地说道:“八旗兵兵强马壮,我无法与之硬拼!
田公公,你应该记得:几年前的京师之围,袁督师是用“靠墙开炮”的战术,用了一个多月才拖到八旗兵撤退;
而今,我是堵死八旗兵的退路,将它困死在关内!
阿济格的人头,就是我送给万岁爷的最后一份礼物!
你回去转告曹公公,八旗兵的目的只是劫掠,绝不会攻打京师!
并且,京师有一万忠勇营的驻守,八旗兵也攻不下京师!”
田柾国还想问话,王立已经做出送客的手势!
在王立跟前,田柾国不敢造次!
虽然满腹疑惑,虽然有很多的话想问,却只能离开!
回京之后,王立的话,被一字不漏地转给曹化淳!
曹化淳也是满腹疑惑,又一字不漏地告诉了朱由检!
“最后一份礼物?这话什么意思?”朱由检也是满腹疑惑!
想起王立在居庸关的所作所为,曹化淳心头一紧,似乎明白了什么!
“万岁爷,厂公在西北剿贼一年有余,虽有损兵折将,却将流贼赶出塞外半年之久!
今,流贼二十万复入延绥,其实在厂公的预料之中——他早早地调兵遣将,将其重重包围在荒凉的山区,即将大胜凯旋!
厂公在居庸关之时,对万岁爷的兵马调动略有微辞,生怕王家桢改变策略,致使剿贼大计功败垂成!八壹中文網
所以,厂公他……他没有签收册封“破虏总督”的诏书!
小奴在想,厂公他……是否萌生了请辞之意?”
“请辞?”
这两个字,让朱由检浑身一颤!
一股寒意,从头凉到脚!
细细想来,曹化淳口中“王立的微词”,绝不会那么简单!
“最后一份礼物”,还真可能是请辞!
他多次说过,只喜欢银子,对权势不感兴趣!
这,分明是口是心非!
他为何生气?
为何有“微辞”?
为何要请辞?
还不是担心“获赐姓朱、列土封王”成为泡影!
厂公啊厂公,你又是何必呢?
流贼被围在山区,无粮补给!
不出两月,必被饿得精疲力尽,毫无战斗力!
西北的战事,胜负已分,你应该放心才对!
朕特意让曹化淳转告你,王家桢的“五省剿贼总督”,只是暂时代任!
就算他亲自剿灭了流贼,首功仍是你的嘛!
厂公啊,你是朕唯一的尖刀!
最后的尖刀!
更是唯一回京勤王的部队!
八旗兵有三万之众,入关之后攻城掠地,所向无敌啊!
而你的手上,只有一万骑兵,只有七八千步卒!
如果没有卢象升回来助你,你如何能退八旗兵?
如果你有什么三长两短,让朕如何是好?
朕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你啊!
厂公啊,你有什么话,总喜欢憋在心里!
跟朕直言诉说,真有那么困难?
就连回京见一见朕,你都不肯?
朕赐你姓朱,列土封王的诏书,早就给你准备好了!
你回京之时,这份诏书,就是朕给你的惊喜!
封地,暂时空着!
你收到诏书之后,自己填!
想封在哪里就封在哪里,朕绝无二话!
“王承恩!”
“万岁爷,请问有何吩咐?”
“册封“破虏总督”的诏书,以及“御赐姓朱,列土封王”的诏书,你亲自送往遵化,亲手交到厂公手上!
立刻启程,不得有误!”
“呃……万岁爷,这个……似乎有些不妥吧?
赐厂公朱姓,然后列土封王,并不违反祖制!
但是,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各位亲王不能拥有军队,更不能在军中担任要职!
所以,这封诏书与册封“破虏总督”的诏书有所冲突,也跟厂公“西厂提督”的职务有所冲突!
厂公忠贞不二,功勋卓著,确实应该大加升赏!
但如何升赏,还请万岁爷多加斟酌,慎重而行!”
王承恩的话,确实有道理!
细想之后,朱由检也有些为难!
“御赐姓朱,列土封王”,是朱由检对王立的承诺,是臣子的最高荣耀!
哪怕他是个太监,也不违反祖制——至少,祖制上没有禁止赐太监姓“朱”!
给他送去诏书,既是对他剿贼有功的肯定,也能解除误会,收拢其心,使其安心抗敌!
既然跟他的职位有冲突,那么,朕给他写封信,把所有的误会解释清楚!
还有,京师防御空虚,他驻兵遵化,朕实在有些担心!
还是速速回京,严守各门更加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