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早川隆景的战事不利,他也开始给毛利元就发去了求援信息。可比求援信息来的更快的是九州的张家军队拿下了长门国的且山城,原有的大内家势力纷纷响应现在已经开始向周防国进去,另外出云那边的尼子家旧势力又开始闹事。
毛利元就收到这个消息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派人去周防国先去打退九州的军队,但又一个坏消息传来,美作国作战失败,两位大将全部被抓,武田、松平、张家已经联合南下去冈山,而且张家一直队伍已经占领了备中松山到冈山中间一个重要的桥梁,毛利军打了好几次都没有效果,还死了不少人。
伯奢国的长宗我部家也响应张家并向出云进发准备帮助尼子家夺取出云、石见两国。
所以当小早川隆景的求援信来了后,他倒是觉得这不是什么重要事件。作为日本战国的第一智将,这时候的毛利元就必须做出抉择了,如果继续打下去,最多半年内自己人头会被某个人拿去邀功了,但如果投降了,张信会怎么处理自己呢?
好的话跟武田信玄一样。差。。。。。。。好像也没谁很差,北条氏康再差也有那么一块自己的领地,即使如织田信长之辈也有安身立命之所。
于是那年,毛利家使者口羽通良、国司元相来到了播磨国张信的大营做和谈。
不过张信一改往日的和蔼,严厉的说:打输了要死了才想要和谈?完了,我这边只接受投降,不投降那就打吧。
口羽通良:我们投降,我们投降,但请保留毛利家的存在。
张信:这点我看心情,九月份我在江户会开个大朝会,让毛利元就准时到,而现在让小早川隆景放下武器,全毛利家都接受国家军队入驻,原毛利家军队接受改编。
口羽通良也知道没办法了,只能派人通知毛利元就张信的条件。或许是毛利元就也感觉这几年中国地方战争太多了,死人太多了,该给老百姓休养生息了,于是乎在极快的时间内回复了张信。
之后半个月,张信的军队开始接管毛利家全部的地方,整编军队、收拾尸体、封存府库毛利家、尼子、浦上、小寺等中国地方的豪强、重臣、武士首领全部收到信息汇聚江户。
八月本愿寺显如在得到张信承诺不灭宗的情况下宣布本愿寺家投降,并交出了石山本愿寺,而张信承诺在千叶郡划拨一块地方给净土真宗重建,费用国家政府也会出一大部分。
至于在四国道上的三好家,张信只是发去了一个通知九月来江户,不然永久孤立四国。
九月初一,张信回到了江户,一个小翅膀导致了半年的战乱,为此死了很多人,张信也开始反思自己疯狂扩展,瞎折腾外的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感觉各大名的权利太大、军队太多
第二就是国家军队制度不健全
第三也是很多人的一个认知,日本就这么点大却分了六十多个国,太不利于管理。
就这三个问题,开始张信想照搬大明的政策,但感觉会不会出现水土不服,而后世日本的那种制度来说又有点畸形。
突然张信想到了一个模式,新中国模式。国内设定省县市两都,海外设立殖民地和自治区两种管理方式,并保留一定的奴隶制但主要是针对欧洲的白人老爷们。
这中间有个小故事,因为岛津义弘的团以2千人不到刚击败了西阿克最精锐的国王卫队3万人,还抓了国王的弟弟和几位将军,这下到北干巴鲁就是一马平川没有任何阻挡了,李成梁专门给岛津义弘的团举办了盛大的宴会,酒过三巡时候聊到了家人于是里乎两人做主让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取自己哥哥岛津贵久的女儿平子,还立下了婚书。
也就在这时候上杉谦信的特使来了,直接当着全军面说:明智光秀谋反,主公生死未明。此存亡之秋之际,岛津家相应谋反,故令南洋军团李成梁立即逮捕岛津义弘及全部岛津家武士,以待后令。
这下尴尬了,按道理说岛津义弘作为岛津家的一门众和大将,得立即拿下,可人家岛津义弘在外作战又没有说参与叛乱。
不过岛津义弘自己很大度不想让其他人难做,主动把岛津家一百多个武士叫了出来,然后让人带他们去牢房待着。
李成梁这时候跟特使说:请特使跟王妃回禀,我李成梁愿意给岛津义弘作保,希望把岛津义弘跟岛津家区别对待。
特使也有点为难:这样吧,没有新命令期间就不要让他带兵了。于是李成梁不得不提拔邓子龙去暂代岛津义弘的那个团,不过这样倒是让岛津义弘闲住了,每天不是上树摘椰子,就是去赶海。整个人都胖了一圈,黑了一圈,唯一不开心的就是西阿克苏丹想专门向岛津义弘投降时候因为岛津义弘不在他还不想投降,最后被张定北从王城连人带椅子给提了出来才作罢。
而第二个小插曲呢就不是欢乐的,当张信死亡的消息传到北海道时候觉昌安带着部落众人抢了几艘船回建州去了,一下子走了3000多人
九月三十日,江户城大朝会。
张信:各位我的朋友,我的敌人都来了,大家知道我是一个和蔼的人,也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但今天我做的事情会得罪很多人,但百年后会有人记住我。
因为今天我要废除日本的诸侯大名制度,大明、朝鲜、大越都已经实行州府、郡县等制度,国家由统一的中央政府管理,百姓也都过的不错,国家也欣欣向荣,而日本还是玩人家一两千年前玩剩下的东西,可能有人觉得这种制度不错啊。。。不错大明为什么不用,有人给踩过陷阱了,现在照人家的去学还不会吗。
毛利元就:但这样会不会让一些大名和领主产生叛逆之心。
张信:会吧,但哪个国家大一统不经历留学,秦国也是经历几百上千年才消灭诸国统一天下,日本也可以。虽然不知道我能不能成为秦始皇但秦惠文王还是可以的。
大友义镇:国王殿下,各地领主大名取消了,那他们怎么安置?
张信:国家统一了自然需要官员治理,这些大名、领主们自然是最合适的人员,而且现在日本拓展海外脚步很快,未来也需要很多很多人才。
南部晴政:不知道海外那些领土未来是算国家领土还是开拓者的。
张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开拓者的利益也会保护,未来新开拓地的领主除了军事权受到管控外,其他都是他做主。这也是我要讲的未来王指挥枪,所有武装力量只听王的。
羽柴秀吉:殿下,您这样一说我觉得未来日本国的军队可以叫大日本皇军!
张信:日本只有国王哪里来的皇军,我的意思是未来日本的军队就叫国民军吧。
足利义显:我看时间差不多了,现在要颁布日本国王令。
今日本正式统一,为了日本能与世界更好接触故改年号为元和,明年即元和元年,同时国内开始使用西方的公元纪年方式便于与欧罗巴各国交流,同时大明的嘉靖纪年官方也认可。
现在开始日本划定行政区,将把以前的各地方改成省,国改成州府,郡改成县
1、京畿:含有上野国、下野国、相模国、武藏国、安房国、上总国、下总国、常陆国
省府:江户城
知事:甄逸
总兵:
2、虾夷族自治区(北海道)
知事:北条氏康
总兵:佟日清
3、羽奥省:含有陆前国陆中国羽后羽前岩代国陆奥国
省府为:仙台城
知事:毛利元就
总兵:于伟
4、中央省:含有伊豆国(豆州,今静冈县)、甲斐国(甲州,今山梨县)、飞驒国(飞州,今岐阜县)、加贺国(加州,今石川县)、能登国(能州,今石川县)、越中国(越州,今富山县)、越后国(越州,今新潟县)、远江国(远州,今静冈县)、骏河国(骏州,今静冈县)、佐渡国(佐州、渡州,今新潟县佐渡岛)、信浓国(信州,今长野县)
知事:长尾政景
总兵:柴田胜家
省府:甲府城(踟蹰崎馆)
5、近畿省:若狭国(若州,今福井县)近江国(江州,今滋贺县)山城国大和国河内国和泉国摄津国纪伊国(纪州,今和歌山县、三重县南部)伊贺国(伊州,今三重县)伊势国(势州,今三重县)志摩国(志州,今三重县)尾张国(尾州,今爱知县)三河国(叁州,今爱知县)美浓国(浓州,今岐阜县)越前国(越州,今福井县)丹波国(丹州,今京都府)丹后国(丹州,今京都府)
省府:京都城
知事:足利义辉
总兵:岛津义久
6、关西省:但马国(但州,今兵库县)因幡国(因州,今鸟取县)伯耆国(伯州,今鸟取县)出云国(云州,今岛根县)石见国(石州,今岛根县)隐岐国(隐州,今岛根县隐岐岛)播磨国(播州,今兵库县)美作国(作州,今冈山县);备前国(备州,今冈山县)备中国(备州,今冈山县)备后国(备州,今广岛县)安艺国(艺州,今广岛县)周防国(防州,今山口县)长门国(长州,今山口县)
省府:吉田郡山城
知事:蜂须贺小六
总兵:户次鉴连
7、四国省:阿波国(阿州,今德岛县)赞岐国(赞州,今香川县)伊予国(予州,今爱媛县)土佐国(土州,今高知县)+淡路国(淡州,今兵库县淡路岛,沼岛)
省府:冈丰城
知事:直江景纲
总兵:真田幸隆
8、九州省:筑前国(筑州,今福冈县)筑后国(筑州,今福冈县)丰前国(丰州,今福冈县、大分县)丰后国(丰州,今大分县)肥前国(肥州,今佐贺县、长崎县)肥后国(肥州,今熊本县)日向国(日州、向州,今宫崎县)大隅国(隅州,今鹿儿岛县);萨摩国(萨州,今鹿儿岛县)壹岐国(壹州,今长崎县壹岐岛)对马国(对州,今长崎县对马岛)
省府:熊本城。
知事:大友义镇
总兵:北条纲成
海外行省:
1、吕总总督汪直
下辖:
棉兰老省(棉兰老岛、宿务岛、保和岛、莱特岛、萨马岛、班乃岛)
勃泥省(坤甸、吉打邦、桑皮特)
苏门答腊省(亚齐、西阿克、巴佳鲁勇、巨港)
而日本地方军队仿照明制有卫、所两级。一府设卫,一县设所。卫设指挥使,统兵士五千六百人。卫下有千户所(一千一百二十士兵),千户所下设百户所(一百一十二士兵)。各府县卫所归各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管辖,各都指挥使又归中央都督府管辖
而除此之外还会设立多个野战军团,这就像现在的解放军和武警的区别。
除了现在的关东军团、南洋军团外。
张信又设立了三个军团
九州军团、关西军团、近卫军团。
军团是个笼统概念,他可以按照属地大小和战斗规模调整自己的兵力,像现在的关东军团就只有一个师8000多人
但南洋军团却有李成梁本来那个师还有飞龙军那个加强师,这种编制张信也是想学后世基本就是3班+3排+3连+3营+3团+3旅这样33编制。但会因为战斗任务不同给各级别部队配置附属部队。
比如警卫部队
炮兵、工兵、医疗兵、骑兵、斥候、忍者、重甲等附属兵团,最高也能搞出2万多人的师
而之前的军区就全部撤掉了,新的是哪个军团全部都让其按照2个标准师去组建,而原来各家的家臣全部纳入国家官员体系由吏部、兵部进行分配
九州军团军团大将:泷川一益
师大将:柿崎景家、宇喜多直家
关西军团军团大将:闫洪兴
师大将:武田信繁、秦风
近卫军团军团大将:耿岗
师大将:于岳、高坂昌信