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穿成炮灰也要带崽致富 > 第392章 捡重要的说

第392章 捡重要的说(1 / 1)

岁儿擅自做主,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虽然事情都不大,这种风气,可不能惯着!

万一以后坏了大事怎么办?

必须给他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才能让他长记性!

“这几天,不许再回你那王府去了,留在这里扫地,什么时候长记性,什么时候作罢!”

岁儿吹着自己红彤彤的手掌,整张脸都垮了下来。

“娘,我的伤还没好呢...”

沈月遥眯着眼睛道:“你说什么?”

岁儿当即一缩脖子,“我什么都没说,一会儿就开始扫地!”

“要有下次,我把你另一条腿也打断!”

“是是,娘说的是,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岁儿作势要去拿拐杖,沈月遥又一挥手,制止了他。

“先不忙!”

说完,沈月遥看向李义府。

李义府顿时浑身一激灵。

“院监大人若有吩咐,学生义不容辞!”

他算是看出来了,岁儿怕王妃,胜过怕摄政王!

刚才摄政王一瞪眼,岁儿还敢反驳两句,可沈月遥一瞪眼,顿时把他吓成了鹌鹑。

沈月遥的表情,忽然变得淡薄了几分。

“你先出去!”

李义府如蒙大赦,赶紧一躬身,从书房里退了出去,临走前还小心的把大门给关上了。

毛骧很是自觉的站到门口,和许褚一里一外守卫着。

他知道,沈月遥肯定有很重要的事情,和岁儿说。

“岁儿,坐下!”

岁儿偷偷看了一眼沈月遥的脸色,讷讷的说道:“我,我还是不坐了...”

“让你坐下就坐下,哪来的那么多废话!”

岁儿急忙正襟危坐,摆出一副郑重的模样。

“你觉得,李义府此人如何?”

岁儿没想到沈月遥会问起李义府来。

他略一沉吟,道:“我和李义府的交情不错,这副拐杖,就是他给我做的,对于他,我还是比较放心的。”

沈月遥低头沉思,半晌不语。

李义府,原书中乃是大名鼎鼎的‘人猫’,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是打寅初期第一大奸臣也不为过。

在李格称帝之后,他结党营私,卖官鬻爵,算是个坏事做尽,好事不干的家伙。

现在自己既然来了这里,和秦招远成了夫妻,那么肯定会辅助秦招远称帝。

不过,李义府现在终究还是个孩子,谁也不敢保证,进入书院之后的他,未来会是何等模样。

而且,从他现在的表现看来,的确是把岁儿当成知心好友对待。

见沈月遥不说话,岁儿小心翼翼的问道:“娘,李义府有什么异常之处吗?”

沈月遥摇了摇头,“日久见人心,现在他是好是坏,尚无定论,不过,重要的事情,暂且还是不要让他知道的好!”

岁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我已经向你父王举荐,等你伤好了之后,去书院开一门算学课!”

岁儿眼睛一亮。

“这意思是说,我以后再也不用当学生,而是去当先生了?!”

他可是受够了当学生的苦。

并非是因为课业,而是因为,在秦家吃惯了好东西他,实在是不想踏入书院的食堂一步了!

如果能成为先生,就能享用书院给先生们单开的小灶。

那里的厨子,可是从秦家厨房出来的!

“你的伤,估计再有两个月也该好了,你要记住,开了算学课之后,一定要注意甄选人才,如果有成绩很好的,可以举荐给你父王!”

“那是自然!司农寺那些废物,算了简单的数目都要好几个时辰,估计民部的那些家伙,也强不到哪去!”

说着,岁儿忽然一愣,猛地一拍大腿!

嘶——

他忘了自己腿上还有伤,顿时疼的倒吸了一口冷气。

“娘,莫非...”

沈月遥笑道:“还不算太笨。”

司农寺主掌天下农事,管理朝廷粮食积储,筹划各地的禄米用度,都需要经过大量的计算。

别看那些白胡子老头,一个个没多大本事,可实际上,最低也是六品官!

民部也一样,除了掌管国库之中的银子之外,赋税、军需、户籍也是主要司职。

要知道,这两个衙门如今都在郭浩的手中。

民部尚书和司农寺正卿的位置不好拿,就要从下面的人入手。

等岁儿教的学生,进入这两个衙门,以他们的本事,用不了多久,就能将其中的老人挤走。

这也是为何,沈月遥执意推荐让岁儿,去教授算学的原因!

到那时候,朝廷的财政大权完全落在秦招远手中,民部尚书和司农寺正卿,就是两个可有可无的空架子!

要简单多了。

而且,凭真本事抢,郭浩也没有丁点办法。

……

秦家庄子的土豆和玉米终于收完了。

书院的先生和学生们,一个个像泥猴一样。

上千人收一百亩,听起来不像多费力气的事,但也把他们累得够呛。

都是靠笔杆子混饭吃的,什么时候干过农活?

郭逄孤零零的待在人少的地方,一双小胖手上面,有好几个亮晶晶的大水泡。

别人都是三五成群的,有水泡当即就挑了,有些料事如神的,还准备了相应的药物。

秦招远看着这些学生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书院的成绩,有目共睹,而且王文进和虞南的教学方式别出心裁,更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品德。

当年弘文馆的那些老家伙,可不会带着学生们来干农活。

顶多等粮食都收上来,作几首酸诗歌颂一下了事。

关中的百姓们,用了足足五天的时间,才算把土豆和玉米收上来。

朝廷上下,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蝗灾算是不用再担心了,就算有十万,百万的灾民涌入汴京,粮食都够他们吃上好几年的。

今天上朝,秦招远难得用一副笑脸开场。

礼部尚书兼司农寺正卿温度雅,忽然捧着笏板上前。

“启禀陛下、王爷,老臣有事启奏,还请陛下、王爷予以斟酌!”

小皇帝漫不经心的道:“温爱卿速速讲来!”

“陛下,臣兼任司农寺正卿,主掌天下农事,自朝廷号令百姓,收拢土豆玉米以来...”

上了岁数的老臣就是这样,说正事之前,总要先做一大堆铺垫。

有些讲究的,还要引经据典一番,才能显得自己不是吃干饭的。

“捡重要的说!”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盛宠·倾世琬妃 你是我的白月光 攻略总裁的流水账日记 一品嫡妃:殿下为我裙下臣 婚途漫漫,慕先生宠妻成魔 夫人又在装柔弱 邪性总裁求亲亲 慕先生的暗恋好甜 谋娶娇妃 重生后我成了团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