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就连夏霜都以为林如月是因为自己扛了文紫跑,在吃醋,所以不让夏霜再靠近文紫,却不想,这妮子却是早就在想救文紫的办法!
很明显,若是夏霜靠近,秦时月必然会警惕,但如若换做她这个弱女子,秦时月必然就不会有任何怀疑了。
而现在林如月那推球儿的方法,明显是在试探牵引文紫的那根绳索!
见状,夏霜心底又是莫名的一疼。
明明自己什么都给不了她,还老是连累她,她却仍是怀着那颗感恩的心,不管什么时候都在为自己考虑……若是这天下的人都像她这样,又哪里还会有什么纷争杀戮?
故而夏霜在心底隐隐发誓,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做伤害她的事情,即便是拼上自己这条性命,也绝不能让她有任何的危险!
那边,秦时月很快便悟出了不对劲儿。
“妮子呀,你叫什么名字?那夏霜,到底是给你们灌了什么迷魂汤了?你们一个两个的,都这么向着他?”
“前辈,我,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林如月终究还是江湖阅历浅了,虽然只是那么一瞬的迟滞,但这一瞬,已经足够别人在她眼里得到很多信息,又更何况是秦时月这种老妖怪?
“呵!你个妮子倒是贼得很,明明知道老身在说什么,却在那儿装傻充愣!你不用担心!老身没有恶意,否则,你这般把老身晃来晃去的,老身早就教训你了不是?”
听到秦时月这样说,夏霜这才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若要打,夏霜不惧秦时月,而且以秦时月现在的情况,恐怕根本就没有那能力再跟夏霜抗衡。
夏霜所担心的是,若是自己失手弄坏了秦时月,那自己岂不就是那个让偃术绝迹的千古罪人?
“你放心,若是老身再年轻个一千岁,恐怕也会为夏霜心动……”
听到秦时月说出这种话,夏霜忍不住浑身都冒起了鸡皮疙瘩!干脆转过头去不再看那俩人一球。
结果两个人竟然相谈甚欢,在那儿有说有笑了起来!反倒是文紫,脸色凝重,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说着说着,似乎是触及到了秦时月的往事,秦时月的声音忽然开始变得忧伤了起来,并点名叫了声胖子!
“那边那个龙虎山的小肥仔,你不是想知道诸葛卧龙当年的事迹吗?现在老身就可以说将与你!”
听了这话,胖子是说不出的兴奋!那双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要不是这隧道狭窄,他能一跃三丈高!帮你把太阳都给摘下来!
夏霜本来就是诸葛武侯的迷弟,朱伟也同样神往,故而一时之间,所有人都被秦时月给吸引了过去。
照秦时月的话说,当年诸葛武侯还未出道,便已经艳惊四方!
当时秦时月觉着这个小孩儿有意思,便故意出了道题,弄了把鲁班锁来难为年幼时的诸葛亮,却不曾想,诸葛武侯却是只用了一顿饭的时间,便打开了鲁班锁!
接下来的十几年里,秦时月就一直在诸葛武侯的附近,除了诸葛武侯学习钻研的时间,只要一找到空隙,秦时月就会找诸葛武侯比试。
这十几年的时间里,诸葛武侯的成长,简直是秦时月生平仅见!
在秦时月近千年的经历中,从未有一个人能在短短十几年内把机关、易数、兵法和农耕这些庞杂的学识全部学全的,更别说是融会贯通了。
但诸葛武侯,却竟然不仅融会贯通,更是有了自己的建树!
在说到这里的时候,秦时月的语气中充满了感伤和缅怀,更多的,却是一种似是小女儿闺中思郎的感觉。
不过也对,诸葛武侯是何其传奇之人,连夏霜他们这些男人都为止着迷,更何况是秦时月这种女儿身?又还在诸葛武侯身边陪伴了几十年?
后来,便是武侯被三顾茅庐请出了山。
当时张翼德看诸葛武侯在午睡,觉得让刘玄德在烈日下苦等,是亏了他家大哥,便要去放把火把茅庐给烧了。
当时秦时月就在场!要不是刘玄德及时把张翼德拦下,秦时月的刀都已经出鞘了!
后来那些年,诸葛武侯一直为汉室尽心尽力,可以说是呕心沥血!
秦时月懂男子汉当以家国为重的道理,故而一直守护在侧,再未打扰过诸葛武侯,直到五丈原。
在说这一段往事的时候,夏霜心中隐隐冒出了一个念头。
照理说,以秦时月的学识和见识,在那种年代应该是很多才子追逐的对象才是的。
莫不是因为她是偃甲之身,而且年长了诸葛武侯几百岁,故而没有被武侯所接受?
毕竟当时即便诸葛武侯再忙,见上她一面的时间也总还是抽得出吧?
其他的都不说,每每打上一场胜战的时候,总要开个庆功宴以表彰和封赏有功之臣吧?
这种时候一般都是刘备的事儿,诸葛武侯在侧只不过是陪衬而已……
再者,秦时月什么身份什么本事,十几年的相处下来,诸葛武侯不可能不知道。
即便是蜀国兵再多将再广,将领这种事儿还不是多多益善?诸葛武侯又为何不用秦时月?
说来说去除了这个理由,夏霜想不到还有其他可能。
但夏霜也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将出来不是?只能是默默的闭上了嘴,继续听秦时月对于往事的诉说。
照秦时月的话说,当年在五丈原的时候,诸葛武侯并未殒命,而是诈死!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无不惊讶!就连文紫,都是一脸吃惊的表情!
“没错,这种事情,我不会乱说的。当年他诈死,是为了回去处理一件重要的事情,同时也是为了让魏国放松警惕,以为自己殒命,故而大军来犯,届时便可以借着蜀道的优势,大创魏国,为再度北伐打下基础。”
这倒的确是一条不错的计谋。
入蜀之路的确艰辛,这也是为什么魏国花了那么多年才攻下蜀国的原因。
若是能借着地理的优势重创魏国,等到再一次北伐,无疑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