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一直站在大殿台阶之上看着下面的一切的贺兰渊一步一步走到文竞云的身旁,牵过她的手,将她带回原来的台阶之上。
“云儿,你和他说什么对错,他如果能够真正反省自己的错误,又何尝能够落得如此的下场。”
“今日咱们也不是让他来论对错的,而是要通过此事告诉世人,文将军府是清白的,是不允许任何人污蔑的。”
贺兰渊转过身,眼神犀利地看着大殿之中的所有人,“既然文将军府是被陷害的,那么曾经指使文将军府勾结敌军的前太子贺兰千,他呢?他所犯的罪名是真实的存在吗?”
“南朝的太上皇,睁大你的眼睛好好看一看,看看曾经被你打入天牢,再也没有出来的贺兰千他到底是何人?”
贺兰渊从顺德帝的身上将眼神移开直接看向殿门外喊道“把人给我带进来。”
进殿之人赫然就是穿着本朝服饰的匈奴二皇子耶律齐。
早在北城和匈奴停战之时,现任的匈奴王耶律鹏就将耶律齐送给了贺兰渊,对于耶律鹏来说,反正耶律齐是他和贺兰渊共同的敌人,交给谁来处置也无碍。
原本贺兰渊和文竞云是准备将耶律齐的脑袋用来给贺兰千祭典,但是也不急于一时,留着他还能派上用场,今日这不是正好就用上了吗。
其实贺兰渊和文竞云早已经期待这一日的到来了,也许不只是他们二人,其他人也都在期待着,等待着。
“贺兰江,你好看看此人的面孔,是不是相当熟悉?你们二人当时把酒言欢的场面是不是就近在眼前?”贺兰渊指着耶律齐对着贺兰江嘲讽地笑着。
“当时你们二人有多么高兴,如今是不是就有多么失望,你们想要的是得到了,可是最后的下场呢?”贺兰渊说着也从衣袖中掏出厚厚的一叠书信。
同样扬手扔向了大殿之中,这一叠子书信就是当年贺兰江和耶律齐所写的书信。
全部都是文家几兄弟在匈奴王庭耶律齐的书房中找到的。
也许贺兰江这边早已把来往的书信都销毁了,但是耶律齐可没有这么做,他恐怕还存在再次利用这些书信给南朝制造内乱,只是他的算盘是打的好,可是没想到中途却出现了变故。
最后这些来往的书信却到了贺兰渊的手中。
这段时日,耶律齐到了贺兰渊的手中,没少吃苦头,他现在什么都愿意说,只求谦王和谦王妃能给他一个痛快,有时候活着比死了更痛苦。
“我和贺兰江来往的书信都是由左相府的监军谭永博所负责,曾经来到都城的大殿之上当做证人也是经过左相府和贺兰江的安排。”
“我们双方达成协议,五年之内南朝与匈奴不再开战,为了让我当殿来作证,贺兰江许以我两百万两银子、南朝的珍品百余件以及美人百人,所以我才亲自前来。”耶律齐一字一句回忆着当时所发生的事情。
这些东西都是在匈奴与南朝还没有开战之前,就已经秘密送到匈奴的,也就是说这事情早已预谋已久。
每听一次这件事情,贺兰渊的拳头都握得紧紧的,贺兰江为了皇位也算苦心积虑,只是他不该、不该……
不说那些银子和珍品可以造福多少南朝的百姓,白白的送给敌军糟蹋了多少,那些真金白银可都是贺兰渊收刮的民脂民膏。
只说送去匈奴得美人,除了被耶律齐糟蹋之外,又哪里还会有命在,那些可都是各家辛辛苦苦养大的,其中不乏名门贵女,可惜白白送了性命。
这全是因为贺兰江!
还没有等殿中之人从耶律齐的话里回过神来,贺兰渊就又向殿外喊道“把人带上来。”他就是要让这些人看看他的太子哥哥是如何一步步被冤枉的。
此次进来的竟然是最意想不到的人,她是前太子贺兰千的表妹顾侧妃。
再一次见到顾侧妃,所有人都疑惑不解,当时不是听说顾侧妃在被送往尼姑庵的路上不慎堕入县衙死了吗,就连顾家的人也已经证实,如今怎么又会出现在这里。
贺兰渊能够看出来大家的疑惑,所以下一句他就开始替大家解惑。
当年顾侧妃因检举太子有功,所以皇上便饶了她一条命,将她送回了顾家。
可是顾家如何能够容忍的下她,所以决定把她送往尼姑庵。
在送去尼姑庵的路上,是贺兰江派人暗中下的杀手,因为他怕顾侧妃泄露什么秘密所以就准备下杀手。
顾侧妃所坐的马车向县衙前疯狂奔跑的时候,最后一刻是贺兰渊的舅舅尉迟进德所救。
虽然当时发生那么大的事情那种情形下,谁都没有心思在想着其他的事情,都在被前太子贺兰千和文将军府的事情所影响,都怕有所牵连。
但是贺兰渊在心痛的同时,也在尽力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想要还原事情的真相,想要证明太子哥哥的清白。
所以救下顾侧妃的那一刻,从顾侧妃口中得知部分对二哥有用的消息,他就准备将顾侧妃带到皇上的面前。
可是是他的外祖父和舅舅阻止了他,当时那种情况,光有一个侧妃的证词一点用处也没有,而且皇帝的态度又很明显,将顾侧妃送去只有一死的下场。
而且还会牵连更多的人,甚至是贺兰渊的生命。
最后无奈,也只能等到今日才能让顾侧妃重新回到所有人的视线当中。
顾侧妃对前太子的感情没有掺杂着一丝假意,只是当时被贺兰江以顾家全府之人的性命所要挟。
她每日都被那种选择折磨,一边是自己的爱人,一边又是自己的家人,她该如何选,她迟疑一日,顾家的人就无缘无故的死一位,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当时她想着要把这件事情告知与太子,只是她被当时的贵妃娘娘以为太子挑选正妃一事为由,叫去了别宫,等到回来的时候,事情已然变得不可收拾,所以那时的那一刻她才选择了家人,而放弃了太子。
不过无论当时她是如何选择,太子最后的命运也改变不了,只不过顾侧妃仍然接受不了自己的选择,所以虽然侥幸活下来,但是她知道自己的身子,如果不是一直撑着在等待这一日的到来。
想来她早已追随太子而去,她的去太子在的地方,祈求他的原谅,继续照顾他,在他身边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