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逆子叛国 > 第304章 细作的背后

第304章 细作的背后(1 / 1)

自洛阳一直巡视到陕州,李恪才回宫。

洛阳的到陕州这一段全是连绵不绝的群山,因此,李恪才比较关注这一段的铺设。

刚回宫,曹腾就来汇报调查的,原唐境百姓埋怨朝廷区别对待一事。

曹腾拿出一张名单交给李恪:

“这是几个中间人的名单,他们都是原来长期往来大唐和吐蕃的商人。他们如今在吐蕃和宁国两边都有家。”

“很难说他们是哪一国人。这些人中有吐谷浑人,有党项人,有粟特人,还有吐蕃人,还有汉人,但他们都受雇于吐蕃。”

然后又拿出一张:

"这些是各地出现在现场人引导舆论的人名单,这些都是当地人,是被上面的人收买的。反复拷问,他们都说是人群中喊几句就你能领钱,其他的知道的并不多。"

吐谷浑人、党项人,正是生活在原吐谷浑境内的一批人,理论上来说,这些人在吐谷浑被大唐消灭以后,就算是大唐人了。

而大唐被宁国驱赶走了以后,他们理应是宁国人了。

可他们这些长期行走于大唐与吐蕃的商人们,却不这么认为。

这个时代,作为上期奔走的行商,对国家的忠臣度都不高。

尤其是粟特人,甚至连国家的概念都没有。

历史上,他们广泛分布于从拜占庭到波斯,从波斯到大唐的商路沿途的各个国家。

他们没有国家的信仰,没有国家的忠诚,他们只追求利润!

因此,这些没有国家忠诚度的行商,对宁国更没有忠诚可讲的行商们,被收买也就不难理解了。

李恪看完,把两张名单拍在书案上。

“人不是都抓到了吗?”

“都抓到了。”

“那就行。不管是细作,还是为细作干活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部砍了!另外,把这些为国外细作做事的人,全部画像,写上他们的详细信息,”

“写上他们的恶行。印刷出来,张贴在他们的邻居、亲戚的门口。让各里长监督,一年内不得揭下、不得损坏!”

听完李恪的吩咐,曹腾身子一颤,这,杀人诛心啊!

没错,李恪就是要杀人诛心,就是要让他们不但身死,还要社死!大写的社死!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

李恪为了培养混元卫,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费。

但依然没能杜绝这种现象。

数百名人员办事的混元卫,根本无法看护如此庞大的国国家,只能被动性的去解决问题。

要解决细作问题,首先还得要提高普通百姓的警惕性。要让他们知道:国虽安宁,但细作就在身边!

如果你不多留个心眼,被人利用了,那就等着砍头,等着社死,等着全家、亲戚都被戳脊梁骨吧!

“吐蕃为什么忽然急躁起来了?用起这种方法了,原因呢?有没有审问出来?”

“这个,那些商人也不知道。据他们说,如今吐蕃朝中,有一种焦虑。他们之前盘算着,想趁大唐宁国激战,用计拿下剑南道。”

“毕竟剑南道易守难攻。可没想到,宁国的军队太难应付,获取剑南道的计划落空了。”

“于是,他们又把主意打到了远离长安、洛阳的西域,也就是大唐刚打下的西突厥的控制的那些地方。”

“可还没等他们准备好充足的粮草兵员,大唐又被宁国从西域赶跑了……”

“因此,他们盘算着利用洛阳远离西域这个劣势,慢慢渗透西域,挑起动乱,而后让西域从宁国脱离,他们再吞并西域!”

“可又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宁国又要大规模往那边移民了,一旦中原百姓移民过去,必然心向宁国,就没那么容易策反西域。”

李恪听到这里,抬头看向曹腾,“这么说,我们的移民走在路上时,吐蕃很有可能跑出来捣乱!”

曹腾点了点头,

“他们担心宁国在移民西域后,更难获取那里。这才在原唐地四处煽风点火,希望能挑起混乱的局面,目的就是阻止宁国的大移民实施!”

李恪听完,没有说什么,用指尖轻轻的敲着书案。

“这些的都是那些商人的猜测,真实原因得而知。”看李恪不说话,曹腾想了想又补充道。

“这些商人既然能被吐蕃挑中,被收买,自然是经常与吐蕃上层打交道的。长期交流中,难免会听到一些敏感的信息。”

“再加上他们长期在吐蕃国内穿行,自然也能看到很多不同寻常的举动,以他们聪明的头脑,推断出这些结论也并不难。”

“不管他们分析的原因是不是正确的,既然吐蕃不愿意安生,那就开战吧!”

“这件事到此为止吧,你把扫尾工作做好,这很重要,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另外,这次出了这个乱子,算是你的严重失职!”

曹腾听到这里,浑身一冷,不过还是躬身道,“臣,愿意领罚。”

“你的处罚先给你记着!接下来你继续扩展混元卫,把人数增加到现在的十倍!人数虽多,但依然要求是精兵强将,可不是十倍的草包!”

“如果下次还有这种,境内被大面积渗透的事件出现,你的处罚就一起清算!”

李恪盯着曹腾,极其严肃的口吻说道。

“臣,定当竭尽全力!”

李恪挥了挥手。

走出大殿的曹腾,后背早已经被冷汗浸透。

走向混元卫独有的监牢,他准备把恐惧化为鞭力,再去请教一下那些细作,看看能不能再挤出些有用的信息。

李恪本以为这次事件中,暗中引导舆论的是南亚的李二所为,可没想到竟然是吐蕃!

如今的吐蕃,难道不应该瑟瑟发抖才对吗?

为什么要来招惹宁国?

难道认不清形势吗?

本来,李恪的想法是,最近几年先不动吐蕃,宁国立国以来,一直都在打仗,也该休养生息几年了。

反正吐蕃的气候,以当前的条件也不便于开发。而且如今还夹在大唐和宁国之间,已经翻腾不起多大浪了。

留着的话,还能作为宁国与大唐之间的缓冲。

可吐蕃不这么想,

他不甘寂寞,他要整事,他要跳!

那就只好拍咯!

于是,李恪立即召集军方的将领们,到枢密院衙署议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盛世医妃:王爷有种别来撩 开局净身房从太监开始逆袭 弃子如龙 大唐开酒楼的我镇国将军 假太监:从皇后到女帝制霸后宫 逍遥小掌柜 入戏太深 让你当昏君,你统一世界? 三国:两个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