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鼎的事先放在一边,让李成心中不安的是,那黄龙居士居然认识九龙戒,而且在看到九龙戒之后,居然说他是什么应劫之人,而且居然就放弃了抵抗,甘愿受那魂飞魄散之苦。
说实话,李成到现在也不知道九龙戒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虽然每次进入其中都能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但是他总是觉得这戒指中有大恐怖。
所以自从上次进入戒指,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很长的时间,虽然已经可以再次进入九龙戒了,但是他却不愿意再次进入,心中还是有些抗拒。
看来,这九龙戒的秘密还是没法现在搞清楚,只能等到后面有机会再说了。
虽然这次很危险,但是李成的收获还是很大的,山河鼎就剩一块碎片就能凑齐,到时候就可以看到完整的山河鼎有什么威能。
而自己的神魂经过这次事件,变得更加坚韧,以后境界提升更加容易,而自己的修为则是大幅度提升。
这种机会千载难逢,不过李成数了数,好像自己自己经历两三次了,看来自己还真是幸运啊。
这个时候,李成才听到旁边传来天剑老人的声音“徒儿,没事吧”。
李成转过身去,对上了天剑老人关心的眼神,随即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随即,将刚才发生在自己识海中的事,原原本本的和天剑老人说了一遍,天剑老人听到事情原委后,惊出一身冷汗(并没有)。
他语气中充满后怕的对着李成说道“上古时期,正道修士多修正道功法,体悟自然,而有部分邪修则不然,以他人为炉鼎,或是夺舍之类的事情屡见不鲜
在这些邪修功法中,有一些专门针对修士神魂,可将主人神魂灭杀,从而鸠占鹊巢,据为己有,是为夺舍,有些经年老怪,参不破生死,便去寻找那天赋根骨俱佳的年轻人,夺舍重生,活出第二世,为我所不耻。”
天剑老人这话没错,以他当时的修为,轻轻松松就可以找到一个凡人,夺舍重生,不过他并不屑于做这种事。
随即他继续感慨“没想到,黄龙居士偌大的名声,居然也学那邪修中人做这种事”。
虽然他们两人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修士,但是黄龙居士鼎鼎大名,天剑老人却是多有耳闻,想不到今日却见到这另一面,让他的观感有些崩溃。
李成倒是不知道天剑老人所想,在听到天剑老人的话语,长了见识后,就不再谈论这些事,毕竟这件事涉及到他最大的秘密,九龙戒的存在,他现在还不想告诉其他人。
左右无事,李成干脆前去看看迁移进来的那些幸存者。
很快,他来到曾经的群鸟世界,如今的幸存者安置地。
从高空中看去,地下密密麻麻的都是人,每个人都在迅速的干着自己被分配到的工作。
看了一会儿后,李成直接来到这根据地的最中央,这里已经被用树木盖起来一间房子,算是这里的最高统治机构的办公地点,他隐身进入其中,没有惊动任何人。
如今这三百多万幸存者进入空间,曾经的那些国家的管理者,主动退位让贤,将权利转交给年轻人。
如今这里面的总负责人就是一个中年人,四十出头,以前也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而其他的一些辅助人员也是从年轻人中选拔,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年纪,正是干事业的时候。
如今,这些人正在房间中开会,被选为首相的刘路看着会议桌旁的众人,忧心忡忡的向着众人说道“诸位,咱们的困难还是很多的,如今,大部分人还没有地方住,都是席地而卧,这里的天气咱们又没有经历过,而且这里季节的情况也不清楚,万一冬季来临那麻烦就大了,所以这件事还是要尽快解决”。
说完就见其余众人小声议论起来,等了一会儿后,众人停止讨论,开始阐述自己的想法。
等到众人说完后,刘路自己总结了一下,主要内容三点。
第一,可以优先给老弱妇孺先搭建房屋,其余人可以稍后。
第二,农业生产不能放下,先种可以尽快收获的作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第三,也许可以求助元成天尊,想必他有办法。
李成还确实有办法,只要他想,一个念头之下,就有无数的房屋拔地而起,所有人都能住进去,而且他可以控制天气,温度等等。
但是他不准备再次露面,在将这些幸存者收进空间的那一刻起,他就决定,从今往后,不再对这些幸存者提供任何帮助。
如果在这样条件优越的世界内,这些人都没办法活下来的话,那么还不如不救他们,让他们在蓝星上自生自灭的好。
此时刘路在听到这些意见后,心中权衡良久,最后他觉得还是不要麻烦元成天尊了,这种小事都要找元成天尊,估计会让他老人家厌烦的。
于是心中有了计较之后,他便给各位辅助官员下达了任务,领到任务后,各官员鱼贯而出,开始四散前去完成任务。
只见在整个群鸟世界中,一个个官员组织起数量不一的群众,带领这些幸存者开始进行工作。
经过分配,所有人各司其职,有人去平整土地,有人开始播种,有人挖掘渠道,将大河之水引入田中,进行灌溉。
这条大河水量充沛,可以说是这三百多万人的母亲河,因为其水色呈现红褐色,于是就将这条河命名为赤河。
剩下一些人在带领之下,开始挖掘起来,他们正在建造的是一种简陋的居住场所,地窝子。
这是以前龙国刚刚建国时,在一些偏远地区开垦田地的军民曾经的住所,没想到在这个异世界,这种简陋的住所,又再次发光发热。
另外一些人在带领下,长途跋涉,走出十几公里,将那些粗壮的大树砍伐,然后顺着赤河将这些树木带回居住地。
于是,一排排简陋的木房子拔地而起,老弱妇孺首先住了进去。
新的家园,一切都是欣欣向荣,朝气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