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平原郡与乐安郡的黄巾乱军中的黑山部也在一旁虎视眈眈,你李云义怎能以为占据了北海郡,就能高枕无忧了呢?
对于郭天的担忧与顾虑,李云义看在了眼里,也记在了心里。
但他并不太好向郭天这个土生土长的汉人去解释,有时候军队兵马多了,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诚然在这个时代,兵强马壮者为天子。
可同样在拿起锄头、铁锹就能成为士兵的时代,这种杂牌军除了能够充当炮灰,增强声势之外,于一方势力再没有任何用处,相反还会增加粮食消耗,杂乱无章之后引发哗营哗变的概率!
李云义想要彻底堵绝此事,才会在黔陬县大练新兵强军。
可强兵不是那么好练的,李云义不仅要保障新兵强军的战斗能力,每日三餐不缀还要餐餐加肉,李云义还要开设临时学堂,亲自培养政委指导员,去告诉这些新兵强军,为何而战。
为了汉室?为了他们汉族?
都不是,是为了他们自己,和亲眷家眷,以及子孙后代而战。
只要能够打胜仗立军功,自己不仅能够高官厚禄衣食无忧,还能惠及家人,于子萌荫。
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李云义不仅会缺粮,还会缺大量的金钱!
在这个绢布能够和钱银挂钩的年代,如果不能给每名新兵新军做一身统一的训练服,给他们亲眷分发几匹绢布,让他们看到起初的一点蝇头小利。
根本就不能增加他们训练的积极性。
这样一连串的事情堆积下来,让李云义到处节源省钱的同时,也将目光放在了开流之上。
而这一大片油菜田,将是他在北海郡创业初期,最大的财富积累。
在这个要用醋布当调料的年代,油盐可谓是必需品。
人没有油盐的摄入就会没有精神,在极度萎靡之下,别说打仗了,就连种田都是妄想。
徐州不缺盐是肯定的,毕竟靠海有海盐开垦就不说了,历史上两淮最具有特色的盐贩子就在徐州境内。
但油这种东西,在大豆尚未普及的年代,汉朝人民想要摄取油类物品,除了动物肥肉压榨之外,就只有油菜了。
可眼下恰逢黄巾乱军祸乱全国,粮粮食都不够吃了,谁又会费劲巴拉的种植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