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逆子叛国 > 第227章 洞察宁王之野望

第227章 洞察宁王之野望(1 / 1)

看到李靖昏厥,高士廉慌了。他还打算把里李靖抬去战场呢,可若是昏厥的话,还怎么抬?

这可是眼下这场唐宁之战,大唐翻盘的最后机会了。

如果部不能把李靖这个战神给弄到前线去,河北道将会像上次一样,再次被宁国全线占领,将来圣上回归,该怎么交代,弄不好,会掉脑袋的!

“李公!李公醒醒啊!”高士廉一边呼喊,一边用力的摇晃李靖。

被高士廉晃荡的脑袋摆来摆的李靖,又开始咳嗽,“咳咳……”

“李公你终于醒了!”高士廉一喜,赶紧俯身去看李靖的。

哪知,李靖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口中的血沫子直接喷了高士廉一脸……

高士廉:……

可再看军神李靖,并没有醒来的迹象,依然双眼紧闭,脑袋无力的歪向一边。

“这,高相公,实在是抱歉!高相公稍等,容我去取毛巾来!”说完,李德俭转身离开。

很快,李德俭慌慌张张取来毛巾,“高相公,快,擦一下吧!”

“无妨,无妨。”高士廉接过毛巾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沫子,脸上笑嘻嘻,心中……

“高相公还有什么需要向家父说的,可以的话待家父苏醒后,我代为转达。”

李德俭问向高士廉。

“唉,本来……算了,看来是不行了。就这样吧,你好好照顾你父亲,望他早日康复吧,大唐需要他啊!”

说完,高士廉极度郁闷的离开了李靖的宅院。

李德俭赶紧跟随,把高士廉送至大门口,看着他上了轿子逐渐走远,这才放心回了后院。

回来时,手上端着脸盆与毛巾。

“阿耶,高相公离开了,起来洗把脸吧。”

李靖的脑袋正无力的歪向里侧,听到儿子这句话,缓缓把把头转向外面,好像这一转头,就花光了全身力气。

待看到屋内只有自己的儿子时,“噌”的一下,就坐了起来。

“这个老货,明摆着是要坑死我啊!都吐血了,他居然还想把我推到战场上去,若不是晕倒,他还不肯罢休!老东西!”

李靖这一坐起身,完全没了刚才奄奄一息的状态,大马金刀的坐在竹塌上,接过儿子手中的毛巾,洗了把脸。

“阿耶,为何不去前线统军?儿听说,前线形势危急,宁国正试图攻破燕山长城防线,一旦攻破,河北道怕是无法抵挡住宁国的骑兵。”

而且,还有一点,李德俭不明白,眼下正是急需军事统帅的时候,如果此时自己父亲能能够挽回局势,那就是帮了太子大忙了啊!

别人都在千方百计的向太子表忠心,向新君靠拢,过着说提前交好,为将来的政治前途做铺垫。

而自己的父亲,却反其道而行之!

“你是不是想问,为什么别人都在争相亲近太子,而为父却无动于衷?”

李靖看向自己的儿子。

“呃,正是。”李德俭点了点头。

“这场战争,说到底,还是太子与三皇子的争斗,一争储的的延续。凡是争储,永远都不要参与进去。”

“另外,你记住,以后也不要和太子走太近。正常的臣下与储君的关系就行了,不可过于过于亲近。”

李靖盯着自己儿子,慎重叮嘱道。

“阿耶,这,这是为什么啊?太子明明就是未来的国君的。况且,儿与他在幼时关系就很好。”

李德俭不解,听了自己父亲的话,更加困惑了。

“唉。孩童时期,你们是玩伴,可如今不同了,他是太子,是皇位的争夺者之一,而历来皇位的争夺都伴随着杀戮,伴随着腥风血雨。”

“提早的站队,都是一场豪赌,为父不希望我李家因站错队而覆灭。”

“你以后要记住,而且以后也要告诫你的子孙,我们李家,效忠的永远是朝廷,也就是皇位上坐着的那一人,而不是未来的某一个人。”

“未来的变数太大,我们赌不起。一旦赌输了,那就是人头滚滚。”

“我们始终效忠朝廷,效忠皇位上的人,而不去投机走捷径,虽然不能成为那人的左膀右臂,不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能称为顶级的一流家族,但可保家族长久昌盛。”

历史上李靖在朝中始终坚持中立,看起来是很迂腐,低情商,其实却是最高明的。

不随便站队,不过早站队,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房玄龄杜如晦子嗣过早站队,或者胡乱站队,最后下场凄惨。

长孙无忌虽然站队没有出问题,但是下场依然凄惨。

最稳妥的还是不站队,始终保持中立,只效忠朝廷,朝廷归谁,就效忠于谁。

但凡急着找新主子,最后都没有好下场。

看看贞观第一梯队的其他大臣后来的结局吧。

长孙无忌先站了太子,发现太子这个号废了,又去养了小号晋王,扶持晋王,结果落的个整个家族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连几个姓长孙的驸马都没能幸免。

高士廉就不说了,他的利益是与长孙家捆绑在一起了,长孙家倒了以后,高家也完了,高家的驸马也落了个降职发配的下场。

房玄龄的儿子儿媳因脑子抽风去造反,结果被借题发挥,最后房家落的个人头滚滚,房玄龄被取消配享太庙的资格。

杜如晦的儿子杜荷,因为站队太子李承乾,驸马杜荷被砍,公主改嫁,杜家流放。

……

所以,还是李靖这种,看似低情商,看似不懂人情世故,但却能让自己的后代安全无虞。

“可是,阿耶,三皇子已经到境外立国,如今是宁国的君王,已经不是亲王了,获取大唐储君之位已经不合礼法了啊!”

“礼法?哪位皇子实力更强,礼法就接纳哪位皇子。礼法永远是为强者服务的!因为礼法本就是强者创立的。”

李靖双手负于背后,看着远方,一字一顿的说道。

“太子监理国政,三皇子为宁国之君,唐宁之战,太子与宁王各执一方。如今大唐兵强将广,国力雄健,难道阿耶还认为宁国最终会取胜?”

听了儿子如此一问,李靖并没有急着回答。

他是战神,是统帅,自然对军事无比热衷。对于大唐边上一个靠武力硬生生打出的大国,怎能不好奇。

因此,李靖早就开始研究宁国了。

研究李恪从不足万人的部曲兵出境,到破库莫奚、契丹,夺得一块得以安身立命的土地,再到后来逐步拓展。

还研究过宁国立国后的整体战略,以及每一场大型战役。他看到了这背后的精妙战略设计,以及艺术性的战术执行。

更看到了宁王,训驭四海、鞭笞六合、鲸吞八荒的壮志雄心!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盛世医妃:王爷有种别来撩 开局净身房从太监开始逆袭 弃子如龙 大唐开酒楼的我镇国将军 假太监:从皇后到女帝制霸后宫 逍遥小掌柜 入戏太深 让你当昏君,你统一世界? 三国:两个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