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两银子张口就来,也不怕闪了舌头,
不过张伟明没办法,说个几万两,不符合他大明太师的身份,也让人看轻了水泥的技术含量,
李易李轩听到这个数字,眼睛发光,
光投入就要二十万,那得赚多少?
起码也要三倍五倍吧?
这不就奔着一百万两银子去了?
我滴个乖乖!
只可恨两人就算把家产全部变卖了,也就几万两上下,
银子不够,就只能慢慢赚喽,
张伟明给他们的建议就是先做包工头,还有砂石生意,有多少要多少,就算他们把黄连山挖塌了也行,
等到他们有实力之后,很多工程都可以包给他们做,
“好好看,好好学!”
李易李轩吆喝着这些手艺人,看着华师傅他们拌好之后,先铺最下一层,两边用架子板护住,然后再把混凝土灌进去,
这些操作一看就会,没什么难度,
“好了,明天再来看吧”
张伟明带着他们去看打井,
水渠的水通常情况下是从河里取来,张伟明让军营里工匠们先打几架水车,
但是如果遇到极端天气,河里没水了怎么办?
这就要需要地下水了!
张伟明就不相信,就算再怎么小冰河,这个地下水的水位不会也降低吧?
总之,只要有充足的动力和水泥,普通的旱灾张伟明绝对不放在心上,
至于涝灾和水灾,张伟明表示,暂时没办法,
他还没有这个实力来治理黄河和淮河,将来再说吧!
打井在农村可是一件大事,需要的人工物料可不少,
在测量好的地势最低的地方,两位李队长看到了几辆马车,其中一辆好像是个锅,士兵们正在加煤加水,
“敢问太师,此乃何物?”
张伟明笑道,“没什么,烧开水而已!”
反正还有一段时间,张伟明就和他们两个吹牛皮,
所谓科技的尽头就是烧开水和扔石头,张伟明巴拉巴拉一大堆,说的他俩似懂非懂,只好不断附和,
吹的口干舌燥,好半天锅炉里的蒸汽压力终于稳定了,开始放气发电,
反正两位李队长什么也看不懂,又不好意思再请教太师,
就看见士兵们把一个铁疙瘩用高架子架好,下面接上一节铁棒,其实是钢管,中间是空的,底部有点特殊,
张伟明说了一句,“下面是钻头,往地下钻!”
这点点大,也叫井?
“不要着急,慢慢来,别打歪了!”
由于没有软管,所以一定要笔直的打下去,还要希望别打到石头上,
其实和打水空调的井没什么两样,快的话一个多小时就打好了,
朝钢管里注水,把泥浆也通过压水井的方式吸出来,
准备完毕,通电之后,两台电动机转了起来,
两位李队长震惊了,
“这东西怎么能自己转动?”
这个就不方便解释,张伟明微微一笑,
“如果两位家里子弟考入京师大学堂,将来也许就能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为什么说也许呢?
因为要看他们是不是足够聪明!
许多知识都是对成绩好的学生开放,成绩不好的,就会被分流,
李易李轩面对这个他们无法解释的现象,对太师,对皇家,又增添了不少的崇敬之心,
打定主意,一定要趁太师在小李庄的这段时间里,好好的把太师侍候好!
平常这些人的动作很熟练,今天当着太师的面,反而束手束脚了很多,
张伟明正等的无聊,有军官过来报告了一个情况,
“没拿到?”
“是!”
好大的胆子,居然不把我大明太师放在眼里!
关知县也很无奈,张伟明派人去县衙,要把小李庄全部人的户籍地契全部拿走,说什么以后他们就是皇籍,
这件事牵涉太大,关知县不敢做主,
就算张伟明是太师,他也坚持着先顶了下来,赶紧发公文和密信,汇报给知州大人,
如何处理,大人你发个话吧!
知州大人也不笨,甩锅给我是吧?
不用慌,俺上头有人!
在公文上盖了个章,转知府大人!
知府大人也盖了个章,转巡抚大人!
巡抚大人继续盖了个章,转总督大人!
总督大人接过来一看,想害我?也盖了个章,转内阁!
周阁老最后接过来一看,五个章,明白了,提起笔来,刷刷刷刷.....
召开内阁会议!大家先讨论讨论!
要说自从张伟明离京之后,确认他走远了,一两天回不来,内阁给皇帝递了个奏折,要求开恩科!
复兴元年本非大比之年,但是朱慈烺面对文官们的试探,考虑了两天同意了,
现阶段,还是先稳住天下文人才好!
看来皇帝也并非全力支持姓张的什么科学,文官们感到了一丝兴奋!
高兴了没两天,张伟明又来给他们添麻烦了!
内阁诸老看完了公文,一个个坐在椅子上,谁也不肯先说话,
姓张的狗东西,没事也要搞出事来!
还有那个李尔必,你他妈的脑子有病是不是?还敢说本地有反贼?
关知县在密信里没有任何隐瞒,把具体的经过详细描述了一遍,事情的起因就是这个李尔必,
妈的,早晚派官兵把这个李尔必给屠了!
现在好了,张伟明要把投降的小李庄全部划到皇帝名下,怎么办?
内阁诸位不是笨蛋,看出了这件事的后果很严重,
关键不是小李庄,而是后面,张伟明会不会一直这样做下去?
看看人家开出的条件,三成租,剩下的全不用交,
如此优厚,背靠皇帝,天下农民岂有不愿之理?
想的更绝一点,天下全归皇帝管了,
还要朝廷干什么?
张伟明狗东西,狼子野心啊!
还有一点在内心深处,大家细思极恐,这事皇帝是不是早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