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逆子叛国 > 第308章 史诗级大移民(五)

第308章 史诗级大移民(五)(1 / 1)

李恪远远的看着这个荥泽县令,满意地点了点头。

“沙进,你去,让他告诉百姓:等铁路修好了,凡移民,可以每年一次,免费乘坐火车回来看望亲人。”

沙进面色一喜,立即狠狠地点了点头,朝着县令挤了过去。

到了县令身旁,沙进贴近其肩膀耳语了一番,而后县令面色严肃开始上下打量沙进。

很明显,不信任。

凭空跳出来一个人,说没这么一个优惠政策,如果县令不加甄别,当众宣布。

最后是有人冒充,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政策,那朝廷的信誉就会严重受损,百姓才不管当初是不是有人冒充传信。

他们会想,朝廷出尔反尔,不讲信用?

因此,这是件大事!必须要证实沙进的身份,以及沙进多带来消息的真实性才能宣布。

毫无疑问,如果百姓们带着这条消息启程,那必定会越走越有劲,而且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想想看,来回都由朝廷给负责,那这一路的花销就能省去了,不会因出门长途跋涉而破产。

沙进自然看出了县令的疑惑,没好气的从怀中摸出了一块金色腰牌,抓起县令的一只手,“啪”的一下把腰牌拍在县令的掌中。

县令拿起一看,“神武卫副统领沙进”

看到上面的内容,县令立即双手托起腰牌,躬身递还给沙进,同时问道,

“王上在哪里?”

“怎么你还不信!?”

“下官也不是不信,只是十分仰慕王上,今日有机会一睹天颜,当然不会错过。”

沙进无语了,文官们这张嘴啊,唉!

也不由得县令如此恭敬,沙进虽然是个护卫统领,但也要看给谁做护卫,还要看品级。

县令的品级和沙进的品级还差八百里。

虽然县令在沙进面前是个不值一提的小芝麻官,可心思缜密的他,还是笑眯眯的向沙进做进一步的求证。

沙进无奈,只得转朝向李恪的方向。

县令会意,朝路对面看去,果然看到路对面的的人群中,李恪被几名魁梧大汉围在中间,虽然人群很拥挤,却没能挤到李恪。

作为一个县令,他是没有资格上朝的,也没有资格觐见李恪。不过,正如他说的,排除对李恪作为君王该有的敬重之外,从文到武,他对李恪都是无限敬仰!

几年前李恪诗、词、书,他都读过,在宁国的诗会上,也多次见过李恪,因此,一眼就认了出来。

县令看到对面的李恪朝他点了点头,他也立即朝李恪庄重地隔空一礼。意识到李恪不愿意暴露身份,他也没有往李恪身边凑。

既然已经证实了,县令立即清清嗓子,朝着路上缓缓前行的移民喊道:

“刚刚接到上官通知,王上决定,宁国铁路修好后,诸位如果这边还有亲人,可以每年一次免费乘坐火车回来,看望你的亲人!”

“听到的,转达给前面的人!王上不忍你们骨肉、亲友永远分离,允你们每年一次乘坐火车回来!”

县令喊着,自己都开始激动、感动的嘴唇子哆嗦起来。

毕竟,他也知道,这么远的距离的花销,一个普通人是无论如何也承担不起的。

而李恪这一句承诺,为百姓又节省了多少钱财!

不过,相反的,朝廷要为此背上一个大包袱。

“火车!?”

“那是什么车?”

“你不知道?如今洛阳以西都在用那种造型奇特的铁铤铺路,据说就是在上面走火车的,听说会速速会很快!”

“你怎么知道?”

“我小舅子隔壁乡的,在工地上就是铺那个的,据说已经有人在宁城坐过那种车了,跑的飞快!”

“我也听说了,说是一个车厢就能坐一大群人!而且还不用牛马拉!”

“真的假的?不用牛马拉,那用什么拉?骡子?”

“骡……去去去,跟你这个老土说不明白!”

“哎,管它用什么拉!既然是王上让我们坐那车的,肯定就不是一般的车!”

“就是啊!操那心干什么,只要能免费乘坐,到时候就可以回来看看了!”

移民们一边走一边相互讨论着。

而刚好走到县令身边的人,也一再向县令求证,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顿时浑身来劲,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其实,他们也已经做好了一辈子不再回来的心理准备。

毕竟实在是太远了。

这么远的距离,要走半年多甚至一年。

半年多的时间,都走在路上,那这段时间的收入肯定都没有。

不仅没有收入,还要不停的消耗。不说其他的,单说吃饭。

一个成年男人,每天吃饱的话要一升多粮食,如果还要不停的走路的话,就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一天就要吃两升以上才能保证体力。

就按两升计算,一个月就是六十升。

像上面说的,女儿要回娘家看父母,一个人不合适吧,需要夫妇同。

女人食量小,夫妇两人一同走,一起按每月消耗100升计算,走上半年就要600升,走上一年就是1200升。

一共是12石粮食。

不个时代耕作技术,亩产一石左右,也就是要有6--9亩的土地一年的粮食,才够这一趟吃的。

这还不说改善生活,吃点荤腥,吃点其他菜。

还不算住宿,不算生病求医用药,不算添置衣服。

什么都不算,单是吃这一方面,就要这么多的消耗。

而且,这还是在治安良好,路上的所有盗贼、土匪、野兽、毒虫被夫妇两人孝心感动,主动避开的们的情况下!

如果实在担心半路凉凉,还要雇上几个游侠、健儿,一路护送。

这一护送可不得了,吃的方面消耗加倍!

另外还有佣金支出!

如果只找上两个人护送,单吃的就得几十石,需要几十亩地的收入。

可关键是,你这一年都在路上,一年没有收入,上一年攒的粮食,这一年在路上吃了,却没耕种,下一年饿死吗?

所以,这个时代,普通百姓,根本就不具备出远门的条件!

如果这次宁国大移民不是朝廷出资,又在沿途准备好一切,这么大规模的迁移,到达目的地的人口,恐怕不及出发时的十分之一。

剩下的十分之九,要么是饿死,要么是病死,要么是中途逃走了。

历史上的数次中原大移民,如果不是官方支持,普通百姓基本就不可能实现跨地域的迁移。

尤其是那种中原到江南,甚至到岭南的,基本都是当时的大地主,或者世家大族。只有他们才能安全迁移到南方。

因为这些人,本身就有雄厚的财力,囤有吃不完的粮食,有自己的医生,有家兵,甚至族兵,迁移的路上,也不担心饥饿、病痛,以及人身安全问题。

如果读者中哪个靓仔或小仙女,祖上是从中原迁到南方的,那么恭喜你!

你的祖上阔过!

你的祖上,不是大、小地主,就是大、小世家!要么就是做官调过去的。

不然,在那个时代,真的没有办法迁到那么远的地方!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从假太监到假皇帝 三国:我真是个书童 重生灵帝:三国英豪皆小弟 新婚夜被王妃勒死 我真不想当圣人啊! 我在大唐开商铺 大明:开局给皇子讲授屠龙技 穿越大明:开局一个陈圆圆 大唐:镇国神婿 我的岳父是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