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
迟道人无语了,因为真的看不住。
才收养的时候还好,后来会跑会跳,还精力旺盛,简直累折了他的老腿。
“她就不是个正常的小孩儿,不能当正常的小孩儿看。”细想想,张大鱼倒想通了。
可是他说这话,却招来两个长辈的四把白眼飞刀。
“怎么不正常了?我家笙笙正常得不能再正常。”宗阳是昧着良心说。
“对对,正常。而且不管多凶险,好在皆大欢喜,我师父还是很靠谱。”张大鱼又赶紧把话题往回拉。
“就是。”宗阳松了面皮。
但还不忘记指责迟道人,“要不是你自己陷到山洞里,笙笙非要救你,至于到这步吗?说到底,全是你的错。”
好吧。
迟道人没话好反驳。
不过想到开心的事,就是那几根棺材钉就又笑了,“好在事情解决了,我们再也不用去后山。”
“你确定?”宗阳哼了声。
迟道人不确定,很不确定。
毕竟那个娃第三个愿望,就是回后山去探望。
但无论如何……
“回头要和你爸商量商量,往后我和笙笙,过些日子还有其他几个孩子,大概是要住村里的。”迟道人努力把精神集中在让自己高兴的事上情上。
张大鱼很惊讶,以前还以为那师徒二人只是暂住。
“我爸听到得高兴死。”他感叹,觉得自己的地位又会继续下降了。
于是三个男人略商量了下关于落户的事,就交给宗阳去想办法。
他一直在本地道观中修行,倒是积累了不少人脉。
对于村里的事,张村长自然会帮忙。
张大鱼就提起王家的宅基地,毕竟王大姑的户口早就迁走了,不是村里的人。
现在王家绝户了,那块地方必然会重新安排。
“就是很多人惦记着,外来户想要,倒有点麻烦。”张大鱼说。
他爸尽管向着迟师伯,但身为村长做事要服众,只怕会有很大波折的。
宗阳倒胸有成竹,“这事你别管,我另有安排。”
然后他又问了胡小花的事,结果和张村长说得一样。
“就是总想回家看看。”张大鱼说。
“魂归故里,人之常情。”迟道人叹口气,看向宗阳,“你也给想想办法。”
“我是万能的,我是机器猫吗?”宗阳哼了声,却还是说,“年代久远,真的不好查了。但我一定会尽力,大人物嘛,倒也认识几个。”
顿了顿,“她为国为民而死,生前死后都备受折磨,却不失本心,不祸害乡里。冲这,她值得最好的对待。”
然后对迟道人说,“你一会儿就去睡觉,好好休息,晚上跟我上山一趟,看她自己还有什么意愿。大鱼……”
又叫徒弟,“你下午联络与为师关系好的几位经师和琴师,到时候一起为胡小花做法事,有我和你迟师伯,你负责侍候坛,也就齐活了。”
直到此时,他才有些高功道长的劲头,那副好看的皮囊也才派上用场。
不似收鬼降妖时,就是个野道人的形象,还是混横不讲理的那种。
“师父,师伯,你们在山上到底遇到了什么?”研究完正事,张大鱼好奇。
“下午问你小师叔,她爱讲故事。”迟道人想起小徒弟那话多的……
不禁又是头大,想起她奶声奶气的清脆声音,又是心软软的。
正好,一个爱说,一个爱听,倒省得折磨他了。
“看你眼珠子红的,真的像金鱼了,还是先去睡个觉。”宗阳难得疼徒弟一回,“过两天做法事,你还得跟着忙呢。”
张大鱼也确实累了,吃饱喝足就去回了自己屋。
一直睡到下午三点多,才被人类小奶音儿和喵类小奶音儿给吵醒。
出门一看,他妈妈已经指挥他那忙得团团转的、可怜的爸爸给弄来了猫砂和猫粮之类的。
唐笙正指挥小猫用猫砂,以及引导它到哪里喝水吃饭。
“狸奴,你要吃猫粮哦,那里面有一种营养,不然你晚上看东西的能力会变差。”唐笙一本正经的教育小猫。
“顶多我答应你,我吃肉吃鱼的时候,会偷偷省给你啦。”
张大鱼翻个白眼。
真是的,又不是城市里养宠物。
乡下的猫狗都是散养,会在外面拉尿,猫甚至还会自己捕鼠捕鸟吃,哪有这么麻烦?
可见他妈妈到底有多宠小师叔,连带着连猫也宠了。
“它叫狸奴?”张大鱼走过去,像往常一样,蹲在唐笙旁边。
两人凑在一起,头对着头,总像在叽叽咕咕商量干坏事似的。
“对呀,我起的名字,好听不?”唐笙见到张大鱼,绽开一脸的笑。
她很喜欢这个大师侄。
“好听。”张大鱼乱捧一把,“它是男的女的?”
说着就想抓起狸奴看,哪想到狸奴回身就一口。
若不是张大鱼躲得快,就咬到了。
“哎哟,挺凶的。”他笑。
“谁让你不礼貌。”唐笙责备,“如果别人抓着你的腿,要看你的pp,你不生气吗?”
张大鱼尴尬:那能一样么?
“嫂子说,是个小男生呢。”唐笙说,又劝告狸奴,“大鱼和大黑一样,是自己人,不能咬人抓人。”
张大鱼不知道唐笙怎么和动物交流的,总之他看在眼里,就觉得那小猫能懂唐笙的话。
又心想:再过七八个月,让你变太监!还敢咬我不?
才一想完,狸奴就对着他炸毛,好像知道他心里的念头似的,不禁吓了一跳。
“小猫,不对,狸奴,你是从哪捡来的呀?”他问。
“说来话长。”唐笙忽然老气横秋的说。
然后拉着张大鱼坐在台阶上,小嘴不停的说了一个多小时。
张大鱼本想打听下他们在后山发生了什么事,在此之前,就顺嘴问问狸奴的事,没想到整件事是关联的。
而唐笙虽然年纪小,但口齿清晰,逻辑也清楚。
当然小孩子说话,有些话经常会反复重复,但她连说带比划,表演欲又是很强,还总给各方加内心戏。
于是张大鱼听得津津有味,犹如身临其境,居然半点也不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